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 Kuga Vignale》搶先試駕︱義式工藝加持 國產SUV也能很高級
說到「Vignale」大家可能會有些陌生,但就跟Mercedes-Benz旗下Maybach一樣,Vignale是Ford旗下跨足豪華汽車級距所成立的子品牌,雖然無法相提並論,但起源自義大利、過去曾與Fiat、Lancia、Ferrari、Alfa Romeo、Maserati等歐洲車廠合作的Vignale,其實也大有來頭。
1973年Ford將收購Vignale的義大利汽車工作室De Tomaso納入旗下,以Vignale為名開始推出專走精品路線的相關車型。2013年法蘭克福車展,Ford為了在歐洲市場中開創新的定位,宣布重啟「Vignale」品牌規劃率先推出Mondeo Vignale概念車,並於2015年正式發表量產版本,隨後包括S-Max、Edge、Kuga、Focus、Fiesta甚至是小休旅Puma也都陸續推出Vignale車型,但主要鎖定的仍是歐洲市場。
2013年法蘭克福車展發表的Mondeo Vignale概念車。(圖片來源:Ford)
在Ford總代理福特六和的規劃下,Vignale品牌的經營觸角首度延伸到台灣市場,雖然這項消息礙於保密協定直到今天才隨著新年式Kuga上市正式公開,不過國產SUV掛上Vignale品牌也是造就了不少話題,不只是產品定位提高,設計跟質感向豪華車款看齊,最重要的是台灣是歐洲之外唯二生產販售Vignale車型的市場,同時Kuga Vignale也是車系中唯一採用客車認證的車型。
台灣是歐洲之外唯二生產販售Vignale車型的市場,同時Kuga Vignale也是車系中唯一採用客車認證的車型。
從外觀來看,Kuga Vignale可不是單純貼上Vignale銘牌稍微點綴一下的特仕車,而是從頭到尾都依照Signature Vignale設計語彙重新設計的高階車型,例如水箱護罩採雙層次設計,在亮黑色網柵中加入靈感來自波光粼的銀色飾條,再搭配相同色系的鋁飾緞面外框,Ford廠徽則是跟ST-Line車型一樣位於引擎蓋前端。不僅如此,Kuga Vignale的前保桿造型同樣有別於其他車型,兩側帶有倒L形設計的前霧燈框飾條,獨特的V形折線更是完美呼應Vignale的設計主軸,LED單體投射式頭燈組則是集結了Glare Free智慧防眩光遠光燈、AFS主動轉向照明、AHB自動遠光燈、LED導光條日行燈等照明科技。
水箱護罩採雙層次設計,在亮黑色網柵中加入靈感來自波光粼的銀色飾條,再搭配相同色系的鋁飾緞面外框,前保桿造型則帶有倒L形設計的前霧燈框飾條。
LED單體投射式頭燈組集結了Glare Free智慧防眩光遠光燈、AFS主動轉向照明、AHB自動遠光燈、LED導光條日行燈等照明科技。
視線移至車側,可以發現Kuga Vignale不僅側裙、車門下飾板及輪拱飾條統一採車色同色處理,車門下飾板上的飾條也改用鋁飾緞面拋光材質,再搭配亮銀全環鍍鉻側窗框、金屬車頂架,車側後視鏡下方還帶有專屬鋁飾緞面Vignale字樣。最特別的是Kuga Vignale配備了同級最大的20吋輪圈,比ST-Line車型的19吋還要大,而且還換上與德國馬牌合作重新調整矽膠配方的PC6 (PremiumContact 6) 輪胎,雖然日後換胎時荷包可能會有點痛,但幾乎快把輪拱填滿的爽度也確實難以言喻。
車門下飾板上的飾條也改用鋁飾緞面拋光材質。
亮銀全環鍍鉻側窗框。
金屬車頂架跟全黑鏡面車頂。
位於車側後視鏡下方的專屬鋁飾緞面Vignale字樣。
Kuga Vignale配備了同級最大的20吋輪圈,還換上與德國馬牌合作重新調整矽膠配方的PC6 (PremiumContact 6) 輪胎。
Kuga Vignale的車尾設計則是接近於ST-Line車型,最大的不同在於一樣整合雙邊單出方型尾管的後保桿,將亮黑色飾條改為亮銀色,尾門牌照框上方的Kuga字樣也換成Vignale字樣。其他不同之處還包括Kuga Vignale的車長較ST-Line車型稍微拉長9mm來到4,630mm,車寬、車高跟軸距依舊維持在1,882mm、1,678mm及2,710mm。
Kuga Vignale的車尾設計接近於ST-Line車型,但後保桿亮黑色飾條改為亮銀色,尾門牌照框上方的Kuga字樣也換成Vignale字樣。
既然標榜精品等級,Kuga Vignale的內在當然也得重新包裝。延續Vignale車型的傳統,Kuga Vignale比照進口豪華車款採用Windsor溫莎真皮材質,結合獨特的Arona六邊形雙縫線&打孔工藝、前座椅背上的Vignale銘牌跟銀色滾邊,打造出Vignale專屬的Windsor溫莎透氣真皮座椅,為了營造更為舒適的乘坐感受,Windsor溫莎真皮材質還特別加厚10mm,而且不只有雙前座,後座椅也都一律以Windsor溫莎真皮材質包覆,副駕駛座更是比照駕駛座提供10向電動調整,從2023年式開始駕駛座記憶功能也增加到3組,還能記憶HUD抬頭顯示器位置,跟著駕駛座、車外後視鏡一起連動。
Kuga Vignale比照進口豪華車款採用Windsor溫莎真皮材質。
獨特的Arona六邊形雙縫線&打孔工藝、前座椅背上的Vignale銘牌跟銀色滾邊。
前座中央扶手同樣帶有雙縫線設計。
2023年式開始駕駛座記憶功能增加到3組,還能記憶HUD抬頭顯示器位置。
除了座椅全面升級,Kuga Vignale也比照歐規內裝配置,將中控儀表台及前後門板上的飾板改為Vignale專屬Urban木紋飾板,空調面板、音響控制面板、排檔座、車門扶手及三輻式平底方向盤周圍則是以高光澤黑色烤漆點綴。此外,Kuga Vignale還配備了帶有Vignale浮雕字樣的專屬迎賓門檻以及帶有銀邊縫線的專屬腳踏墊,ST-Line車型才有的方向盤換檔撥片也一併列入配備之中。
Kuga Vignale比照歐規內裝配置。
中控儀表台及前後門板上的飾板改為Vignale專屬Urban木紋飾板。
帶有Vignale浮雕字樣的專屬迎賓門檻。
Kuga Vignale一樣標配全景式電動天窗。
或許是考慮到產品定位,Kuga Vignale並未像大多數國產SUV採用客貨車認證,而是採用客車認證,對消費者而言最有感的差別除了可以解除後廂的載貨容量限制,恢復後座椅應有的椅背後傾、前後滑移等調整機能,打開行李廂也不會看見貨艙特有的黑色鐵桿,後座打平後更不用擔心空間受到阻礙。
後座椅終於恢復應有的椅背後傾、前後滑移調整機能。
打開行李廂不會看見貨艙特有的黑色鐵桿,後座打平後更不用擔心空間受到阻礙。
至於動力部分,Kuga Vignale定位在ST-Line車型之上,理所當然也搭載了同一具2.0升EcoBoost四缸渦輪汽油引擎,最大輸出一樣來到250匹、38.7公斤米,搭配8速SelectShift手自排變速箱、AWD可分離式智慧四輪傳動系統,加速性能依然不容小覷。
Kuga Vignale搭載了同一具2.0升EcoBoost四缸渦輪汽油引擎。
比較特別的是,Kuga Vignale雖然也換上前後鋁合金下控制臂,不過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懸吊系統並未比照ST-Line車型進行減震阻尼強化、車高降低等運動化調校,仍維持原有的標準設定,因此即便輪圈加大到20吋,胎寬增加到245mm,運動特質還是不如ST-Line車型鮮明,算是保有一定程度的舒適性,但跟一般Kuga車型相比,路感又顯得較為直接,比較容易感受到路面傳來的碎震,而原因應該跟20吋輪圈配上低扁平比輪胎有關係,所幸經過優化的車室隔音在行路舒適表現上又挽回了一些分數。
跟一般Kuga車型相比,Kuga Vignale的路感顯得較為直接,比較容易感受到路面傳來的碎震。
整體而言,Kuga Vignale的加入應該會有助於提高Kuga車系的產品定位,進而跨越國產中型SUV級距,分食進口對手如Mazda CX-5、VW Tiguan的目標客層,同時跟ST-Line車型之間也能作出明顯區隔,吸引偏好豪華鋪陳的消費者。最重要的是Kuga Vignale的售價只比ST-Line車型多4萬元,光是升級20吋輪組就不只這個價錢,再考慮到客車認證所增加的成本,Kuga Vignale的超值程度或許有機會分攤ST-Line車型的銷售壓力,為Kuga車系帶來更多的買氣。
編輯精選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Luxgen URX WildFun》五人座試駕報導|都會休旅也能搖身一變成為戶外咖
-
《MG HS PHEV》試駕報導|平均油耗75.2Km/L 純電續航72公里 能同時擁有嗎?
-
舊換新免百萬配備還升級 《FORD KUGA》哪款車型這麼超值?
-
芯手上路|汽油版先借過!市區油耗達39.57km/L的《Honda Fit e:HEV》,居然還能征戰麗寶賽道?
-
《Toyota Corolla Cross GR Sport》油電版試駕︱脫掉制服換上運動服讓人想入非非?
-
新世代《Honda Fit》汽油版試駕︱國產小車的勇敢蛻變
-
長高無罪、跨界有理! 《Ford Focus Active》比五門掀背車更值得入手的理由
-
新世代《Honda HR-V Prestige尊榮版》試駕報導|活像是輛跑旅車 主動安全與節能升級有感
-
全新大改款《Hyundai Tucson L》試駕︱華麗反擊!用設計走出新格局
-
2022年式《Ford Focus ST-Line Lommel X》試駕︱售價不變好料一堆!輕量化鋁圈上身超有感
-
SYM國民車系全面一級油耗 『尚省油擱有力』
-
日規大改款《Subaru Impreza》加裝STI套件首度現身 確定比照《Crosstrek》搭載2.0油電動力
-
成本便宜歐洲車約台幣32萬|《中國電動車》價好品質優 贏得歐洲人青睞 市佔率節節攀高
-
搶攻露營市場|法式MPV《Citroen Berlingo》追加短軸車型 提供5、7人座 119.8萬元起
-
從鼻孔變成暴牙|《BMW》全新車頭飾板專利 裡頭大有玄機
-
《Lexus RZ450e》預計今年在台上市 先來看看官方怎麼改
-
美國《Tesla》無預警降價《Model Y》降幅最高達20% 歐洲市場也開始掀起降價潮
-
揹負轉子引擎重生使命|《Mazda MX-30 R-EV》1/13 比利時車展亮相
-
削價引反彈 |中國《Tesla Model 3》售價創新低 老車主抗議維權 官方不理會
-
大改款《Hyundai Kona》韓國率先發表 沿用1.6渦輪引擎跟1.6油電動力、全面提供N Line版本
-
《Suzuki Jimny》真的推出五門長軸版 沿用1.5 NA引擎、後座跟行李廂空間加大
-
原廠運動化套件上身 《Honda》發表Type R風格的《Civic e:HEV》改裝作品 《ZR-V e:HEV》同步換裝
-
續航仍是謎|《Sony》攜《Honda》推出全新電動車品牌《AFEELA》 採用高通晶片 與Epic Games合作 預計2025年北美上市
-
新世代《Nissan X-Trail e-Power》只賣e-4orce電子四驅車款 國產油車積極規劃中
差很大,兄弟有沒有仔細看?
感覺差異不是特別明顯,不像rav4與nt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