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曝《鴻海》美國威州園區計畫停擺 每年還得償還約10億台幣給當地
外媒《Wall Street Journal》在2022年5月25日的報導指出,鴻海2017年宣布,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入100億美元,來設廠生產大尺寸面板,並宣稱將帶給當地逾1萬個工作機會。如今五年過了,該園區發展不如預期,當地政府用來興建基礎設施和收購土地的費用則得由鴻海承擔。
官方媒體中心上,威斯康辛州的工廠新建中的照片。
這項美國投資計畫是鴻海在2017年,響應時任美國總統川普所提出的美國製造政策,宣布在威斯康辛州設廠生產面板,員工預計1萬多人。當時川普大讚,這個園區將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然而,《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鴻海在威斯康辛州廠區面積約1,214公頃(約1,251甲),但五年過去了,廠區裡只多了幾棟建築,整體看起來還是空蕩蕩一片。
官方媒體中心在2018年新增威斯康辛州工廠興建中的鳥瞰圖
可以看出周邊道路有了雛形
鴻海先前花了6000萬美元收購土地作為園區使用,也承諾無論該園區開發成功與否,都當將償付約3億美元的基礎設施等費用。當地州政府和美國聯邦政府投入了數千萬美元資金建設該園區聯外道路,當地公用事業的用戶則花錢為該廠區興建發電站。但鴻海以美國生產成本太高為由而放棄該計畫。《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鴻海每年需付給當地約3,600萬美元(約台幣10億元),直到還清所有債務,大概要繳20多年。
威斯康辛州的園區計畫輸給了俄亥俄州,原本威斯康辛州積極拉攏英特爾來設晶片廠,但英特爾後來跑去俄亥俄州,斥資200億元興建兩座晶片廠;鴻海自家也不挺這園區,去年宣布與美國汽車製造商Fisker合作後,原本當地官員還期待著會來設廠造車,但鴻海後來卻收購了先前美國通用汽車集團在俄亥俄州Lordstown現有生產線和裝配廠。
相關報導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2025年8月《豪華進口車》銷售排行:Lexus逆勢成長 賓士暴跌逾5成
-
比德國便宜! Volkswagen ID. Buzz GTX 零百6.4秒 269.8萬元起
-
中華車ET35電動商用車 預售138.9萬元起 加1萬升級ADAS 本月領牌享電池延長保固
-
台灣停售《Volvo V90 Cross Country》旗艦90車系只剩休旅車
-
中華三菱 Xforce 預計11月接單 挑戰Yaris Cross與HR-V 甚至上打Suzuki Vitara!
-
日本進口《Suzuki Ignis》舊換新54.9萬元起 北市外展中
-
本田推出新計劃,讓第一代 NSX 能長久上路
-
《Volkswagen》電動車風格大變 更貼近燃油車 ID. Polo也會有G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