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取代傳統製造業?目前僅止於研發輔助階段、但效率非常強大!如非常困難的風洞測試
首先來看一則消息,Bentley賓利汽車公司之前投資300萬英鎊約1.1億的金額於3D列印相關設備,相關技術用途非常廣泛,2021年生產超過15,000個零組件。但在此必須說明,這些3D列印產品多半都不是真正的汽車零件,如圖中的煞車碟盤,您覺得可以直接當制動系統使用嗎?當然不行!目前3D列印技術應用在汽車產業仍是輔助研發目的。
▲此碟盤造型為「浮動式」設計,但就只是3D列印模型,僅止於造型開發與風洞測試,或是客制化零件打樣檢視安裝於實車的成效,還不能當作汽車零件使用。
即便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3D列印技術迅速向醫療單位提供大量的面罩,但是相關技術目前只能生產一些低強度要求的汽車零件,如果要用於制動系統這種對物理性能要求非常高的產品,目前僅能生產煞車卡鉗的外殼,還不能用於打造煞車碟盤甚至鋁圈,材質強度仍達不到要求,但是未來則是大有可為,不過相關設備還在進化當中,因此Bentley的相關投資,充其量仍不是一筆可觀的金額,但投資效益則是頗具成效。
事實上多數的3D列印零件,最主要的功能與目的是輔助新車型的研發,比如說外觀與內裝的設計,昔日必須仰賴木工或油土模型,需要花費許多時間,但是有了3D列印科技,搭配電腦快速又精確的修正,可以大幅縮短新車型開發時間。
再來就是非常重要的風洞測試。昔日必須仰賴實車或模型測試,同樣曠日廢時,而且修改並不容易,所以車廠之前並不會那麼在意新車的風阻、下壓力表現,因為過於著墨在這些地方,絕對會拖延到新車上市時間。
但是應用3D列印技術後,可以精確打造出按照實車比例縮小的模型,應用在自家的小型風洞內進行測試,如此一來就不需要向航太單位借用大型風洞,租金昂貴、測試時間受限、浪費車輛與人員移動時間與成本。
▲從圖中不難看出3D列印於風洞測試與內裝設計之應用成效卓越
為了達到最精確目的,因此等比縮小模型車上的細部設計,都必須比照實車樣式,引擎、變速箱、排氣管、懸吊結構…等都不能少也不能歪,之前雖然也能這樣做,但必須仰賴大量的人工作業,應用3D列印顯然省事多了。為何今日的新車風阻係數表現一台比一台更強?相信讀者不難體會。
不過Bentley進一步講到幾個重點:
*昔日研發一輛新車的過程中,許多相關零組件都必須外包給其它廠商製作,來來回回要花很多時間與人力,有了3D列印可以解決非常多的麻煩事情。
*Bentley不只研發市售車,此外還有賽車,為了爭取時效性,此時3D列印技術幫了大忙!畢竟賽車的生產數量乃是個位數,不可能用量產開模方式打造相關零件,此時3D列印將發揮強大的彈性與效率,讓賽車研發提前完成、早日投入戰場測試,有助於爭取更好的比賽成績,如派克峰挑戰賽就是一個最佳案例。
*各車型都接受大幅度客制化的Bentley,經常需要和客戶溝通,打造VIP專屬設計,此時3D列印成為最佳的溝通橋樑,昔日就只能透過電腦螢幕呈現「理想中的成效」,但3D列印可以呈現出真實的產品樣貌。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日產取消美國電動轎車生產計劃 聚焦未來電動跨界車
-
台灣有望導入嗎|Audi歐洲發表新插電式A3 TFSI e掀背車型
-
會來台灣吧!?大改款《Alfa Romeo Stelvio》設計圖曝光 馬力破千匹
-
Aston Martin 限量超跑 DBR22 將拍賣,預估最高價近 7,800 萬元
-
約台幣163.9萬元起|日規《Alfa Romeo Stelvio》新增入門SPRINT車款 全車系沒車道置中
-
慶祝30周年!日本Subaru推出Outback黑化特仕版|與台灣WRX潮黑科技版呼應
-
Volkswagen 正式確認電動 Golf GTI、Golf R 將問世,五年內推出
-
首次曝光!大改款《Nissan Leaf》轉型跨界車 X-Trail與Qashqai將導入第三代e-Power 純電Juke醞釀中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小資也能炫富!5款《名車品牌周邊聯名品》最便宜的只要2600元!
-
聖誕老公公的新坐騎《Reindeer Eight》 超可愛馴鹿立標但馬力可能送不完禮物?
-
550匹強悍戰將 新世代《Bentley Continental GT3》現身亮相
-
《Bentley》釋出實車照與影片 新世代《Flying Spur》確認6月11日全球首發
-
在福斯集團庇蔭下《Bentley》首款電動車2025年問世 為第一個轉型電動車的豪華汽車品牌
-
【國王學苑】汽車品牌商標的由來 ─ 豪華、電動車品牌
-
新世代《Bentley Continental GT Speed》操控更有趣|首次導入電子限滑差速器 升級四輪轉向系統
-
《Bentley》創廠百週年推出紀念廠徽 僅限2019年生產車款才能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