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規範束縛 《Ford GT Mk II》飆速現身

2017年,《Ford GT》超級跑車的量產車型在《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正式亮相,這款全球限量的超級跑車不但獲得了熱烈好評,賽車版本的孿生兄弟更在《FIA WEC》和《IMSA》全球兩大耐久賽當中有著耀眼的表現。隨著Ford GT賽車從WEC賽事當中功成身退,Ford決定為這款超級跑車設立一個新的傳奇,因此催生出《Ford GT Mk II》這個脫離了一切賽事規範束縛的賽道專用競技版本。
Ford GT量產版本的動力數據為647匹馬力,然而在賽場上奔馳的賽車版本卻因為「性能平衡規範(BoP)」的關係,將這具3.5升雙渦輪V6引擎的動力下修至500匹馬力左右。Ford表示這段時間以來,有許多車迷詢問「如果沒有賽事規範的限制,Ford GT可以發揮到何種程度的性能?」而Ford GT Mk II即是這個問題的解答。
Ford將這款競技版本的引擎輸出提升至700匹馬力,擁有比Ford GT賽車更加優異的空力設計,並且進行了輕量化,讓Ford GT達到前所未有的賽道性能。首先從空力設計說起,Ford GT Mk II引人注目的雙層大型尾翼源自於Ford的賽道經驗,這支新設計的尾翼可以產生比Ford GT賽車版本更強大的下壓力,後下導流板更延續了Ford GT賽車的設計。為了平衡爆增的車尾下壓力,Ford GT Mk II也採用了空力性能更優化的前下導流,並且增添輪拱導風孔和前保擾流鰭片來加強車頭下壓力。激進的空力設計讓Ford GT Mk II的總下壓力比一般量產版本的Ford GT高出四倍之多,搭配競技專用的避震器及Michelin Pilot Sport賽車胎之下能夠達到超過2G的過彎G值。
為了進行減重,Ford GT Mk II把量產版本的車高可調機構和駕駛模式調整系統移除,總共為這個競技車型削去了90公斤的車重。為競技而生的5 Way DSSV避震器能夠對應極低的車高,讓懸吊做動與輪胎抓地力達到極致,並且讓空力設計發揮最大作用。變速箱雖然和量產版本一樣是Getrag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但是改為完全競技取向的設定。
對應賽道使用環境和更高的動力輸出,Ford GT Mk II除了透過車身兩側的加大進氣冷卻器來為進氣降溫之外,也搭載了一套水噴射系統,當電腦偵測到過高的進氣溫度時,就會自行啟動水噴射系統來降溫,確保即便在高溫環境之下引擎也能夠保持最佳性能。
Ford GT Mk II配置了19吋輕量化鍛造鋁圈搭配前394mm、後358mm的Brembo陶瓷碳纖煞車系統,讓煞車性能得以對應提升的動力和更激烈的操駕環境。車頂進氣口源自Ford GT賽車的設計,其管路除了供應引擎進氣之外,還延伸至變速箱及離合器散熱排來提供額外的冷空氣,確保整體動力系統獲得最好的散熱效果。
其他還有Sparco賽車椅、六點式安全帶、選配的副駕座椅、MoTeC資料紀錄系統等等,讓車主能夠調閱駕駛資訊來改善賽道操控技巧。Ford GT Mk II定價油120萬美元(當前匯率約為新台幣3,735萬元)起跳,總共只會打造45輛,而相信在本文發布的時候,這款「Ford GT之王」應該已經全數銷售一空。
圖片來源:Ford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Nissan》總部大樓賣給台灣公司 回租20年 1樓Nissan Gallery還在
-

《Honda》預告V6油電技術 美規Odesey受惠 省油更會跑 兼具越野性能 預計2027年推出
-

售價不變!《台灣馬自達》Mazda3與CX-30 全面升級10.25吋中控螢幕 新年式MX-5接單
-

Toyota排第四 德國人最愛Audi
-

2025東京車展|《比亞迪》純電Kcar海獺 挑戰Nissan Sakura霸主地位
-

2026年5月起 70歲需換駕照 放棄開車享兩年交通費補助
-

小改款《Lexus RZ》純電休旅車Q4上市 點亮臺北時裝週
-

最快12月發表|《Lexus LFA》後繼車 可能改用V8引擎 賽道暖身中
Ford GT Mk II
Ford GT Mk II
Ford GT Mk II
Ford GT Mk II
Ford GT Mk II
Ford GT Mk II
Ford GT Mk II
Ford GT Mk II前下導流
Ford GT Mk II擾流鰭片
Ford GT Mk II大型尾翼
Ford GT Mk II後下導流
Ford GT Mk II減重90公斤
Ford GT Mk II輪拱導風孔
Ford GT Mk II導入水噴射系統
Ford GT Mk II鍛造鋁圈
Ford GT Mk II車頂進氣口
Ford GT Mk II座艙
Ford GT Mk II總共限量45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