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駕駛將會加劇暈車發生?日本《NHK Spring》研發《防暈車汽車座椅》解決科技進步的副作用
日本汽車零組件供應商NHK Spring目前正在研發可減緩暈車的汽車座椅,因應未來駕駛習慣的改變。此為示意圖。( 圖片來源 / M-Benz )
隨著汽車科技日新月異的飛快進步,表示距離Level 5全自動駕駛的日子可能越來越近了,雖然從科幻電影中可以預見全自動駕駛的種種好處,但你可曾想過,或許全自動駕駛也會帶來“暈車”的常見副作用嗎?而日本汽車零組件供應商NHK Spring目前正在研發可減緩暈車的汽車座椅,以因應未來駕駛習慣的改變。
全自動駕駛擁有相當多的好處,但或許也會帶來“暈車”的副作用。( 圖片來源 / Volkswagen )
首先我們要知道造成暈車的主要原因在於平時大腦主要藉由視覺及各種感官來確立身體的空間感與方向感;在搭乘交通工具時,因速度改變、路面顛簸、擺動或旋轉,使大腦對外在環境的預期與感官接受到的訊息不同而發生衝突,內耳前庭功能受刺激產生不平衡,就會發生暈車症狀。
可能有很多人小時候會暈車,但等長大之後暈車的情況就有所改善了,因此,目前市面上減少暈車的需求似乎並不大。然而,隨著大面積車載螢幕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化,就像是在車內看書的原理一樣,越來越多的乘客在使用這些設備時暈車了。
除此之外,有在開車的人都知道,通常駕駛是不太會暈車的,這是因為駕駛負責控制車輛的加速、煞車、轉彎,以及眼睛直視前方觀察道路情況,腦中便可以預測車輛的方向與動態反應而心裡有準備的關係,但在全自動駕駛的情況之下,車內的所有人都變成了乘客,而這也就增加了暈車的情況發生,因此,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ZF便預測,因為全自動駕駛的關係,移動時暈車的比例將從目前的30%躍升至90%。
隨著大面積車載螢幕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化,越來越多的乘客在使用這些設備時暈車。此為示意圖。( 圖片來源 / M-Benz )
為了減少未來因為全自動駕駛而造成暈車的情況,日本汽車零部件供應商NHK Spring正在研發一款可預防暈車的新款汽車座椅,其原理在於在頭枕內部設置支撐後腦勺的新式結構,可從左右支撐耳朵後面的枕骨來抑制頭部擺動幅度,減少經由視覺及前庭傳入大腦的感官訊息之間差異,根據NHK Spring實測結果顯示,相較於一般汽車座椅,新款汽車座椅延緩了大約3倍的發生暈車時間。
NHK Spring目前也正確認新款汽車座椅是否能符合各國的安全法規,或許再過個幾年,就可看到這款防暈車汽車座椅正式上市,成為易暈車體質的一大福音!
或許再過個幾年,就可看到這款防暈車汽車座椅正式上市,成為易暈車體質的一大福音。此為示意圖。( 圖片來源 / M-Benz )
日前發表的VW Gen.Travel全自動駕駛概念車採用可完全躺平的座椅設計,如果先睡著就不會暈車了吧~( 圖片來源 / Volkswagen )
編輯精選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Ford Mustang GTD Liquid Carbon 登場 碳纖維裸露演繹最激進版本
-
中華三菱不考慮嗎?!美規小改款《Mitsubishi Outlander》改用1.5四缸引擎 PHEV動力加大電池容量
-
日本大規模召回Toyota Alphard 和泰:台灣不受影響
-
《Mazda》著重油電動力 Mazda3再戰7年 CX-30還有4年才大改款!
-
中國奇瑞《Omoda C5》兩年就小改款|奇瑞重返台灣之路卻變得更漫長
-
台灣沒了但泰國正夯!Toyota Vios Hybrid 八月登場亮點搶先看 油耗破 30km/L
-
大改款《Subaru Outback》發表倒數 外觀大更動 動力不會有驚喜
-
失望再失望!新款Nissan GT-R確定延期到這時才會推出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售罄!汎德《BMW M3 CS Touring》835萬元起 跑得快 賣得更快
-
汎德明年導入|新世代《BMW iX3》鼻孔變兔牙 續航超過800公里 導入多項新科技
-
2025 IAA車展|《Hyundai Concept THREE》概念車 搶攻歐洲純電掀背車市場
-
2025年9月購車優惠|Toyota RAV4百萬零利率 Crown 120萬低利率
-
油價快訊|20250915(一)0點起|汽油降1角 柴油降1角
-
電影車追擊|回到未來DeLorean DMC-12
-
Mercedes-Benz不會用BMW B48引擎!CLA油電車用1.5T 供應V8與V12引擎
-
《Mazda CX-5》舊換新下殺94.9萬元起 本月享7年保固 MAZDA2僅59.9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