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款《Lexus LM350h》4人座 試駕報導|陸地頭等艙 上車前先備好HDMI線

19414人看過

新世代Lexus LM350h,四人座車款,接單價575萬元起。

新世代Lexus LM350h,四人座車款,接單價575萬元起。

說實在廂型車再怎麼改,依舊是廂型車,因此在看到新世代Lexus LM的實車後,外觀上並沒有令我覺得為之驚艷的改變,因為車型實在太獨特,一眼就能認出來;車內布局依舊是兩張椅子,一個螢幕,看起來變化也不大。對,光看是感受不到新世代車款換上TNGA平台、動力系統精進的所帶來的改變,更別說那藏在懸吊系統內的感應活塞閥,小到讓你拍不到也看不到,但卻是提升行車質感的一大利器。

車頭無邊際水箱護罩,讓車身更符合空氣力學,風阻係數0.34Cd。

車頭無邊際水箱護罩,讓車身更符合空氣力學,風阻係數0.34Cd。

新世代LM在台灣提供了雙動力與三種車內座椅布局,共計4車型。外觀方面,只針對動力系統做出區別,本次試駕的2.5升油電動力車款,在車尾門就有著專屬LM 350h字樣徽識,但就僅此而已,並沒有針對車內4人座布局有著專屬徽識,相較於Toyota Alphard顯得低調許多。車頭換上最新的Resolute Look水箱護罩,官方說格柵依舊是紡錘型,但新的紡錘不再交織,少了點霸氣,多了幾分科技感。

鋁圈由17吋升級到19吋,但視覺感受上,感覺還是撐不太起來如此龐大的車體。直上23吋嗎?荷包表示....

鋁圈由17吋升級到19吋,但視覺感受上,感覺還是撐不太起來如此龐大的車體。直上23吋嗎?荷包表示....

19吋多輻鍍鉻鋁圈搭配米其林primacy suv+落地胎(255/55 R19)

19吋多輻鍍鉻鋁圈搭配米其林primacy suv+落地胎(255/55 R19)

外觀運用大量鍍鉻飾條妝點,這可要好好把握阿,歐盟打算要禁用鍍鉻飾條了!

外觀運用大量鍍鉻飾條妝點,這可要好好把握阿,歐盟打算要禁用鍍鉻飾條了!

全車系標配LED三眼式頭燈,具備AHS智慧型遠光燈自動遮蔽系統。

全車系標配LED三眼式頭燈,具備AHS智慧型遠光燈自動遮蔽系統。

橫貫式尾燈,上面多了LEXUS字樣銘牌。

橫貫式尾燈,上面多了LEXUS字樣銘牌。

實車感覺不太到這輛車的車長已經突破5米1,增加的部分主要在前懸(+30mm)與後懸(+60mm),軸距仍維持3米的水準。動力編成與後行李廂容積基本上變化不大,但因車長增加90mm,迴轉半徑由舊款的5.6稍稍增加到了5.9mm。雙動力的車高都突破1米9,進入地下室時要特別注意高度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大改款後的前後輪距,由舊款的前寬後窄(前1,600mm / 後1,595mm),變成了利於直線高速行駛時增加穩定性的前窄後寬設定(前1,615mm / 後1,620mm)。

車身上都有著電動滑門與車尾門的啟閉開關,藏得很好,要仔細找!

車身上都有著電動滑門與車尾門的啟閉開關,藏得很好,要仔細找!

車身外觀有著許多小機關,雙前車門都導入品牌最新的電子式車門開關,輕碰一下就能打開車們;後座的電子側開滑門的門把上有著電子式開關,要關要開輕按一下即可;來到車尾,兩側尾燈上緣都有著電動後尾門的啟閉開關。上述三個開關位置都在觸手可及的車身腰線上,使用起來相當便利,只不過藏的很隱密,第一次使用時要找一下。

多了提升後排隱私的隔板與升降式霧化可調玻璃,讓駕駛座散發出淡淡貨車氣息。

多了提升後排隱私的隔板與升降式霧化可調玻璃,讓駕駛座散發出淡淡貨車氣息。

座椅頭枕上浮現著淡淡L字樣廠徽,隔層玻璃降下來後,視野仍偏小。

座椅頭枕上浮現著淡淡L字樣廠徽,隔層玻璃降下來後,視野仍偏小。

這時候,電子式車內後視鏡就相當實用!

這時候,電子式車內後視鏡就相當實用!

倒車顯影相當好用,能照到車外後視鏡看不到的死角。A柱前方的玻璃,同樣經過隔音處理過,有了這塊玻璃,大幅降低了車頭死角。

倒車顯影相當好用,能照到車外後視鏡看不到的死角。A柱前方的玻璃,同樣經過隔音處理過,有了這塊玻璃,大幅降低了車頭死角。

數位儀表上顯示了純電行駛比例。

數位儀表上顯示了純電行駛比例。

木紋飾板搭配14吋中控螢幕,中控台顯得豪華且科技。

木紋飾板搭配14吋中控螢幕,中控台顯得豪華且科技。

小巧精幹的排檔桿,外層真皮包覆,握起來相當手感極佳。

小巧精幹的排檔桿,外層真皮包覆,握起來相當手感極佳。

雙前座因為多了後排隱私的隔板與升降玻璃,當玻璃霧化後真的滿像貨車司機的,儘管前座的配備相當奢華。而且轉頭只看到到霧化後的玻璃,比一般車輛更加危險,需要轉頭時千萬別轉頭,抬頭看電子式車內後視鏡或中控螢幕上環景畫面即可。官方主打駕駛座椅背多角度可調,但無論座椅怎麼調,坐姿都還是偏高。高也有高的好處,那就是駕駛視野相當開闊,當車輛太靠近前車時,中控螢幕會自動切換到前鏡頭畫面,停車時相當好用。

駕駛座上方的控制按鈕,除了閱讀燈外,還能控制電動側滑門與後排兩側天窗遮陽簾,以及電動尾門。

座椅後方隱私玻璃的開關,能控制升降以及霧化。車內充電口都是Type C。

座椅後方隱私玻璃的開關,能控制升降以及霧化。車內充電口都是Type C。

駕駛座左側也有兩側電動側滑門開關

與舊款最大的差別在於排檔座,換上品牌最新的排檔頭,可說小巧玲瓏,用起來順手,看起來順眼,為車艙增添許多豪華車該有的氛圍感;標配的Mark Levinson音響系統,前座也有揚聲器,雖然環繞感不如後座來的立體,但音質肯定沒話說。駕駛座周圍滿多按鍵開關,然而這些開關都是控制後排配備所用,有些甚至已經重複,像是雙側電動側滑門開關,除了在駕駛座左邊外,頭頂也有一組,讓司機左右手都能開啟電子側滑門。

隱藏式車門踏板,只有在側滑門打開後才會出現。

隱藏式車門踏板,只有在側滑門打開後才會出現。

B柱真皮包覆扶手相當粗壯;車頂兩側天窗,一人一個互不干擾。

B柱真皮包覆扶手相當粗壯;車頂兩側天窗,一人一個互不干擾。

當司機打開後排電動側滑門後,隨之而來的是方便後座乘客上下車的隱藏式車側踏板,別嫌它看起來單薄,體重逼近100公斤的我踩上去仍穩穩的。其實新世代車款的最低離地高度已經降到約轎車程度的152mm,加上B柱上碩大的真皮手把,一般成年人直接跨上車不成問題,踏板主要是營造儀式感,反倒是前座比較需要踏版卻沒給。

後排48吋大螢幕,不接HDMI線的話,只能無線顯示CarPlay等的歌曲播放資訊。

後排48吋大螢幕,不接HDMI線的話,只能無線顯示CarPlay等的歌曲播放資訊。

後排48吋大螢幕,少了HDMI線就少了很多功能。

後排48吋大螢幕,少了HDMI線就少了很多功能。

48吋大螢幕下方的置鞋區與製冷置物空間

48吋大螢幕下方的置鞋區與製冷置物空間

後排一定要準備條HDMI接線,不然那48吋橫向顯示器(舊款為26吋)就英雄無用武之地,只能顯示當下播放歌曲等相關資訊。螢幕下方有製冷的儲物區,大熱天的想喝點冰水相當方便,更適合放置飲料或酒品,以及左右各一個置鞋櫃。就布局來看,不僅冷氣空調左右獨立、天窗、手機式控制器,乃至48吋螢幕也能切割成左右獨立的24吋螢幕,後排兩座椅不僅位置獨立,各種設施也都能獨立使用互不干擾。

後排座椅的基底是固定的

後排座椅的基底是固定的

後排座椅腿拖、通風、加熱等功能一應具全。

後排座椅腿拖、通風、加熱等功能一應具全。

後座椅背傾倒角度相當大,可直接變成躺椅。

後座椅背傾倒角度相當大,可直接變成躺椅。

後排座椅兩側有個手機無線充電盤,一旁有兩個Type C充電口與3.5mm耳機口。

後排座椅兩側有個手機無線充電盤,一旁有兩個Type C充電口與3.5mm耳機口。

後排座椅中間有兩個置物空間

後排座椅中間有兩個置物空間

後排座椅椅背的可調整的角度相當大,搭配腿拖,直接變成躺椅不是問題。且座椅具備按摩模式,在手機式控制器中有多段位按摩可選。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椅面的高度無法調整,身材高大的乘客在收折桌上使用筆電時,會比較不符人體工學。改用平板,拿在手上滑就沒有這種問題了。對了,後排座椅附近的按鍵也很多,且都是英文,看不懂沒關係,盡量按、隨便按,這樣才會有驚喜!我已經幫大家試過了,這些按鍵不會影響行車安全。

後排上方為冷氣出風口,兩側電動滑門開關也在車頂。

後排上方為冷氣出風口,兩側電動滑門開關也在車頂。

在動力編成方面,大改款車型依舊提供2.5升油電動力系統,不同之處在於綜效輸出提升到250匹/24.4公斤米,零百加速8.7秒。這套油電動力系統當車輛起步時能純電驅動,座艙因此特別安靜,無震動;動力在無段變速箱的傳遞下,加速力道湧現的相當線性且輕快,很難想像它是輛重達2.3頓以上的廂型車。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速巡航時的風切聲特別小,後來看的規格表才知道,原來車窗玻璃針對降噪而設計過。車內前後排座椅間的隔音也是一絕,即便將車內玻璃降下來,依舊無法正常的與後排乘客溝通,如果加個前後排麥克風系統就能改善,可惜沒有。

後排座椅中間有許多插孔,像是110V電源、兩個HDMI,以及兩個TYPE C充電口。HDMI跟110V電源口都有了,可以裝Apple TV等投影設備,或是玩PS5遊戲機。

後排座椅中間有許多插孔,像是110V電源、兩個HDMI,以及兩個TYPE C充電口。HDMI跟110V電源口都有了,可以裝Apple TV等投影設備,或是玩PS5遊戲機。

後座座椅配備豪華,且坐起來相當舒適,但這僅限於車輛停止時。車輛動起來後,難免會有因慣力作用而出現的晃動,特別是在運動模式下,晃一下的感覺讓我回想起學生時期,搭客運的頭等獨立式座椅,提醒著你這是輛高度超過1米9的廂型車。車身晃不晃,避震器阻尼占了很大因素,因此,新世代車款在前後懸吊避震器上都導入全球首創的感應式活塞閥,將駕駛模式切換到Rear Comfort(後排舒適)後,晃動程度明顯小了很多。

台灣市場上的新世代LM305h與Toyota Alphard共享由2.5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引擎(A25A-FXS)組成的油電動力系統,匹配E-CVT無段變速系統、標配E-Four 4WD電子式四輪傳動系統。綜效輸出同為250匹/24.4公斤米。

台灣市場上的新世代LM305h與Toyota Alphard共享由2.5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引擎(A25A-FXS)組成的油電動力系統,匹配E-CVT無段變速系統、標配E-Four 4WD電子式四輪傳動系統。綜效輸出同為250匹/24.4公斤米。

行車安全輔助系統方面,這次導入品牌最新的 最大的不同,同時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增的路口車流辨識功能,以及日間的機車辨識功能,讓我開著這龐然大物在市區穿梭時被感安全;高速公路上開啟LV.2巡航時,可調整的車距多達4段,彎道時能自動減速,使用起來更加放心。並具備自動停車輔助,在市區停車時相當實用。

編輯精選

加入粉絲團 加入好友 追蹤IG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複製連結
引用發文

請將圖片拖曳至框線內

共0則回應
回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