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 目前電動車電池工廠仍太少 恐扯電動車銷量後腿
M-Benz電池工廠
面對各國禁售燃油車的大限漸漸逼近,電動車的產能真的能趕上市場需求嗎?最近一份由瑞士ABB集團贊助,Ultima Media製作的研究報告指出,現在電動車電池的產能必須大幅提升,電動車才有機會在2030年時銷量上贏過傳統燃油車。也就是說依現在電動車電池工廠的產能要讓電動車在2030年取代燃油車是不可能的;另外,該份報告預測,得到2036年電動車銷量有望超過燃油車,到時候全球約有80家電動車電池工廠。
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量滿足不了電動車的需求。
該份報告指出,目前全球電池工廠的產能不足以滿足電動車對電池的需求。作者主張電動車電池廠與組裝工廠必須設立在一起來提高生產效率。該份報告還推廣的電動車工廠必須高度自動化的理念,而贊助這份研究報告的瑞士ABB集團其中一項業務是工廠自動化設備。
在車商方面,根據CNNBusiness報導指出,Volkswagen在3月15日宣布,2030年前要在歐洲設立6家超級電池工廠,年度總產能將達240GWh,足夠四百萬輛福斯 ID.車系電動車使用。並預計於2023年發表統一規格的「Unified Cell」電池,希望藉由統一電池規格來降低生產成本;同集團的Porsche也打算在歐洲興建電池工廠,執行長Oliver Blume在4月25 日表示,我們計劃在德國圖賓根(Tubingen)建立 1 座生產電動車電池的工廠,來加快電動車發展步調。專家認為此舉是為了降低車用電池對亞洲市場的依賴。
美國Ford在4月27日宣布,他們將斥資1.85億美元(約新台幣52億元)成立電池研發中心,自己研發與生產電動車電池。該研究中心名為福特離子園區(Ford Ion Park)預計佔地約1.85萬平方公尺,將設立在美國底特律,預計明年落成,將聘150名研究人員。此舉將加快Ford電動車的生產。
電動車電池是生產成本中最貴的零件,占了四成以上,想要在電動車市場上取得價格優勢,車廠必須盡可能地降低電池成本,車廠們自製電池是一個方法,但業界內部人士估計,車廠若要自製電池,至少還要7年時間。
圖片來源:M-Benz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Maserati 銷量下滑傳出售,新旗艦超跑有望搭載手排變速箱重振聲勢
-
台灣三菱預告兩款新車登場:Triton皮卡與Xforce小休旅即將亮相
-
26年式《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試駕報導|車殼內再精進 改到心坎裡
-
2025年7月《國產車款》銷售排行:《Honda HR-V》油電車賣翻 《Toyota Corolla Cross》今年首次破5千
-
《Suzuki Swift Sport》要大改款?澳洲高層:目前沒聽說
-
美國關稅重傷Hyundai與Kia 《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親自赴美貿易談判
-
大改款《BMW X5》繼續在美國生產 鼻孔縮小 不再使用曲面螢幕
-
台日合作電動車 Lean3 上市延至 2026 年,將納入 L5 類車輛、台灣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