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Hyundai Santa Fe》柴油旗艦版試駕|轉戰進口只為晉升上流
曾經是最早提供「5+2」座設定的國產SUV,去年底發表的全新第四代Santa Fe,並沒有延續國產身份,而是將戰線拉長到進口級距,同時對手也從Luxgen URX、Mitsubishi Outlander,換成VW Tiguan Allspace、Škoda Kodiaq等進口5+2座SUV,不過原本也在目標中的Mazda CX-9,則因為取消價位接近的入門車型,稍微偏離Santa Fe的射程範圍。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撇除價位依照車身尺碼來區分,車長不到4米8的Hyundai Santa Fe應該跟車長超過5米的Mazda CX-9不同級,為何還會被視為競爭對手?
其實在試駕Santa Fe之前,我也曾抱持著相同的疑問,認為Santa Fe挑戰CX-9是一種「越級」行為,但經過一整天的相處,終於漸漸明白轉戰進口後的Santa Fe,早已跟CX-9一樣,靠著設計、質感的突破,給人晉升上流的感受。

晉升上流第一步:可以與眾不同,但不能沒有氣質。
打從Kona開始,既前衛又大膽的分離式頭尾燈設計,就已經成了新世代Hyundai車款的招牌特徵,雖然乍看下可能有些不習慣,但確實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相同的作法再次複製到新世代Santa Fe身上,設計風格似乎變得比較收斂,儘管獨立於前保桿兩側的頭燈組,與上方往兩側延伸的LED日行燈,依舊傳達出獨特且辨識度極高的視覺效果,不過六角形蜂巢網狀水箱護罩與飛翼鍍鉻飾條卻巧妙地中和美感、減少突兀感,穿插在進氣壩與頭燈組之間的瓶狀折線則是豐富細節的神來一筆。
從側面來看,新世代Santa Fe不像Kona有著連接頭尾燈的大面積塑料輪拱,但仍然利用鈑件折痕勾勒出獨特的輪拱形狀,車身腰線上的鈑件折痕則不再順著車窗上揚,而是在前後葉子板之間劃出一道弧線,並延伸至尾燈側面以回勾方式收尾,搭配面積放大的後三角窗,原本高聳豐腴的車尾因此顯得比較勻稱,相對優雅的身形也淡化不少激進氣息。
相較於車頭、車側的大幅度轉變,新世代Santa Fe的車尾保留了一些能夠讓人聯想到上一代的熟悉影子,包括後保桿上的大面積霧銀護板、柴油車型專屬的單邊雙出矩形尾管,還有那一道穿過尾門下緣往兩側上揚的弧線,就連將方向燈、倒車燈、後霧燈整合於後保桿反光板區塊的分離式尾燈設計,對照上一代也有著呼應的意味。
此外,國內導入的車型一律標配Luxury Pakage,因此外觀周圍多了不少鍍鉻飾條妝點,但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車色不同,鍍鉻的搭配也分成緞面及琥珀色澤兩種,如試駕車型選用大地銅車色搭配緞面鍍鉻,如果選用的車色是曜石黑或熔岩橘則會搭配琥珀色澤鍍鉻。
晉升上流第二步:先從內在品味博取好感。
打開車門,假如對上個世代還有印象的話,看到新世代Santa Fe的內在大概會情不自禁讚嘆:「這真的是韓國車?國產改進口可以差這麼多?」
確實,新世代Santa Fe無論在設計、用料或科技氛圍的營造上,都讓人有種晉升上流的感受,特別是對於細部質感的講究,基本上已經跟豪華品牌相差無幾。舉例來說除了刻意從座椅、門板延伸到中控儀表台的駝色皮革包覆區域,一般只是硬塑料外殼的A/B/C柱,居然也跟頂篷一樣包覆著織布材質,而且為了融入大自然元素,原廠還以頁岩灰為靈感製作織布材質,前後車門旁的揚聲器飾蓋則是取自於礫石,再搭配帶有鑽石紋路的真皮座椅,以及海灣造型的中控儀表台,充分傳達出別出心裁的設計意念。
不過或許是價格考量,中控台上的多媒體系統並非原廠主機,而是由國內廠商ASUKA所供應的台製主機,雖然整合度仍比不上原廠主機,但由於兩側少了實體旋鈕按鍵,因此螢幕面積可達到10吋,看上去自然是比原廠8吋規格來得賞心悅目。比較特別的是,該主機採用Android系統架構,只要利用手機分享WiFi熱點,即可開啟主機聯網服務,使用內建的Google地圖、YouTube、愛奇藝等應用程式,也能透過Miracast無線鏡射功能或HDMI線組連接手機,將手機螢幕投射到主機螢幕上,加上主機內建Papago導航系統,即便未連上網路,依然能在離線狀態下導航,稍微彌補了未能支援Android Auto、Apple CarPlay的遺憾。
視線移至正前方的儀表板,不同於時下流行的全數位顯示,新世代Santa Fe的儀表板是由一塊7吋TFT全彩螢幕與實體轉速表、油量/水溫表共同組成,同時中間的螢幕可切換Analogue (類比)、Digital (數位)兩種顯示風格,還可隨著Comfort、Eco、Sport等不同駕駛模式改變色調與字體。如果需要設定SCC主動車距維持系統、FCW前方碰撞警示系統、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系統、DAW駕駛疲勞警示系統、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KA車道偏移輔助系統、HBA遠近光自動調節系統、ROA後座乘員下車提醒系統等駕駛輔助功能,同樣是經由該螢幕進入設定選單,唯一無法設定的是位於A柱內側、由國內廠商加裝的盲點偵測警示系統。
晉升上流第三步:再靠貼心攻勢擄獲人心。
在空間機能方面,身為「5+2」座設定的7人座SUV,新世代Santa Fe靠著大幅拉長到4,770mm的車長及2,765mm的軸距,其實乘坐空間比想像中來得優異。根據原廠提供的資料,新世代Santa Fe的第二排腿部空間跟Mazda CX-9一樣達到1,001mm,第三排腿部空間則達到746mm,只小輸CX-9的754mm,分別達995mm、917mm的二、三排頭部空間,跟CX-9的978mm、899mm相比反倒略勝一籌,橫向空間也在伯仲之間。
除了以小博大的乘坐空間,從上車的那一刻起,新世代Santa Fe就展現出貼心的一面,例如向歐系豪華車款看齊的車門/門檻分離設計,可避免上車時褲管或裙擺碰觸到車門外側下護板造成髒汙;副駕駛座左側設有獨立按鍵可供後座乘客調整椅背角度及前後滑移距離;第二排座椅可靈活調整椅背角度與前後滑移距離;後車門門檻內側設有腳踏區塊方便孩童上下車,或是放置/拿取車頂上的行李;第二排右側座椅設有一鍵快速前傾的進出裝置;第二排座椅可透過位於行李廂右側的電磁閥釋放鈕快速收折;第三排設有可調整風量的獨立空調系統;感應式尾門不需抬腿即可開啟,還能設定開啟高度跟開啟速度;全車有多達16處置物空間、10組置杯架、2個地圖袋、4組USB充電座、2組12V電源插座。
最後還有一項不得不提的貼心功能,也就是當車輛熄火、駕駛開門後,ROA後座乘員下車提醒系統若偵測到後排座椅有人,將透過儀表板提醒駕駛有乘客尚未下車。這項跟Hyundai SmartSense先進主動安全科技一併列為全車系標配的貼心功能,設計目的是為了避免孩童留置於車內而釀成遺憾,對於Santa Fe這類7人座SUV或是粗心爸媽來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安全配備。
晉升上流第四步:行動上多點溫柔,相處時少點怨言。
如同上個世代,新世代Santa Fe一共準備了2.4升自然進氣汽油引擎及2.2升渦輪柴油引擎兩種動力,其中柴油旗艦版即是此次試駕的車型,也是目前唯一搭載2.2升渦輪柴油引擎的車型。雖然帳面輸出數據跟上一代小改後一樣,經過重新調校後小漲到200匹、44.9公斤米,不過原本搭載的6速手自排變速箱已經升級至8速手自排變速箱,相對綿密的齒比對應轉速域不大的柴油引擎,最有感的差異是藉由縮短換檔後的轉速落差,使得檔位銜接更加流暢,起步時的加速力道也比較線性,但這不表示Santa Fe沒有脾氣,切換至Sport模式、油門重踩,在44.9公斤米最大扭力的全數釋放下,前輪依舊會出現不安分的拉扯打滑情況,加上柴油旗艦版並沒有四輪傳動系統輔助,因此想要盡情施展身手的話,油門控制上需要稍微細膩一點。
換上8速手自排變速箱的另一個好處是油耗表現獲得改善。根據能源局所公布的測試數據,搭載同一具柴油引擎、採前輪驅動的新世代Santa Fe,平均油耗從上一代的13.5km/L進步到16.1km/L,影響油耗的因素除了變速箱齒比,其實跟車重也脫不了關係,畢竟試駕車型在多了第三排座椅的情況下,車重仍控制在1,846公斤,而上一代相同動力配置的5人座車型,車重就已經來到1,856公斤,加上四輪傳動系統跟第三排座椅更是直逼2噸。
開著新世代Santa Fe上路,還可以發現除了偏向歐系車款的沉穩行路風格,車身剛性的回饋也顯得更為紮實,最重要的是為了阻隔外來噪音,原廠特地加強新世代Santa Fe的車艙NVH靜音工程,包括在輪拱內側、引擎室防火牆、變速箱、前葉子板、底盤等區域加入隔音層鋪設,再針對底盤進行防震吸音墊優化,使路面噪音、風切聲大幅減少,連柴油引擎特有的「噠噠」聲浪都變得低沉悅耳。

晉升上流第五步:讓人心甘情願的付出。
從過去的100萬元到140萬元,一下子跳到130萬元到150萬元的價格帶,坦白說還未相處之前,要說服消費者接受新世代Santa Fe恐怕有些難度,但相處之後就會讓人心甘情願的付出。理由是150萬元之內的5+2座SUV,除了同屬VAG集團的VW Tiguan Allspace、Škoda Kodiaq,或是國產階級的Luxgen URX、Mitsubishi Outlander,其實沒有太多選擇,想要直上尺碼更大的Mazda CX-9,今年開始至少得把預算提高到170萬元,相較之下Santa Fe除了頭燈光源還有升級空間,其他各方面表現都相當均衡,獨特外型、內裝質感與貼心機能則是最能吸引人的賣點,至於品牌情節?等你試過車再說吧。

| Hyundai Santa Fe 2.2柴油旗艦版 | |
| 售價 | 149.9萬元 |
| 車長/車寬/車高 (mm) | 4770/1890/1705 |
| 軸距 (mm) | 2765 |
| 車重 (kg) | 1846 |
| 排氣量 (c.c.) | 2199 |
| 引擎型式 | 直列四缸渦輪柴油直噴 |
| 最大馬力 (ps/rpm) | 200/3800 |
| 最大扭力 (kgm/rpm) | 44.9/1750-2750 |
| 0-100km/h加速 (秒) | - |
| 極速 (km/h) | - |
| 引擎傳動 | 前置引擎前輪驅動 |
| 變速箱 | 8速手自排 |
| 懸吊系統 | 前:麥花臣附防傾桿 |
| 後:多連桿附防傾桿 | |
| 煞車系統 | 四輪碟煞 |
| 輪胎尺寸 | 前:235/60 R18 |
| 後:235/60 R18 | |
| 平均油耗 (km/L) | 16.1 |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二次小改款《Kia Picanto》試駕報導|科技與安全配備大升級
-

汎德《BMW F70 M135 xDrive》試駕報導|科技感滿點的小鋼砲 五官大滿足
-

《Volkswagen 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試駕報導|旗艦回歸 不只實用 更添性能與科技本色
-

《Volvo EX30》試駕報導|動力&置物空間都很多 還將極光帶進車艙
-

大改款《Skoda Kodiaq RS》試駕報導|延續紐北最速7座SUV頭銜 提升的不只動力 更多的是駕駛樂趣
-

25年式《Mazda CX-60 25 S AWD Premium》試駕報導|互動起來更有溫度的日系旗艦休旅車
-

《Audi Q6 e-tron》試駕報導|800V架構加持 舒適好開 滿滿科技感
-

2025年式《Range Rover Evoque》P250 Dynamic SE 試駕報導|開山闢路 不隨前車腳步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美規《Hyundai ioniq 5》部分車款可能自燃 原廠建議車停室外空曠處
-

亞太區戰略車《Hyundai Mufasa》89萬元起接單 全車系標配環景&雙12.3吋螢幕
-

HYUNDAI汽車攜手統一7-ELEVEn獅 駛向棒球榮耀 點燃球場激情
-

《Hyundai》美國工廠破獲逾400名非法外勞 川普:請尊重我們國家的移民法
-

《Hyundai Inster Cross》跨界純電小休旅車 外型更陽剛 續航里程360公里
-

《現代汽車集團》今年投資預算創新高 明年生產鑄造電動車
-

漲價了!Hyundai南陽實業開放新年式Ioniq 5 N預接單|最快這時可交車
-

小改款《Hyundai Custin》預計換上全新車頭造型 新增油電增程車?!
分離式頭尾燈設計已經成了招牌特徵
下方頭燈總成跟前霧燈仍是鹵素光源
車側造型相對優雅
旗艦版車型標配18吋輪圈
尾翼造型有修飾車尾的功效
車尾保留了一些熟悉影子
3D設計的LED尾燈組
另一組尾燈位於後保桿兩側
全車系統一採用深駝雙色內裝
全新三輻式真皮方向盤
帶有鑽石紋路的真皮座椅
礫石造型的揚聲器飾蓋
頁岩灰織布頂篷
織布頂篷延伸至B柱
織布頂篷延伸至A柱
由國內廠商ASUKA供應的台製主機
使用Google地圖必須先連上網路
內建Papago導航系統
內建YouTube應用程式
內建愛奇藝應用程式
可透過內建瀏覽器上網
可用Miracast功能或HDMI線組連接手機
跟Android系統一樣的多工分頁
數位儀表可切換類比顯示風格
數位儀表可切換類比顯示風格
數位儀表可切換類比顯示風格
數位儀表可切換數位顯示風格
數位儀表可切換數位顯示風格
數位儀表可切換數位顯示風格
進入駕駛輔助功能設定選單
進入駕駛輔助功能設定選單
第二排座椅為三人座
第二排空間示意
第三排座椅為雙人座
第三排空間示意
座椅全部立起僅剩130公升
第三排打平增加到547公升
第二、三排全部打平可達1,625公升
行李廂底板下方另有收納空間
第二排座椅可調整椅背角度與滑移距離
副駕駛座設有獨立按鍵
第二排右側座椅設有一鍵快速前傾
車門門檻內側設有腳踏區塊
第二排出風口與2組USB充電座
車門/門檻分離設計
第二排座椅可透過電磁閥釋放鈕快速收折
第三排設有可調整風量的獨立空調系統
沿用2.2升渦輪柴油引擎
升級至8速手自排變速箱
駕駛模式切換與陡坡緩降開關位於排檔座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