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氣比人強 Lightweight Performance為寶馬《BMW M2》強化升級直上443hp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在車迷的期待之下,寶馬《BMW》M字家族最小也最新的成員-F87《M2》於去年10月中問世,並不負眾望的在性能輸出與操控表現等方面均有著高水準演出,除了廣受好評之外,也成為許多改裝廠家選擇操刀的對象,而來自德國的Lightweight Performance,近日也推出了最新的改裝作品-LW M2。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自從於2010年創立以來便專精於BMW改裝的Lightweight Performance,雖說在改裝界中相當年輕,不過已針對BMW旗下各車款提供了豐富的升級套件,而近日所推出的M2改裝作品,在外觀方面準備了碳纖維材質的前下擾流、後視鏡外蓋、後下分流器及尾翼,同時換上黑色雙腎水箱罩,並將氣壩內部、頭燈週圍及車尾牌照上源等部分採用黑色處理,搭配換裝自家的10J×19吋RS式樣、每只僅重9.2公斤的鍛造鋁圈,以及尺碼為前265/30R19、後285/30R19的Michelin性能胎,輔以Bilstein套裝避震器、強化煞車系統及完整的拉桿/底盤結構桿套組,不僅為M2增添更多帥勁,在操控表現部分也更加進化。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而在動力系統方面,Lightweight Performance針對M2所搭載的N55 3.0升直列六缸TwinPower雙渦流單渦輪增壓引擎,藉由換裝高流量進氣系統、輕量化排氣頭段及渦輪頭段、鈦合金尾段排氣系統、修改渦輪增壓器、強化渦輪硬管、加大中央冷卻器等手法,並輔以重新撰寫ECU的方式,將M2最大動力輸出由原先的370ps/47.4kgm,提升至達到450ps最大馬力及64.3kgm峰值扭力的程度,雖說Lightweight Performance並未公佈升級過後的相關性能數據,但解除電子限速,已讓M2擁有著極速直上300km/h的實力。

圖片來源:Lightweight Performance
同時,Lightweight Performance也表示此次為M2所推出的動力升級套件,在完工報價方面為3,599歐元(約新臺幣12.7萬元),並均已通過TÜV認證,並提供2年/7.5萬公里的保固,為選擇Lightweight Performance改裝方案的車主提供更佳的保障。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Porsche Macan》明年不再供應油車 純電Cayenne 有望提前發表
-

搶中國市場 純電《Mercedes-Benz E-Class》換平台 提前上市
-

2025東京車展|《Subaru》為STI規劃雙動力 越野Wilderness準備進軍日本
-

美國車降價Subaru Forester有機會 美國產線10啟用 接替Legacy停產後的產線空缺
-

Porsche 963 RSP 全新公路超跑亮相:經典917致敬,融合賽車性能與豪華質感
-

和泰真的要導入?!《Toyota Urban Cruiser》貼牌Suzuki e Vitara 小車大空間 最大續航400公里
-

Suzuki最省油小車將改款!!油耗1公升34公里超猛表現!!
-

《Toyota》挪燃油車產線生產電動車 EV年產目標350萬輛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2025年3月《豪華進口車》銷售排行:汎德《BMW》成長5成 《Lexus》年度累積大贏家
-

全新世代BMW M5與M5 Touring規格配備曝光,763萬起、最大輸出727匹、0-100加速最快3.5秒!
-

誰把iX3縮小了?!小改款《BMW iX1》外觀改到認不出來 預計升級800V電氣架構
-

小改款《BMW iX》入手門檻降10萬 續航增加167公里 新增M Sport套件與多項配備
-

BMW印度推出3 Series 330Li M Sport長軸距版
-

致敬MOTO GP Rossi !! BMW推出M4 CS VR46特仕版
-

汎德《BMW iX1》追加入門車款 更親民跑更遠
-

大改款《BMW X5》繼續在美國生產 鼻孔縮小 不再使用曲面螢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