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啊飄~ 有如頭文字D的《飄移駕駛》 【下篇】
圖片來源:Tokyo Drift
記得C.Jay早年雜誌社時,與廠商配合曾舉辦過甩尾教室,採用Nissan S13後驅車款擔任練習。雖然當時有數位知名職業飄移車手指導,從最基本的定圓(以車頭為中心點,後輪像畫圓規般轉圈圈)與繞八(車輛呈八字型甩動)開始練習,C.Jay的心得是…真的有夠難! XDDD
▼ 想要看純正的飄移,可以看看WRC賽事唷…
圖片來源:WRC
其實《飄移駕駛》的原理跟一般行車方式大不同,主要利用輪胎鎖死或是大踩油門,使輪胎與地面的相對速度大幅提升,輪胎與地面由靜摩擦力轉為動摩擦力,失去抓地力而出現打滑的狀況。若要細分又可分為動力滑胎或慣性飄移。
圖片來源:Tokyo Drift
所謂的動力滑胎(此方式針對後驅車款),主要是利用重踩油門產生過大的引擎扭力輸出,造成輪胎轉速大幅增加而抓地力,就算車輛原本處於靜止狀態也可以在原地做出旋轉的動作(也就是定圓)。而慣性飄移則是在一定的車速下,利用煞車及手煞車的控制,將輪胎鎖死而打滑,車身會依循原來前進的方向滑行,而不完全依照輪胎的方向。
▼ 就連遙控車都能做到擬真程度的飄移笑果…不對,是效果唷!
通常越野賽事中會利用飄移這種不穩定的動態平衡技巧,車手較有機會根據進彎後的實際狀況,來調整驅動輪胎的輸出控制及飄移時間,進而做出細微調轉方向的程度。通常比賽車會精確調整變速箱內的齒輪比設定,以方便車手會利用飄移操控,在彎道中利用輪胎空轉來保持引擎轉速為最佳扭力範圍,才能擁有的加速力道。
就是因為車輛在飄移過程中,整體結構會遭受離心力的拉扯,使得零組件非常容易損壞,輪胎的磨損也不小。而這樣的技術很難輕鬆入手,不僅要無時無刻保持輪胎的適當抓地力,且時常會面臨近乎失控的範圍,一不小心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請各位車主切勿輕易親身嘗試唷!
圖片來源:WRC
↗ 一個甩不好就… 你們懂得!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台灣《Kia》銷量逆勢成長逾5成 Carnival與Picanto熱賣
-
賓士AMG GT XX概念車 八天繞地球一圈 創電動車多項紀錄
-
預售275萬元起|《Audi A6 e-tron》標配3螢幕 缺車道置中
-
中華三菱 Xforce 預計11月接單 挑戰Yaris Cross與HR-V 甚至上打Suzuki Vitara!
-
2025 IAA車展|《Hyundai Concept THREE》概念車 搶攻歐洲純電掀背車市場
-
電影車追擊|極速快感Koenigsegg Agera R
-
汽車週邊|米其林攜手 Mercedes-AMG 挑戰 8 天環繞赤道 創下電動車耐力新紀錄
-
2025年9月購車優惠|HR-V下殺70萬內 CR-V最高優惠18萬 省油王FIT e:HEV 60萬零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