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 目前電動車電池工廠仍太少 恐扯電動車銷量後腿
M-Benz電池工廠
面對各國禁售燃油車的大限漸漸逼近,電動車的產能真的能趕上市場需求嗎?最近一份由瑞士ABB集團贊助,Ultima Media製作的研究報告指出,現在電動車電池的產能必須大幅提升,電動車才有機會在2030年時銷量上贏過傳統燃油車。也就是說依現在電動車電池工廠的產能要讓電動車在2030年取代燃油車是不可能的;另外,該份報告預測,得到2036年電動車銷量有望超過燃油車,到時候全球約有80家電動車電池工廠。
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量滿足不了電動車的需求。
該份報告指出,目前全球電池工廠的產能不足以滿足電動車對電池的需求。作者主張電動車電池廠與組裝工廠必須設立在一起來提高生產效率。該份報告還推廣的電動車工廠必須高度自動化的理念,而贊助這份研究報告的瑞士ABB集團其中一項業務是工廠自動化設備。
在車商方面,根據CNNBusiness報導指出,Volkswagen在3月15日宣布,2030年前要在歐洲設立6家超級電池工廠,年度總產能將達240GWh,足夠四百萬輛福斯 ID.車系電動車使用。並預計於2023年發表統一規格的「Unified Cell」電池,希望藉由統一電池規格來降低生產成本;同集團的Porsche也打算在歐洲興建電池工廠,執行長Oliver Blume在4月25 日表示,我們計劃在德國圖賓根(Tubingen)建立 1 座生產電動車電池的工廠,來加快電動車發展步調。專家認為此舉是為了降低車用電池對亞洲市場的依賴。
美國Ford在4月27日宣布,他們將斥資1.85億美元(約新台幣52億元)成立電池研發中心,自己研發與生產電動車電池。該研究中心名為福特離子園區(Ford Ion Park)預計佔地約1.85萬平方公尺,將設立在美國底特律,預計明年落成,將聘150名研究人員。此舉將加快Ford電動車的生產。
電動車電池是生產成本中最貴的零件,占了四成以上,想要在電動車市場上取得價格優勢,車廠必須盡可能地降低電池成本,車廠們自製電池是一個方法,但業界內部人士估計,車廠若要自製電池,至少還要7年時間。
圖片來源:M-Benz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油價快訊|20250908(一)0點起|汽油不調整 柴油不調整
-
配合政策 Kia多款車可折10萬 另享專屬高額0利率、丙式車體險多重禮遇
-
百改降為先!《Honda HR-V e:HEV RS》低趴車身 更利於操控與進出機械停車位
-
《Alfa Romeo Stelvio》228.9萬元起 280匹大馬力 加30萬升級電子懸吊等配備
-
台灣《Kia》銷量逆勢成長逾5成 Carnival與Picanto熱賣
-
比德國便宜! Volkswagen ID. Buzz GTX 零百6.4秒 269.8萬元起
-
《Range Rover》黑白特仕車 630萬元起 升級逾52萬元配備 全台僅20輛
-
《Ford Territory Hybrid》送測 4缸渦輪油電 215匹 平均油耗19.6km/L 六和終於要生產油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