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款《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日本價格帶與《Toyota Land Cruiser 300》《Lexus NX350h》重疊
2024年10月02日,小改款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以歐規車發表後,近日官方公布日規車的詳細規格與當地建議售價,當地預計31日上市。小改款後換上容量與電壓都更大的鋰電池,純電續航里程首次突破百公里,平均油耗每公升可跑約17.2公里,車身重量增加約60公斤。售價方面,調漲268,400日圓(約台幣58,057元),價格帶與當地的Toyota Land Cruiser 250(又稱Prado)、Toyota Land Cruiser 300、Lexus NX等車系部分重疊。
小改款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外觀上最大的不同在於換上全新樣式鋁圈,其餘造型與現行款差不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前保險桿進氣口改為可照當下速度、引擎及其他狀況自動啓閉的閘門設計,藉此改善空氣力學,提升燃油效率。入門車款的平均油耗由16.6提升至17.6 km/L,其他等級則由16.2提升至17.2km/L。
車身尺碼為 4,720*1,860*/1,745mm,軸距與小改款前同為2,750mm。最小迴轉半徑也與小改款前維持相同的5.5m水準。車艙尺碼也與現行款差不多,五人座位為1,920*1,520*1,220mm,七人座則為2,450*1,52*1,220mm。換了容量更大、電壓更強的鋰電池後,車身重量由小改款前的2,010至2,130公斤重,增加到2,070至2,160公斤重(依照車款而定)。油箱容積減少3公升,來到53公升。
車內布局方面,小改款後的中控螢幕由9吋升級到12.3吋,車機系統支援MITSUBISHI CONNECT聯網功能;高階車款追加雙前座位新增通風功能,並換上與Yamaha合作的Dynamic Sound Yamaha Ultimate音響(12支揚聲器與1個擴大機),預計能帶來更舒適的車艙空間。
動力編成方面,沿用小改款前的2.4升自然進氣引擎(代號4B12,輸出131匹/19.8公斤米),搭配前S91馬達(輸出116匹/26.0公斤米)、後YA1馬達(輸出136匹/19.8公斤米)。換上鋰離子電池,總電壓由350提升至355V,容量由20增加到22.7度,讓WLTP續航里程由原本的80多公里提升到超過100公里。充電方面,使用交流電(AC200V/15A)滿電約7個半小時,快速充電的話,80%約32分鐘。
日規車款價格帶介於5,263,500~6,685,800日圓,這個價位在日本與當地的Lexus NX350h(5,500,000~5,770,000日圓)、Toyota Land Cruiser 300(5,100,000~8,000,000日圓)、Toyota Land Cruiser 300(5,200,000~7,350,000日圓)重疊,雖然Mitsubishi Outlander PHEV有著超過100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優勢,但售價方面可就令人有點動搖了。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大改款《Audi Q3》發表倒數 新增德國產線 有望換上EA888 EVO5引擎
-
印度率先停售《Porsche 718》 外傳明年停產 新世代轉型電動車
-
Mitsubishi Xforce 有望追加油電系統|台灣1.5汽油首發
-
Tesla 推出全新入門款 Cybertruck:單馬達、續航 563 公里、226 萬入手
-
純電《Mini Countryman E》178萬元起 實車抵達全台展間 下月巡迴外展
-
Mazda Iconic SP 確定不是新一代 MX-5,而是全新雙轉子跑車!
-
連加拿大也開始討厭特斯拉
-
贏在中國!《Mercedes-Benz》去年中國市場營收只落後比亞迪 今年起續推專屬長軸車款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三菱》今年在台唯一新車|Eclipse Cross 月影特仕版 專屬內外觀套件 117.8萬元起
-
全新大改款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預告登場:更帥、更聰明、還跑更遠!
-
中華車股東會|陳昭文:CMC自製率已達到9成 第四季推出大改款菱利|MG4本月上市 首月銷售目標250輛|Mitsubishi 今年應該沒新車
-
全球銷量才剛起色|《Mitsubishi》恐因銷量不佳退出中國市場
-
Mitsubishi全新大7人座休旅即將亮相|空間更大 外型更帥
-
三菱最大心「菱利大心保固專案」|本月購車享有5年或15萬公里保固 舊車主購買延長保固享66折
-
希望閱讀計劃第一本圖文創作《最大的草莓蛋糕》銷量破萬|中華汽車、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攜手前進新竹福龍國小 鼓勵孩子一起閱讀
-
傳《Mitsubishi》為了自主權 不跟《Honda》與《Nissan》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