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式《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試駕報導|車殼內再精進 改到心坎裡
拍了很多張照片,只有最能展現CX-60的價值。縱置引擎、後輪驅動、八速手自排變速箱、直六渦輪引擎...等等的優勢,以及新年式更新後針對底盤與懸吊系統的精進。26年式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在同級車款中絕對是萬綠叢中一點紅那邊的醒目且獨一無二。
在車壇電氣化浪潮席捲之下,眾多車廠紛紛轉向電動車與新能源領域,然而 Mazda 卻始終堅持著對「駕馭樂趣」的熱情。2022 年,他們以全新的「大型車商品群」首款力作 CX-60,藉由大排氣量引擎與縱置後驅平台宣告品牌對駕馭樂趣的堅持。這不僅是一款家用休旅,更是一款承襲 Mazda 精神,具備熱血駕馭基因。Mazda很懂後驅車要怎麼改才能更符合市場需求,新年式 CX-60 在看似不變的外觀下,藏著研發團隊對細節的極致執著,透過軟硬體的全方位精進,全面提升後驅平台在操控與行車質感上的優勢,為消費者帶來更為豪華且細膩的用車體驗,使其魅力更甚豪華品牌。
26年式CX-60首次導入全新標準色鋯石棕
新年式 CX-60 在外觀上並未進行大幅度調整,延續了車系一貫的簡潔設計哲學。車身上沒有繁雜的線條,卻能巧妙地勾勒出縱置引擎獨有的長前懸車身比例,營造出跑車般的修長視覺感。尺碼4,745*1,890*1,670mm,軸距為2,870mm,僅0.29的風阻係數,在中大型級距車款中顯得相當出色。承襲魂動Kodo-Soul家族化設計風格,車頭水箱護罩外緣與投射式LED頭燈合而為一,帶來典雅柔和的車頭造型。車側秉持著「less is more」的日式哲學,沒有過於雜亂的車身線條就能淬鍊出極簡、富有生命力的動態曲線,勾勒出撼動靈魂的獨特姿態。車色方面,首次導入鋯石棕車色,並將它列在不用加價的標準車色中。
縱置引擎長前懸營造出絕美車身比例,是同級橫置引擎車款所無法比擬的。
Mazda是目前少數沒有盲目跟風橫貫式尾燈的車廠
車頭碩大的水箱護罩搭配兩側犀利的魂動之翼,展現了 Mazda 家族標誌性的設計語彙。本次試駕的 Premium Sport 車型,更獨享亮黑色飛翼型鍍鉻飾條與同色系的後視鏡蓋,結合車身同色的環車護板,共同打造出難以低調、令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的跑格氣場。整體而言,CX-60 的外觀即便靜止,也能散發出強烈的運動氣息與不容錯認的品牌識別度。
進入車內,2026年式Mazda CX-60延續品牌日式「諧調」設計理念,將各式不同材質與紋理的元素融合在車艙之中,提升整體內裝質感。中控台上的兩具12.3吋螢幕,在駕駛座前方的是畫質細膩,各種行車資訊都相當容易判讀的數位儀表。中間則是中控螢幕,黑底的畫面可以大幅降低夜間行車時的車內光害,為了讓駕駛雙手近來不要離中央扶手或方向盤太遠,以確保行車安全,想操作中控螢幕得藉由中央鞍座扶手上的快捷按鍵與旋鈕來進行。快捷按鍵相當好用,可速迅地將中控螢幕畫面切換到導航或是音樂播放介面,旋鈕的阻尼感相當細膩,用了會上癮。在當今螢幕導向的車內佈局中,CX-60的按鍵式操作設計更顯得有溫度,有格調。
本次試駕車型採用的「暖沙棕」配色,彷彿將人帶回 80 年義式古典美學的回憶中。麂皮材質在中控台大面積鋪陳,營造出不惜成本的奢華氛圍。當您坐在駕駛座上,伸手所及之處,幾乎都被軟質塑膠、皮革等高質感材料包覆,觸感極佳。方向盤與冷氣出風口等處的鍍鉻飾條,在陽光照射下為溫暖的車艙帶來耀眼的光芒,與高質感用料所帶來的視覺饗宴相得益彰,領先同級對手。
標配12.3吋數位儀表與12.3吋中控螢幕。兩個螢幕都是橫置,不會影響行車視野。
方向盤的握把偏細,打起方向來感覺偏重手。
中控螢幕上的環景畫面,除了掛R檔後自動顯示外,也可以按排檔座右邊的攝影機按鍵開啟。
中控台下方的冷氣調節區為按鍵式操作
線傳排檔桿,往前推到底是R檔,這是要再往右靠才是P檔位。
中央鞍座扶手最前方是手機無線充電盤,最後方則是操作中控螢幕的旋鈕與按鍵。
後排冷氣出風口下方有兩個TYPE-C充電口
值得一提的是,33T 車型上搭載的人臉辨識系統不僅能精準辨識駕駛者身份,更能自動針對每位駕駛者預設的座椅、方向盤位置、車外後視鏡角度等進行調整,並允許使用者進一步微調。這套系統最多可儲存六組駕駛資料,對於一般家庭而言相當夠用且極其實用。
2026年式更新後,駕駛人辨識系統僅33T車型標配。
Mazda 向來以「人馬一體」的駕馭樂趣作為號召,而 CX-60 正是延續 MX-5 縱置後驅、近 50:50 前後配重基因打造而來的家用休旅。新年式 CX-60 在此基礎上,更導入了 KPC 車身平衡控制技術,為熱愛駕駛的車主帶來更為沉浸且愉悅的操控體驗。過去,想要擁有直列六缸後驅休旅,只能將目光投向歐系豪華品牌,然而台灣馬自達在 2023 年底導入 CX-60 後,成功打破了這道門檻,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前葉子板上彰顯直六引擎的INLINE 6銘版
新年式的最大亮點之一,便是底盤與懸吊系統的重新調校,降低柔彈硬度、提升阻尼硬度的原則。前懸吊減震筒的拉伸阻尼提高,有效降低車輛行駛顛簸路面時的上下搖晃感;轉向節點下移後,讓懸吊下沉時呈現微微 Toe-out,提升轉向靈敏度,車輛在彎道中更容易操控。後懸吊則不僅提高了減震筒的拉伸阻尼,更改用鋼性降低20%的彈簧,並縮短緩衝墊長度,換來更長的懸吊行程,使得行經顛簸路面的反應更為柔和。此外,透過調整襯套角度,減少了後軸前後移動程度,進一步提升車輛控制能力。實際上路,過彎都能感受到前後懸吊扎實地支撐著車身,彎中順暢的重心轉移搭配後驅的特性使然,藏不住的運動化好身手。
2026年式車款的變速系統更新,讓離合器接合時機構更準確,連同液壓閥體的準確度也一併強化。車輛在低檔位下的換檔更為更柔順。
實際駕馭時,新年式 CX-60 依然保有一定程度的支撐性與回饋感。尤其在彎道中,後輪變得更為安分,循跡性顯著提升,讓駕駛者可以更大膽地以更高的速度進彎。懸吊阻尼調硬後,車輛在彎中的支撐性更佳,有效抑制因重心轉移產生的橫向力。同時,KPC 車身平衡控制系統、DSC 動態穩定系統、i-ACTIV AWD 四輪傳動邏輯在年式更新後也重新調整了協作邏輯,使得出彎時即使早一點給油也能令人感到放心,更放膽地嘗試不同駕馭風格。
新年式 CX-60 的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也獲得改良,它與引擎、電動馬達以及多片離合器的協同邏輯變得更為聰明,升降檔時更加平順。超車時的中段再加速尤其順暢,全油門之下動力湧現得相當線性且直接,將 284 匹/45.9 公斤米的輸出發揮得淋漓盡致。當您還在享受直列六缸引擎的澎湃聲浪時,車輛已輕鬆超越前車。八速手自排變速箱透過多片式離合器所帶來的更直接動力傳遞。
提供運動、一般,以及越野三種駕駛模式,可在排檔桿上方的撥片切換。
除了駕馭樂趣的提升,原廠研發團隊也未曾忘卻 CX-60 作為家用休旅的本質。新年式更新特別針對 NVH(噪音、振動和粗糙度)進行強化,帶來更為靜謐的車艙體驗。車頭方面,引擎室擋火牆改用密度更高的隔音棉,並在雨刷蓋板接縫處增加制震阻尼膠,有效降低引擎運轉時傳入車艙的震動與噪音。後廂兩側面則增加了吸音棉的覆蓋面積,顯著降低了輪拱傳來的胎噪聲,為後排乘客帶來更佳的乘車品質。本次試駕的 33T 動力車型也改良了 ASE(Active Sound Enhancer)輔助程度。
搭載20吋黑化鋁圈
實際行駛於高速公路時,風切聲小到幾乎可以忽略。車艙內Bose音響只要小小聲,就能完整呈現歌曲情緒的高低起伏;同時,耳邊還能伴隨著直列六缸引擎細膩運轉的聲浪。行經不平路面時尤其明顯,幾乎感受不到令人不適的碎震與噪音。以家用休旅車來說,車艙靜謐性提升絕對是大加分,車艙安靜了,老婆脾氣小了,小孩歡笑聲多了,家庭氣氛自然也更和諧。
在行車安全輔助方面,新年式 CX-60 全車系標配了完善的 i-ACTIVSENSE 駕駛輔助系統,包含:MRCC 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CTS 巡航模式車道維持輔助系統、SBS 智慧前行煞車輔助系統、SBS-R 智慧倒車煞車輔助系統、SBS-RC 智慧後車盲區煞車輔助系統、BSM 盲點偵測系統、RCTA 後方橫向車流警示功能、FCTA 前方橫向車流警示功能、LDWS 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AS 車道偏移防止系統、ELK 道路偏移防止系統。實際使用時,這些輔助系統的便利性極高,LV.2 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也相當聰明。當您使用到一半介入操作後,鬆開油門踏板,車輛便會自動再次啟用 LV.2 半自動駕駛輔助。此外,全車系在這次年式更新後,新增後座 SRS 側氣囊,安全氣囊總數來到 9 具,大幅提升行車安全保障,而售價卻沒有因此調漲,足見 Mazda 的誠意。
後廂 570 至 1,726 公升的彈性空間,即便全家大小出遊的行李也不怕沒地方放。更值得讚賞的是,台灣馬自達將原本僅限 33T 動力車款才有的通風座椅下放到入門動力的高階車款上,同時將售價調降兩萬元,讓 CX-60 在配備更豐富的同時,仍將價格帶維持在相對平價的範圍,性價比極高。本次試駕的33T動力,因較大的排氣量注定不是銷售主力;但若預算充足,且對於一年3萬6的稅金不是問題,那它將是一般進口品牌中,唯一可以享受到6汽缸引擎魅力的車款。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小改款《Kia Carnival Signature》試駕報導|29萬的Premium Plus套件 讓座艙升級頭等艙
-
大改款《Volkswagen Tiguan》試駕報導|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 家用很可以 性能大提升
-
新世代《Peugeot 3008 Hybrid 》試駕報導|法系油電休旅的全面進化 高速更安靜
-
《Kia Sportage X-Line 2WD》試駕報導|前衛設計 創新科技 愛家爸爸首選
-
小改款《Ford Kuga Vignale》入門客車版 試駕報導|配備升級半套 足矣! 找不到全套的理由
-
《Mazda CX-60 25S Elite Plus》試駕報導|國產價格就能擁有同級唯一後驅駕馭樂趣
-
《Range Rover Sport》黯影版 試駕報導|眾多特仕車中 這台最超值
-
《Mercedes-AMG E 53 HYBRID 4MATIC+》試駕報導|油電雙棲!最貼近商務與家用的AMG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老車狂吼|MAZDA RX-7最後車型:Spirit R
-
Mazda MX-5 35週年特仕車 153萬元起 正25年式凍漲 140萬元起
-
2025年2月《一般進口車》銷售排行:Mazda CX-60大量交車 Toyota RAV4改款前一樣熱賣
-
2025年1月《一般進口車》銷售排行:Toyota Alphard大量交車 Mazda CX-5與Toyota RAV4持續熱賣
-
Mazda 6台灣停售倒數|選擇剩這些
-
25年式《Mazda CX-60 25 S AWD Premium》試駕報導|互動起來更有溫度的日系旗艦休旅車
-
Mazda 3新款圖曝光|換搭Skyactiv-Z 引擎
-
新世代Mazda CX-3有望今年推出|轉子引擎也是動力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