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台灣發表《Toyota bZ4X》(九)EPA續航里程列表比較 現致命傷?
在詳閱EPA續航里程排名比較之前,首先要瞭解美國EPA國家環境保護局的測試數據,為何比歐洲NEDC、全球WLTP測試標準,更接近實際駕馭時的能耗與續航里程?因有點複雜,所以請參閱此連結 【相關報導】其中一個有準!淺談《NEDC》《WLTP》《EPA》能源消耗、續航里程測試規範。再者,當然就是Toyota bZ4X的EPA成績排名為何?與對手相較有沒有優勢?
▲Toyota bZ4X
接著來瞧瞧北美販售之電動車的美國EPA續航里程測試成績與排名,列舉前25名,這是一個「見光死」的數據:
- Lucid Air Dream Edition R(19吋鋁圈版本):832km
(此先發限量版已完售,目前只能買到續航力次之的Lucid Air Grand Touring,續航里程826km,輪胎與鋁圈會影響續航力表現)
- Tesla Model S Long-Range:684km
- Rivian R1T 四馬達AWD:502km(可升級電池容量,續航里程可達640km)
- Tesla Model 3 Long Range AWD:573km
- Mercedes-Benz EQS 450+:560km
- Tesla Model X AWD:557km
- Tesla Model Y Long Range AWD:528km
- 電動悍馬GMC Hummer EV Edition 1:526km
- BMW iX xDrive 50(20吋鋁圈版本):518km
- Ford F-150 Lightning Extended Range:512km
- Rivian R1S四馬達AWD Large pack:506km
- Ford Mustang Mach-E California Route 1:502km
- Kia EV6 Wind RWD Long-Range:496km
- Hyundai Ioniq 5 RWD Long-Range:485km
- BMW i4 eDrive40(18吋鋁圈):482km
- Volkswagen ID.4 Pro:448km
- Polestar 2 Single Motor:432km
- Chevrolet Bolt EV:414km
- Hyundai Kona Electric:413km
- Toyota bZ4X XLE單馬達前驅:403km
- Chevrolet Bolt EUV:395km
- Audi Q4 E-Tron Quattro(包含Sportback版本):386km
- Kia Niro EV:382km
- Audi E-Tron GT:381km
- Jaguar I-Pace:374km
同場加映. Porsche Taycan RWD:360km
▲前輪驅動Toyota bZ4X達到大空間優勢,卻未能挽救續航里程不足的問題
美國EPA測試數據為何準確且可信?其它測試規範為何不夠精準?可以參考這個連結 【相關報導】其中一個有準!淺談《NEDC》《WLTP》《EPA》能源消耗、續航里程測試規範
或許有些人會說:好歹Toyota bZ4X較準確的續航力還有403km,從台北到高雄行走高速公路之里程數為350km還OK吧?
首先電動車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要懂得保護電池、延長使用壽命,否則使用數年後荷包可能會大失血。因此最愛護電動車的方式,就是充電儘量不要超過最大容量之80%,使用過程儘量不要讓電力低於20%,總之車主最好只使用電池容量的60%作為日常生活行駛之用,換句話說Toyota bZ4X保護性續航力只有250km左右!如此一來就不可能一口氣從台北開到高雄,算一算從台北開到雲林或嘉義就要充電了,換句話說,駕馭電動車的第一要點,就是「必須改變用車習慣」才不會有里程焦慮的困擾!
好吧,偶而幾次破例、並非常常這樣不充電長距離奔馳應該還好吧?但是有誰敢將電動車開到剩10%的電力再充電?相信90%的電動車主都不敢這麼做!如果Toyota bZ4X可靠的續航里程就是EPA數據的403km,打9折後變成363km,想拼一下台北到高雄不插電之旅,不是不行,而是加上市區行駛路段可能就此破功!再考量載重、天熱、大雨、逆風、超車、塞車、爬坡、休息站買咖啡+上廁所、下交流道找餐廳吃午餐、不小心開錯路多繞好幾公里...等狀況,相信99%的電動車主人都不想冒這個風險!既然如此,不如尋覓於旅途中尋找充電站稍做休息吧,妥當可靠又能保護電池,不須要搏命演出。
此外因電池衰退問題,電動車續航力會逐年下滑,如果駕駛者又喜歡開快車(電動車性能這麼好不飆可惜),那麼續航力可能又要再打個幾折!不預先培養良好電動車使用習慣,里程焦慮只會越來越嚴重。綜觀多數電動車的表現,韓國電動車、Volkswagen ID.4的航力都贏Toyota bZ4X,Tesla Model Y更是遠遠拋開bZ4X的成績。因此Toyota bZ4X的最大優勢,恐怕不是續航力、加速、操控表現(畢竟是前驅底子),相較下應該著重於空間、機能、舒適、平穩、寧靜、造型、質感,此外還有實惠的價格與較穩定的中古行情,因此請期待5月17日的發表會報導吧,屆時將會有更確切的答案。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Toyota Corolla Cross》競爭對手《Hyundai Mufasa》傳延後上市 《Hyundai Custin》有望追加2.0T動力
-
大改款《BMW M5》預售價763萬元起 2025上半年交車|續用V8引擎 首次採用PHEV動力 零百加速3.5秒
-
Honda Nissan 2025年6月正式合併 三菱尚未決定 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
-
新世代《BMW X5》首次曝光|將捨棄曲面螢幕 與 傳統式車門把手
-
全新 Volkswagen Passat Variant 售價資訊提前曝光 台灣 5 月 22 日發表
-
106.8萬元起 小改款Volkswagen Golf 新增R黑化與入門車款
-
《夏普》為《鴻海》第二日本夥伴 今夏過後推Model A量產車
-
2025年4月《國產車款》銷售排行:《Ford Kuga》逆勢成長 領先《Honda CR-V》南陽Tucson L小改款蓄勢待發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Toyota Supra Track Edition 280萬元起 升級專屬套件與19吋鋁圈
-
逼你買油電車?!和泰《Toyota RAV4》縮編 入手門檻多16萬元
-
和泰《Toyota RAV4》等乘用車 免費升級JBL音響 Town Ace升級手機智聯影音系統
-
Toyota Corolla Cross 小改款GR Sport 台灣最快 Q4 迎來
-
《MF GHOST》主角座駕 Toyota 86 解析
-
老車狂吼|天價神話Toyota 2000GT
-
日規車沒有!和泰《Toyota Corolla Cross》車窗開關發光套件 優惠中
-
《Toyota GR Corolla》供不應求 擬另闢英國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