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進電子渦輪趨勢 賓士《Mercedes-Benz》下一代小鋼砲將更有力?
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當小排氣量引擎搭配渦輪增壓系統漸是當代車款主要趨勢,各家大廠也想盡辦法讓小排氣量渦輪增壓引擎壓榨出更多動力,然而伴隨而來的就是難以避免的渦輪遲滯,而在2012電Audi發表電子控制渦輪增壓器應用在市售車款概念,母集團Volkswagen也在今年維也納國際汽車研討會中發表電子渦輪的最新應用,而近日歐洲車壇傳出,另一間德系大廠《Mercedes-Benz》也有意讓下一世代小型車款使用電子渦輪動力。
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如果要談到當今市售車款當中性能最為強悍的2.0動力,當然會先想到Mercedes-AMG A 45、CLA 45以及GLA 45這三款NGCC(新世代豪華小型車款)高性能車種所搭載的2.0直列4缸渦輪增壓動力,能夠爆發出360匹最大馬力以及45.9公斤米最大扭力,不過大家對於動力的追求永遠是沒有止盡的,當Mercedes-AMG小型車款開發部門主管Steffen Jastrow近日接受Auto Express訪問時透露,下一世代小型世代車款的高性能車種當然需要擁有更強悍的性能。
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Steffen Jastrow在訪問時透露:「為了降低引擎開發成本同時又不影響到動力輸出,未來小型車款勢必要跟進趨勢導入電能輔助技術。」不過他同時又語帶玄機的表示:「採用電能輔助並不意味新世代車款需要採用電能傳動科技。事實上作動速度更快的電動渦輪科技,也正是我們的考慮方向之一。況且目前《Mercedes-Benz》已經將電子控制渦輪技術使用在賽車之上(意指F1賽車),只是現在思考的是要如何降低開發成本使其成為一般大眾都可負擔的技術。」
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有別於傳統廢氣渦輪系統使用在小排氣量引擎上時難以避免的渦輪遲滯,採用電子控制渦輪技術好處就是在於使用電力控制渦輪器的轉動速度與時機,如此可讓車輛在起步加速擁有更為順暢且充餘的動力輸出,2014年F1賽車採用新世代1.6渦輪增壓混合動力系統,亦有使用電子控制渦輪做為輔助,而在車壇上Audi則是首間車廠公開發表他們對電子渦輪的興趣,並且近日還傳出首批量產的電子渦輪增壓引擎,將有可能搭載於可望在2016年現身的新世代A8之上。
圖片來源:Audi
假如這些汽車大廠找到降低電子渦輪增壓動力成本的有效解決方案,那麼不論是Audi或是Mercedes-Benz,誰將先讓電子渦輪增壓引擎應用在大批量產市售車款,可以肯定屆時又將會掀起一波渦輪增壓動力輸出的競爭,但不論哪一間車廠的動力更為卓越,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都將有所助益。
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福特推新電動車平台 肯塔基廠停產kuga準備轉型
-
Toyota Alphard/Vellfire改款12月登場|平價版最令人期待
-
美規《Hyundai ioniq 5》部分車款可能自燃 原廠建議車停室外空曠處
-
Audi RS6 Avant 賣到翻,新款還沒來、老款照樣搶手
-
日規小改款 Toyota Corolla Cross 熱銷搶訂,GR Sport 運動版更讓買家等半年!
-
通用推出全新「加州 Corvette 概念車」,極致設計但沒有量產計畫
-
Honda 推出 CR-V Dream Pod 概念車:30 週年紀念,戶外生活新體驗
-
贏在中國!《Mercedes-Benz》去年中國市場營收只落後比亞迪 今年起續推專屬長軸車款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小改款《Peugeot 308》升級3缸P2油電 恐取消獅爪日行車
-
《中華車》法說會|年販目標不變 自主研發J Space帶動銷量 明年導入Mitsubishi進口車
-
大改款Sentra!?《Nissan N6》1.5升引擎 純電可跑150公里
-
Audi RS6 Avant 賣到翻,新款還沒來、老款照樣搶手
-
台灣評估中《Volkswagen ID. Buzz GTX》車重逾3噸 續航3百多 綜效3百多匹
-
鴻海Q2營收創新高 Model B預計第四季上市
-
汽車週邊|台灣米其林五連霸「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金獎 再獲「科技賦能獎」開創 AI 浪潮下的職場新風貌
-
時尚潮流|PUMA 經典 SPEEDCAT 賽車鞋 全新網布 MESH 材質復刻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