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電熱椅要支付每月700元開通費?《BMW》《賓士》《Tesla》《VW》電動車開始這樣搞!
如果您使用iPhone手機上的鏡頭或手電筒功能,還要按時給付Apple原廠「開通費」或是「月租費」,您會不會X譙~蘋果是在跟消費者強迫索取保護費是嗎?比詐騙、搶劫還好賺!
但類似情節真的在電動車上發生了!如果您使用BMW電動車上的電熱椅功能,可能要按月支付BMW台幣700元的「開通費用」!即便您的BMW電動車座椅內明明就有加熱裝置,但是要享受這項「服務」,使用者就必須「付錢」!
需要「雲端程式、開通服務」的項目不只這些,比較合理的有地圖更新、即時路況(塞車、改道等服務)、引擎模擬聲浪(最好有V8、V12甚是W16等多種選項否則還要付費很OOXX)、Apple CarPlay手機與車機連結APP(網路購買APP程式要付費也算合理),嫌貴的話消費者大可不要買、不要用,原廠自然會調降價格,達到一個合理、多數消費者願意買單的境界。
然而其它已經配置在車上的「硬體」,還要透過雲端開通,並支付月費、年費、或是永久使用權利金,是不是一頭牛被剝二次皮?這樣的話,消費者可能會說~請將這些用不到而且需要付費的硬體通通拔掉,然後車價打個九折更划算!其它還需要雲端開通的功能,包括自動跟車等主動安全系統、跑車化電子懸吊、遠近光燈自動切換,方向盤加熱功能。
其中M款跑車化電子懸吊雲端程式下載與開通費用達2萬台幣,而且選購後不能後悔要求退費!自動跟車系統月租費為台幣1,400元,數年累積下來也很可觀,於是也有「永久使用」這個選項,費用為台幣3萬元!
然而不只BMW電動車這樣搞,其實Tesla早就在賺取相關的網路開通費用,此外也可以用來當作銷售籌碼、促銷優惠手段,一魚多吃啊!其它車廠如VW集團、賓士也開始這樣搞,合理嗎?(台灣賓士有良心不賺這點小錢、所以不在二次剝皮行列)
個人覺得如果BMW能提供有別於一般效果、或是超越同級車很多的電子懸吊控制程式,讓消費者甘心樂意支付費用,換取《勞斯萊斯魔毯》般的神奇駕馭體驗,或是具備超乎想像的舒適性或操控性表現,並提供更新服務、甚至更多更好的選擇,大可放心地向消費者索取高額費用。如果只是普通的電子懸吊、開不出什麼特殊體驗,消費者不群情激憤才怪!
另一方面,此機制將衍生出其它問題,那就是坊間高手將會提供另一種服務~直接破解原廠汽車電腦!就像電腦盜版軟體「大補帖」那樣一次到位、所有功能與服務通通OK!如果只是要享受一些小功能,那就把電熱椅等系統另外加上機械開關並接上汽車電源「直接開通」!事實上坊間高手一直都有提供類似服務,不是從電動車世代才開始,透過OBD直接改寫車用電腦程式已非新鮮事,真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好吧,之後就來看車廠、消費者、坊間高手之間的鬥法!總之會有一個平衡點,並非人人都喜歡使用「非法軟體」或是「旁通硬件」,畢竟保固期內亂搞、萬一被抓到,絕對會喪失許多保固權益,還有可能吃上官司,相信許多消費者還是會乖乖支付開通費用…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小改款《Ford Focus》有亮點!國產Wagon車型最低不用90萬 《Focus ST X》手排掀背車/自排旅行車同步登場
-
降價又一波 待交車也適用|台灣《Tesla Model 3》全車系調降 最多降20萬元
-
售價不變|23年式《Audi Q2》全車系追加虛擬駕駛座艙&電動尾門等配備
-
Kia 1月銷售逆勢成長160%,創歷史同期新高|EV6、Sportage雙雙榮奪同級車款領先席位 全車系銷量592台,躍居非豪華進口品牌前三名
-
《和泰汽車》今年銷售目標16.3萬輛|《Toyota Toyota Crown Crossover》 純電休旅車《Lexus RZ450e》接續登場
-
《Subaru》新年第一發《Forester GT Edition》登場 性能旅行車《WRX Wagon》首度在台亮相
-
現場直擊 亞洲首展\《Lexus Electrified Sport》外觀細節搶先看 電動車竟然有...加油孔!?
-
預計Q4在台上市|小改款《Range Rover Velar》中船只剩排檔桿 取消V8引擎車款
-
2023年1月《進口車款》銷售排行:RAV4新春開紅盤、CX-5降價效應有待2月發酵
-
2023年1月《豪華進口車》銷售排行:《賓士》銷量王《Lexus》雙料冠軍
-
日規大改款《Subaru Impreza》加裝STI套件首度現身 確定比照《Crosstrek》搭載2.0油電動力
-
新世代《Nissan X-Trail e-Power》只賣e-4orce電子四驅車款 國產油車積極規劃中
-
最IN時尚的黑熊守護 ŠKODA KAROQ 變身稻草藝術
-
原廠運動化套件上身 《Honda》發表Type R風格的《Civic e:HEV》改裝作品 《ZR-V e:HEV》同步換裝
-
SYM國民車系全面一級油耗 『尚省油擱有力』
-
揹負轉子引擎重生使命|《Mazda MX-30 R-EV》1/13 比利時車展亮相
-
大改款《Hyundai Kona》韓國率先發表 沿用1.6渦輪引擎跟1.6油電動力、全面提供N Line版本
-
削價引反彈 |中國《Tesla Model 3》售價創新低 老車主抗議維權 官方不理會
-
《Lexus RZ450e》預計今年在台上市 先來看看官方怎麼改
-
成本便宜歐洲車約台幣32萬|《中國電動車》價好品質優 贏得歐洲人青睞 市佔率節節攀高
-
《Suzuki Jimny》真的推出五門長軸版 沿用1.5 NA引擎、後座跟行李廂空間加大
-
美國《Tesla》無預警降價《Model Y》降幅最高達20% 歐洲市場也開始掀起降價潮
-
續航仍是謎|《Sony》攜《Honda》推出全新電動車品牌《AFEELA》 採用高通晶片 與Epic Games合作 預計2025年北美上市
-
從鼻孔變成暴牙|《BMW》全新車頭飾板專利 裡頭大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