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Q2營收創新高 Model B預計第四季上市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WSE:2317)今召開2025年第二季度法說會,會中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務報告,營收創下新台幣1.79兆,連同營業利益與淨利等都創下歷年來第二季新高,EPS達3.19元。展望第三季已進入傳統旺季,預期營運將會逐漸加溫。整體而言,第三季在季對季、以及年對年都會有顯著的成長。至於2025全年展望,得益於AI伺服器的需求強勁、量產穩定,將維持顯著成長的展望不變。
2025年第二季營收達新台幣1.79兆,年增16%、毛利1,135億,年增14%、營業利益566億,年增27%、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為444億,年增27%;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6.33%、3.16%、2.47%,相較去年同期6.42%、2.88%、2.26%,呈現三率兩升;EPS達3.19元,較去年同期2.53元、增加0.66元。
針對財報內容,集團財務長黃德才指出,第二季與去年同期相比,在營業利益率以及淨利率都有成長。雖然受到AI伺服器產品單價高的影響,使得毛利率受到稀釋,但其帶來的成長動能,貢獻營收與毛利各年增16%與14%。毛利的提升,反映了AI伺服器出貨的成長以及營運效率的改善,進一步帶動了整體獲利水準,也使得營業利益率表現符合與去年相近的預期。
以上半年來看,營收達新台幣3.44兆,年增20%、毛利2,141億,年增17%、營業利益1,031億,年增27%、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為 865億,年增52%;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6.23%、3.00%、2.52%,相較去年同期6.37%、2.83%、1.98%,呈現三率兩升;上半年EPS達6.23元,較去年同期4.12元、增加2.11元。
隨著集團傳統營運旺季的到來,針對第三季度的展望,集團輪值CEO楊秋瑾表示,第三季相較於第二季會有顯著成長的表現;從四大產品類別來看,下半年兩大營運主力,雲端網路產品貢獻會是最大、消費智能產品也將迎來強勁成長!至於全年展望,集團仍維持全年顯著成長的展望不變,但仍需關注地緣政治、關稅以及全球匯率的變化。
關於鴻海電動車事業方面,目前日本三菱汽車、北美業務皆如期推進中;關鍵零組件方面,集團和發電池廠目前已經全面進入量產階段,並陸續供應給電巴與商用車客戶,預計在今年第三季結束前,應客戶需求,單月電芯產能將可達25,000顆。公司也預告目前MODEL B已進入最後的上市準備、北美款的MODEL C也在進行認證當中。
與會媒體關注鴻海在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與布局,輪值CEO楊秋瑾表示,鴻海在機器人領域,特別是人形機器人大腦的開發方面,同NVIDIA持續緊密合作,雙方共同進行多技能AI模型的訓練,將多種類型的人形機器人部署於工廠應用。
公司表示,位於內湖的Showroom已經完成,並且不斷推陳出新,歡迎各界預約參觀。至於公司年度盛會—鴻海科技日,將會於11/21-11/22在南港展覽館舉辦,將聚焦三大智慧平台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展示AI Factory、機器人、與FoxBrain等最新成果,敬請期待!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亞太規首發在台灣|和泰《Toyota Corolla Altis》免費升級鋰電池 平均油耗提升到25.3km/l
-
台灣今年導入!二次小改款《Volvo XC60》車機系統升級 外觀更有家族風格
-
油價快訊|20250505(一)0點起|汽、柴油各調降1.1元及1.4元
-
Kia在台銷量創紀錄 本月試乘抽PS5 Pro遊戲機 下訂送你去新加看F1
-
台灣有望國產|小改款《Ford Territory》單一1.5T動力 車艙升級雙螢幕
-
後驅性能轎車《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488.9萬元起 僅28輛|法拉利引擎技術支援 零百3.9秒
-
總統府公告 汽車貨物稅最高減徵10萬元 實施日期待公布
-
寶嘉聯合要進純電7座SUV?!保發《Peugeot E-5008》230萬 210匹 502公里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國王車訊】車模美女收集 Mods Racing Girls 雨宮あゆ
-
升級版《Toyota GR Corolla》強化賽道駕馭樂趣|打更多膠 新增冷風通道
-
Toyota Corolla Cross雙生車 中國小改款《锋兰达》升級12.9吋中控螢幕 五代油電輸出上調
-
電影車追擊|玩命關頭Mitsubishi Lancer Evolution VII
-
油價快訊|20250929(一)0點起|汽油不調整 柴油降1角
-
有違品牌形象?!《Jeep Avenger》電動車 在韓國賣輸勞斯萊斯
-
台北車展見|《Suzuki e Vitara》日本上市 4米2純電越野休旅車 最大續航520公里
-
《Peugeot 3008 / 5008》海內外捷報|台灣接單1,500張 累積產量突破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