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型簡化細節升級─小改款《Škoda Rapid》試駕報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連續一周的好天氣,可偏偏試車當天大雨滂沱,所幸老天爺還是賞臉,在我們與小改款《Škoda Rapid》相聚的那個下午,給了我們能稍作喘息的幾個小時,好好感受小改款Rapid的改變之處。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小改款Rapid/Rapid Spaceback在2017年底台北車展正式發表,不過這回與我們相近的僅有房車Rapid,有別於小改款前提供的1.6 MPI與1.4 TSI雙車型選擇,小改款後總代理Škoda Taiwan將Rapid改為單一1.4 TSI車型,整體車身尺碼並沒有明顯調整,維持在4483x1706x1461mm,軸距則為2602mm,而外觀上最明顯的改變之處,就是那全新設計的頭尾燈組。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小改款Rapid在外觀上改變最明顯之處,就是那重新設計的頭燈組造型,內部更導入LED日行燈,搭配下方嵌入鍍鉻飾條的全新前氣壩造型,讓小改款後的Rapid車頭處更增添了些許質感,足下則是配置16吋鋁圈搭配215/45 R16胎組。不過坦白說,若非明確的仔細比對,其實小改款前後的差異確實說不上太明顯就是。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接著我們走進Rapid的車室,大致上仍維持與小改款前一模一樣的設定,僅針對細節處進行微調,像是新增的髮絲紋銀色飾板、與Octavia相似的空調出風口設計、空調面板處的黑色鋼琴飾板與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上增添的黑色鋼琴飾條,都是Rapid小改款前後的差異,同時也能看出Škoda原廠想讓Rapid質感更進一步的用心。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小改款Rapid仍是採用傳統冷暖空調設定,不免讓人覺得有點可惜。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當然,中控台上方那具整合MIB多媒體資訊系統的6.5吋液晶觸控螢幕可是不能忽略的重點,同時原廠還提供Smart Link智慧型手機連結功能選配,具備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功能,選配價格為新台幣8000元。此外小改款Rapid還配備了光感應自動啟閉頭燈、定速巡航、六具安全輔助氣囊、ESC、ASR、EDL電子防滑差速系統、陡坡輔助系統、MKB二次碰撞預煞系統與HBA液壓煞車輔助,就配備層面而言算是相當完備。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試駕車均配置了Smart Link智慧型手機連結功能,不過若是一般車型並未標配,須加價8000元選配。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小改款Rapid並未針對車內空間進行更動,因此均維持與小改款前相同的配置與水準,雙前座織布座椅不論是支撐性或是包覆性表現都讓人滿意,很容易找到舒適的坐姿,而後座空間當然是Rapid的強項,以172cm的成人入座就會發現膝部空間頗有餘裕,而頭部空間則是僅稱剛好,但不至於有壓迫感出現,行李廂空間則是維持在550公升的表現,並可透過6/4分離傾倒提高實用性。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目前臺灣市場販售的小改款Rapid並未導入小改款後國外市場新增的1.0 TSI車型,而是採用單一1.4 TSI車型設定,而這具引擎臺灣消費者大概也不陌生,原廠公布最大動力為125hp/5000rpm、20.4kgm/1400~4000rpm,搭配七速DSG乾式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原廠公布0~100km/h加速成績為9秒,極速則能達到208km/h。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對於這具1.4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筆者並非首次體驗,而搭配在小改款Rapid身上依然維持著一貫飽滿實用的動力特性,雖然低速起步稍微溫順了些,但只要多補點油門飽滿的扭力就會即刻湧現,20.4kgm的峰值扭力可不是紙上談兵,搭配換檔銜接明快的DSG變速箱,特別是在S檔模式下,全油門狀態可是能帶給駕駛略帶貼背的加速力道。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在2016年時便換上PQ26新底盤的Rapid,這次小改款自然也未針對體盤重新設定,維持一貫的沉穩路感,不論是一般道路行駛或是高速公路,即便試車當日下著大雨,Rapid所帶給駕駛的穩定性依然沒有太多可挑剔之處,而在彎道中的路感回饋算是在舒適與清晰之間取得了優異的平衡點,即便整體懸吊設定偏向舒適性考量,但對於多數一般日常用車需求的消費者來說,這樣的設定無非才是最適合的。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
Škoda Rapid基本規格表 |
|
| 售價(新台幣/萬元) |
92.8(上市優惠價79.9) |
| 車長(mm) |
4483 |
| 車寬(mm) |
1706 |
| 車高(mm) |
1461 |
| 軸距(mm) |
2602 |
| 車重(kg) |
1217 |
| 行李廂容積(l) |
550 |
| 油箱容積(l) |
55 |
| 引擎型式 |
直列四缸渦輪汽油 |
| 排氣量(cc) |
1395 |
| 最大馬力(hp/rpm) |
125hp/5000rpm |
| 最大扭力(kgm/rpm) |
20.4kgm/1400~4000rpm |
| 變速系統 |
DSG七速自手排 |
| 0~100km/h加速成績(秒) |
9.0 |
| 極速(km/h) |
208 |
| 煞車系統 |
四輪碟煞 |
| 前懸吊系統 |
麥花臣 |
| 後懸吊系統 |
扭力樑 |
| 輪胎規格 |
215/45R16 |
| 平均油耗(km/l) |
17.3(歐盟EC指令) |
表格整理: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Mazda CX-60 25S Elite Plus》試駕報導|國產價格就能擁有同級唯一後驅駕馭樂趣
-

大改款《Volkswagen Tiguan》試駕報導|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 家用很可以 性能大提升
-

汎德《BMW F70 M135 xDrive》試駕報導|科技感滿點的小鋼砲 五官大滿足
-

Volvo XC60 Polestar Engineered T8|還在落地改?不如原廠幫你大升級
-

大改款《Skoda Kodiaq RS》試駕報導|延續紐北最速7座SUV頭銜 提升的不只動力 更多的是駕駛樂趣
-

《福斯商旅 ID.Buzz LWB Pro S》試駕報導|動力&置物空間都超充足 滿足七人的純電廂型車
-

中華車《J Space 5人豪華型》搶先試駕|8AT LV.2 馬力破百!更能滿足家用需求的商用廂車
-

《Alfa Romeo Stelvio Intensa》試駕報導|輕身構造好殺彎 意式熱情四驅車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Skoda Epiq》搶攻平價電動車市場 續航里程約400公里 可外部供電
-

來台機會大|《Skoda Elroq》品牌最長續航電動車560公里 歐洲售價比Karoq親民
-

中國《Skoda》連展間都跟《Volkswagen》共享 官方稱Skoda是上汽大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在台首款標配10氣囊作品|新世代《Skoda Octavia Combi RS》性能旅行車 預計明年1月上市
-

《Skoda Enyaq》下個月在台發表 導入最新車款 動力&續航有感提升
-

小鋼炮《Skoda Fabia RS》2026年回歸 預計換上EA888引擎
-

《Skoda》全球熱賣 歐洲銷量第三大 台灣Kodiaq六年同級最賣
-

大改款《Skoda Kodiaq RS》預計明年抵台|跑更快 更舒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