5月17日台灣發表《Toyota bZ4X》(一)淺談電動車之大忌、明知故犯打入冷宮!
Toyota集團首輛以全新e-TNGA技術平台開發的純電動車款bZ4X,日本、北美、歐洲5月12日發表,然而和泰汽車緊接著就在5月17日在台發表,代表和泰相當重視bZ4X在台灣的市場,展現深耕電動車市場的決心,絕對不是應付CAFE車廠碳排放總量管制而已。然而bZ4X搶先於5月17日在台發表有何特殊意義?
▲bZ4X開頭的bZ二字為Toyota電動車專屬車系名稱,至2025年左右預計會有多達7款的車型,至於4X當然是指bZ系列的車型代號,4與尺碼有關,X代表跨界休旅車,具有偏向都會區使用的前輪驅動,以及可以越野的四輪驅動等不同版本。
首先當然要趁Tesla Model Y在台灣展開攻勢之前,提前一步將bZ4X佈局完畢,因為Model Y在任何國家開賣之後,即便售價較高,但銷售熱度皆超過Model 3,顯見電動休旅車才是兵家必爭之地。
bZ4X車身長度4690mm,比RAV4的4600mm略大一些,但比起Model Y的4750mm還是小一點點,加上台灣人仍存在休旅車越大越好的迷思,所以bZ4X搶快就顯得非常重要,讓消費者提前體驗bZ4X的實用性,相信此車之空間表現絕對實用,除非您需要的是更大的七人座休旅。相較下Tesla近期推陳出新的腳步略顯緩慢,因此讓對手有機可乘。
當然,Toyota早有和Tesla正面對決的企圖與準備,即便bZ4X尺碼比Model Y略小、動力則是差了不少,但別忘了,Lexus將會有一台車身長度達4805mm的RZ 450e純電休旅,如果您就是喜歡大型休旅車的話,此車年底可望導入台灣市場,屆時Model Y應該也會到達台灣,就是一場激戰!
▲身為純電動車,bZ4X的內裝確實帶來創新與魅力,畢竟此車在台要價預估至少150萬元起,不可能便宜的價格,如果拿不出點本事絕對會被看不起。
▲Lexus RZ 450e
但話說回來,Toyota打造全新bZ4X純電SUV有沒有什麼大忌?當然有,而且絕對不能犯,否則將會被消費者直接打入冷宮!
忌諱一 以燃油車款直接改造成電動車!
不用說,這麼做一定就會被消費者認定是「沒誠意」,比如說Lexus以UX車系、Volvo以XC40為基礎改造而來的電動車真的好賣嗎?其實不只是台灣不好推,不可能向Tesla宣戰,全球市場也不怎麼風光,即便外觀與內裝做出相當大的差異化,但消費者一眼就能看穿「就是應景用的商品」看不到原廠的用心與誠意,也無法大幅度拉開與燃油車款的差異性。
很重要的一點,高標準的素食主義者,鍋內曾炒過一盤肉、使用動物油都不行!換句話說純電動車主義者也不能容忍燃油車的基因污染,即便只是觀感問題、視覺差異,毫不影響性能與續航力,但很奇怪的,基於「純」字理由,消費者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別想魚目混珠、濫竽充數!顯然摸蛤兼洗褲這招在電動車界行不通…
即便尺碼相近,但bZ4X絕對、絕對不可以拿RAV4改一改就上市,企業規模再大如Toyota集團也不行!就算造型還是長得像bZ4X這樣,但仿間店家、媒體、消費者…都不是白癡,車子頂起來察看細節就知道究竟。
▲Tesla從來不碰燃油車,鍋內純素未曾沾過肉、血、油,所以深受電動車消費者的青睞。但Model Y在品質、質感、操作等方面的疑慮,在各家電動休旅車紛紛上市後,將會被消費者以放大鏡檢視,屆時各車廠功力之高下將會非常明顯。
就實際使用感受來說,電動車為何不適合用燃油車款去改呢?首先電動車因機械結構大幅縮減(引擎、變速箱很占空間),可以將傳統汽車的引擎室空間讓出來,有效增進坐艙空間長度,膝部空間會特別充裕,並能略微改變造型風格(之後會再詳述)。但是bZ4X如果是用RAV4加以改造,就不太可能建構出這項優勢。
話說回來,既然bZ4X用的是全新電動車專屬技術平台,加上車身長度又比RAV4更長,相信bZ4X的坐艙空間應該會比RAV4明顯放大不少,更符合消費者的期待,與Model Y相比較,說不定是在伯仲之間,畢竟Toyota對於空間規劃的功力與經驗,應該不會比Tesla差吧,但實際成效還是要等5月17日之後才知道。其它分析請繼續關注後續報導。
推薦文章:
《Volkswagen》T-Roc、Tiguan會輸UX200、XC40?只有一點需要改進! 《T-Roc》《Golf》變貴了!Volkswagen不賣國民車!價值在哪? 開電動車聽什麼音樂最省電?《Kia EV6》實戰測試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供應鏈受衝擊成本攀升 《Peugeot》與《Citroen》即日起調漲全車系售價
-
四月份能源局油耗|1.5NA真省油 大改款HR-V平均油耗17.0km/L 法系電動車叩關有望
-
三天不滿意可退車退款 《abc好車網》推出「安心購」服務
-
雙B的愛恨情仇再次上演!《M-Benz》520大玩深度梗 暗指《BMW》跑不贏他?
-
首季利潤增17.4%!難怪大家搶著當《Porsche》經銷商!
-
累積訂單破700張!《Kia EV6》終於到港預計6月交車 本週末全台舉辦試乘活動
-
純電神車《Toyota bZ4X》搶先報:159.9萬元、續航力達626km,明起開放線上訂購
-
149.8萬元起!全新7-9人座未來感MPV《Hyundai Staria》國內登場 打破傳統商旅印象
-
開賣不到3小時訂單破1,500張!《Toyota bZ4X》再掀搶購熱潮 20分鐘賣光今年配額
-
真的是獨步全球! 台灣福斯商旅宣布《Crafter》九人座客車大量到港
-
豐田全新休旅車發表!美規《Toyota Venza》搭載2.5升油電 安全性、內裝配備大幅提升
-
相對速度180km/h對撞僅受輕傷!《BMW 5系列》救了IIHS前總裁一命
-
《T-Roc》《Golf》變貴了!(一)Volkswagen不賣國民車!價值在哪?
-
你租屋、政府幫你裝壁掛充電座!《電動車》趕進度 又有新招問世
-
更輕更強的《BMW M4 CSL》準備登場!官方釋出預告圖、輸出可望上看550匹
-
日規新世代《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傳10月小改款|台灣現行2023年式車款繼續賣
-
《Honda》三電動車平台推30款電動車 2024年起電動車大軍來襲!
-
休旅車正熱門 全球竟然還有11家車廠抵死不從 但還能撐多久?
-
5/6預售、6/14上市《HR-V》《Corolla Cross》規格對照、如何挑選?(一)
-
《HR-V 1.5》《Corolla Cross 1.8》《Kicks 1.5》配備比較、清晰易懂(二)
-
台幣24萬、有廚房天窗浴廁雙人床!3.3m、400kg輕露營拖車《mini Clubman》可使用
-
閃閃惹人愛?國產大改款《Honda HR-V》實車曝光確定可以加裝閃亮鍍鉻外觀套件
-
梅雨季將至:汽車行駛「遇雨未開頭燈」、輪胎「胎紋深度不足」 最高可處6,000元罰鍰
-
5月17日台灣發表《Toyota bZ4X》(一)淺談電動車之大忌、明知故犯打入冷宮!
-
大量到港照片外流 《Kia sportage》真的來了!提供長軸版車型 預計五月底正式上市?
-
5月17日台灣發表《Toyota bZ4X》(七)造型唯一罩門、多數電動車也困擾
-
《Toyota RAV4》改款消息外流?預計今年8月亮相 便利性、安全性、競爭力提升
-
開電動車聽什麼音樂最省電?《Kia EV6》實戰測試
浪費我生命的文章
看完本來想說點什麼,但又不想沒口德,結果看到有人已經先噴了,害我大笑。
整篇報導看起來的感覺就跟介紹籃球是圓形的一樣。超廢話。
不懂裝懂
尺碼4580mm跟車身空間劃等號?不是同一台平台架構出來的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