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家庭宣言 速霸陸《Subaru Impreza 1.6 i-S》與新手奶爸的一天
圖片來源:KingAutos
身為前任Subaru車主,要我放下成見去重新看待眼前的《Subaru Impreza 1.6 i-S》,其實並不如想像中容易,不過如果把角色換成新手爸爸身份,結果可就不一樣了!
請不要再叫我硬皮鯊!
經歷過90年代的車迷都知道,Impreza有個響亮的「硬皮鯊」稱號,也正因為這個稱號,大家始終把Impreza和「性能」劃上等號,即便到了這一代WRX已經切割Impreza成為獨立車系,仍然無法完全擺脫被「硬皮鯊」牽絆的命運。這次試駕的1.6 i-S車型,沒有強悍的渦輪動力,沒有運動化的底盤設定,當然更沒有熱血取向的手排變速箱,完完全全就是一款家庭用掀背房車,充其量只是多了四輪傳動配置,與Subaru招牌的水平對臥引擎,但看到這些就該失望嗎?在經過一天的相處過後,其實作為家庭房車,Impreza 1.6 i-S能給的比我想像中還多。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擺脫陽春形象 配備質感同步進化
首先撇開見仁見智的外型,延續五門掀背設定的Impreza 1.6 i-S,受惠於與SUV車款Forester共用底盤,因此在空間上有顯著的增長,加上中規中矩的車身輪廓,也避免了為追求流線而不得不妥協的空間犧牲。因此當坐進車內時,明顯感受得到周遭視野的開闊度,即便未配備天窗車室明亮度仍是相當充足,這對喜歡常常往窗外看的小孩來說,也算是一項優點。而缺點就是當日照太強時恐怕得貼個隔熱紙,才能夠加快冷房的效果,不過對於怕冷的人,Impreza 1.6 i-S倒是貼心配備了可左右雙區調整的自動恆溫空調系統,以後就算身旁的老婆抱怨,也不用委屈自己吹著毫無冷度的「送風」…。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除此之外,在小改款過後原本陽春的氣息,終於在Impreza 1.6 i-S車內淡化許多,特別是三幅式方向盤左右兩側增加了音響、通話、行車電腦及實用的定速巡航等快速控制鍵,前方的雙環儀表板重新設計後不僅加入更多鍍鉻飾條、藍底及瞬間油耗指針,同時也將中央的行車資訊顯示屏由單調的液晶顯示,改成彩色顯示。焦點移至中控台,小改款Impreza 1.6 i-S同樣跟進新世代車款換上整合7吋螢幕的多點觸控式音響系統,除了基本的音響操作還涵蓋了藍芽連結、免持聽筒,以及USB/AUX IN的擴充,當打入倒檔時還具備倒車顯影功能,稍稍彌補了原廠未配備倒車雷達的缺憾…。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安全仍是主打 動力足敷日常使用
不過對於剛成為新手奶爸的小編來說,Impreza 1.6 i-S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對安全項目的重視,以82.9萬的車價可以買到全車7具氣囊 (含駕駛座膝部氣囊)、VDC車身動態穩定系統、TCS循跡防滑控制系統、全車三點式安全帶 (含五組警示燈),還有美國IIHS掛保證的「Top Safety Pick+」最高安全殊榮,當然更重要的是後座還有兩組ISO-FIX兒童安全座椅扣環,這項在國外已經行之有年的實用安全配備,至今在國產車上仍不普遍,甚至是到了國內才偷掉,令不少像小編一樣嚮往的消費者只能望之卻步,轉而投向進口車的懷抱!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回到爭議的動力部分,就如同前面所講的,面對走入家庭範疇的Impreza 1.6 i-S,必須得放下過去的成見,從日常生活的使用層面出發。與一般1.6升房車相比,這具搭載於Impreza 1.6 i-S,原廠代號為FB16的水平對臥四缸引擎,帳面輸出仍具有114ps/5,600rpm、15.3kgm/4,000rpm的水準,雖然沒有時下流行的缸內直噴配置,但透過進排氣端的AVCS主動式閥門控制系統,可大幅提高汽門的運作與汽缸的燃燒效率,實際感受下雖然加速力道稱不上明顯,但起步的一瞬間仍算是輕快,足敷市區等一般道路使用。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只不過不算突出的扭力受到四驅系統前60%、後40%的比例分散,比起集中傳輸的前驅車輛,全油門下不免少了幾分衝勁,但速度一上來差異感也會跟著消失,放油門滑行時也不會出現傳統全時四驅系統的黏稠感,一般行駛上幾乎與前驅車輛無異,唯有在潮濕的路面或彎道中才能細微地感受到扭力後送的狀態,相信Subaru能夠堅持搭載Symmetrical全時四輪驅動系統,也是為了安全所作的考量,而非只想在操控上有所成果。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油耗差強人意 進階人生優質選擇
既然回歸日常使用層面,就不得不提Impreza 1.6 i-S的油耗表現。儘管Subaru已經盡量簡化四驅系統的結構,並且改採鋁合金鑄造汽缸、塑鋼進氣歧管,以收到減輕重量的成效,但帳面數據仍有1,365kg,比起採用2.0動力的Mazda3 五門車款還要多出15kg,即便有Lineartronic無段自排變速箱及ASS怠速自動熄火啟閉裝置的輔助,平均油耗仍只繳出14.6km/L (歐規數據)的成績,能源效率則為第二級,在同級中的表現並不算亮眼,這一點恐怕與扭力不彰,往往需要大踩油門有關。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但總結來說,如果不要對動力有過度期待的話,Impreza 1.6 i-S的確不失為適合小家庭的優質選擇,特別是在安全方面的重視,而在小改款之後,大幅精進的車室質感與配備水準終於擺脫過去的陽春形象,對照車價後也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從目前接單踴躍的程度來看,Impreza 1.6 i-S這次的轉型算是相當成功,購入作為家中第二部車,或是像小編一樣進階新手奶爸,想要找部車打理嬰兒推車、安全座椅又不想屈就四門房車的人,仔細評估其實會發現Impreza 1.6 i-S真的還不錯!
圖片來源:KingAutos
圖片來源:King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關於《Toyota bZ4X》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有些事開過才知道
-
《Volkswagen Golf Variant R》試駕報導|320匹配四驅 宜家宜駕的性能旅行車
-
芯手上路|《Volkswagen T-Roc》雙車型試駕(二):這台小休旅怎麼這麼好開?
-
純電神車《Toyota bZ4X》北中來回375公里夠不夠用?續航力與充電實測記錄
-
斜背翹臀之美《Infiniti QX55》兼具大空間與優質配備
-
《Hyundai Staria CEO-B》試駕報導|家用很可以!什麼都很大 唯獨行駛噪音小
-
第一次搞前驅鋼砲就上手?《BMW 128ti》的背後其實有高人指點
-
《Mazda3 e-Skyactiv X Edition》非性能掛帥 汽油壓燃引擎究竟賣點何在?
-
靜態篇|旗艦純電休旅《BMW iX》沒有米漿味? 試駕後:是時候放下對引擎的堅持
-
芯手上路|誰說小車只能很簡單?《Skoda Fabia》不只史上最大台,還充滿大安全、大升級
-
《電動車專屬時間電價》預告|尖峰、離峰時段每度電價差高達4倍,6月1日正式上路!
-
不到一週預接單破800台!大改款進口休旅《Kia Sportage》114.9萬元起 3車型正式上市
-
正準備進軍德國|中國《蔚來》被《Audi》告侵權 因車名ES與S太相似
-
嬰童精品《Nuna NEXT system》驚艷2022德國iF設計獎聖殿 汽座新品系列入手2座產品設計大獎
-
臺南市美術館預告將舉辦《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 網友敲碗:拜託加開午夜場!
-
新世代《Honda HR-V Prestige尊榮版》試駕報導|活像是輛跑旅車 主動安全與節能升級有感
-
六個推薦2022年大改款《Honda HR-V 1.5》的理由(一)
-
福特史上最悲情「國慘車」Escort現在變這麼帥!溫故知新、看看就好、千萬別敲碗
-
三缸改四缸!中國《Focus 1.5T》零百衝刺僅7.9秒、有全景天窗、台灣跟進嗎?(上)
-
你我都不熟悉的《Honda HR-V》黑歷史!還有三門、五門不同版本
-
福特六和將導入小改款《Focus Wagon》!之後又會導入什麼新車款?
-
63萬就能購入!百變電動車《Xbus》是露營車、敞篷車、貨車也是巴士 生產時程確定延後
-
大改款《Honda Stepwgn》日本開賣售價不用70萬 還可以裝無限改裝套件帥一波
-
《BMW》旗下入門純電休旅《iX1》首度登場 首波發表雙馬達四驅車型、輸出上看313匹
-
鴻海《Model C》量產版今年10月登場|期許自己是首家不缺料的汽車代工廠 年產量上看75萬輛
-
沒引進很可惜?《Focus Active Wagon》越野跑旅的遺珠之憾
-
很帥但進不來?大改款《Ford Mondeo》0-100km/h 6.5秒、電動車內裝!
-
不掩了|小改款《Ford Kuga》車頭多了一條亮亮會發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