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力不用多 夠用就好|《BMW》表示旗下電動車不需要超過1,000公里的續航里程
BMW目前正積極研發全新的Neue Klasse電動車平台架構,並採用第六代圓柱形鋰電池,將可提高20%能量密度、加快30%充電速度與增加30%續航里程,即便如此,BMW近日則公開表示,不會推出擁有1,000公里以上續航里程的電動車。
BMW公開表示不會推出擁有1,000公里以上續航里程的電動車。( 圖片來源 / BMW )
在選購電動車的時候,相較於動力輸出,相信多數人更在意的是其續航力表現,而電動車續航里程的關鍵就是在於“電池”。在今年5月時,BMW即宣布Neue Klasse電動車平台的第六代eDrive純電動力系統將採用圓形鋰電池,以取代現行第五代eDrive的棱形電池。
第六代eDrive純電動力系統將採用圓形鋰電池,以取代現行第五代eDrive的棱形電池。( 圖片來源 / BMW )
第六代圓形電池具有46mm直徑與90mm、120mm兩種高度,以因應不同的使用情況。與第五代棱形電池相比,其陰極側的鎳含量較高,鈷含量有所降低,而在陽極側則增加矽含量,因此,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將提高20%,並增加30%續航里程。
第六代圓柱形鋰電池將可提高20%能量密度、加快30%充電速度與增加30%續航里程。( 圖片來源 / BMW )
儘管如此,BMW高效動力負責人Thomas Albrecht日前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卻表示,即使可以,BMW也不會提供旗下電動車超過1,000公里的續航里程,因為BMW認為沒有那個必要。
BMW不會提供旗下電動車超過1,000公里的續航里程,因為沒有那個必要。圖為iX M60。( 圖片來源 / BMW )
這話說得鏗鏘有聲也是有道理在的,或許你會想,為了消除里程焦慮,電動車的續航里程不是越高越好嗎?那可不一定!即便電池科技不斷在進步,像是增加能量密度、縮小體積和減輕重量,但越高的續航里程就表示車上得載著更多的電池,過於追求續航力只會讓車變得更重,進而破壞整體設計的平衡。
再來就是,可別忘了電池技術在進步的同時,充電技術也持續進步中,Neue Klasse電動車平台也可支援800V高壓快充架構,能將加快30%的10~80%充電速度,再加上快充裝置的普及率也持續在升高,或許“充電像加油一樣方便”的日子會比你我想像中的還要更快到來,屆時,電動車續航里程的多寡,就不會再那麼重要了。就像現在油車時代一樣,很耗油的車該怎麼辦?加油勤快一些就是囉~
或許“充電像加油一樣方便”的日子會比你我想像中的還要更快到來。( 圖片來源 / BMW )
而目前BMW旗下電動車代表為i4與iX,前者續航里程最長的車型為搭載83.9kWh鋰電池組+後軸電動馬達的eDrive 40,其續航里程為590公里(WLTP規範),國內售價為255萬元,而後者續航里程最長的車型則為搭載111.5kWh鋰電池組+前後軸電動馬達的xDrive50,其續航里程為630公里(WLTP規範),國內售價為430萬元。
當充電越來越方便時,續航里程的多寡似乎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圖片來源 / BMW )
報給你知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全球銷售龍頭 電動車研發卻落後|傳《Toyota》首款電動車專用平台 5年後推出
-
《Mazda CX-90》等於《CX-60》拉長裝上第三排座椅? 北美市場首度亮相
-
《Suzuki》準備擴大電動車佔比 打算在歐洲推出純電版《Jimny》
-
挑戰《Rolls-Royce Cullinan》|《Toyota Century》預計今年夏季推出休旅車
-
搶攻休旅車市場|傳《Lexus》今年將推出首款3缸引擎入門休旅車&全新3排7座休旅車
-
《Toyota RAV4》也能變硬漢! 日本改裝廠推出車身套件 可搭配全地形輪胎跟懸吊舉升套件
-
天竺鼠車車看太多?《Volkswagen ID.4 GTX》變成貓型電動車 洗車就像寵物美容
-
《Rolls-Royce》去年銷量再創新高 品牌首款電動車《Spectre》接單超乎預期
-
《Honda Odyssey》有望重返日本市場? 傳出可能改走豪華MPV路線、目標鎖定《Toyota Alphard》
-
不再後驅|G世代《BMW M3 CS》改用4驅 減輕20公斤 渦輪最大增壓值2.1 bar 零百加速3.4秒
-
《Suzuki Jimny》真的推出五門長軸版 沿用1.5 NA引擎、後座跟行李廂空間加大
-
削價引反彈 |中國《Tesla Model 3》售價創新低 老車主抗議維權 官方不理會
-
原廠運動化套件上身 《Honda》發表Type R風格的《Civic e:HEV》改裝作品 《ZR-V e:HEV》同步換裝
-
續航仍是謎|《Sony》攜《Honda》推出全新電動車品牌《AFEELA》 採用高通晶片 與Epic Games合作 預計2025年北美上市
-
SYM國民車系全面一級油耗 『尚省油擱有力』
-
從鼻孔變成暴牙|《BMW》全新車頭飾板專利 裡頭大有玄機
-
成本便宜歐洲車約台幣32萬|《中國電動車》價好品質優 贏得歐洲人青睞 市佔率節節攀高
-
新世代《Nissan X-Trail e-Power》只賣e-4orce電子四驅車款 國產油車積極規劃中
-
《Lexus RZ450e》預計今年在台上市 先來看看官方怎麼改
-
大改款《Hyundai Kona》韓國率先發表 沿用1.6渦輪引擎跟1.6油電動力、全面提供N Line版本
-
美國《Tesla》無預警降價《Model Y》降幅最高達20% 歐洲市場也開始掀起降價潮
-
揹負轉子引擎重生使命|《Mazda MX-30 R-EV》1/13 比利時車展亮相
-
日規大改款《Subaru Impreza》加裝STI套件首度現身 確定比照《Crosstrek》搭載2.0油電動力
-
最IN時尚的黑熊守護 ŠKODA KAROQ 變身稻草藝術
實際路駕上山下海1000公里不是實驗室1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