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改用鋁合金造車?(二)複雜的車體加工技術、看完後國民車品牌心都涼了!
這並非危言聳聽或誇大其詞,目前的鋁合金車體加工技術,真的就是這麼高端,而且相對複雜許多!看到圖片中密密麻麻的技術性說明後,相信多數車廠都會打退堂鼓,尤其是國民車品牌,根本玩不起鋁合金車體,基本上建構這樣的汽車生產線,只能在放在豪華車款上,無法用來打造中低價位的車款。
▲目前Audi與Jaguar Land Rover的鋁合金車體生產線,大致上都是這樣的複雜技術層次。
【相關報導】 (一)從Jaguar Land Rover供應鏈危機談起
【相關報導】 (二)複雜的車體加工技術、看完後國民車品牌心都涼了!
【相關報導】 (三)從「踩鋁罐」探討鋁車體會不會被擠扁!
【相關報導】 (四)Volvo未來鋁合金車體黑科技之一
【相關報導】 (五)Volvo未來鋁合金車體黑科技之二
如果是一般的鋼製車體,鈑件之間的搭接固定方式,9成以上都是傳統點焊,搭配局部雷射焊接,或是人工連續焊接,製造過程雖然會在鈑件上施予膠條黏合,但主要功能乃是氣密性,用於防水與隔音功能,多半不是用來固定鈑件,相較下鋁合金車體的加工程序顯然複雜許多。
因鋁合金的結構性、強度、耐高溫等表現都不如鋼材,此外再加上導熱快、質地軟、易變形等特性,所以鋁合金無法單純使用簡單快速的點焊技術,達到水準以上的車體剛性與結構強度,必須整合多種不同的車體加工技術,方能打造出頭好壯壯的鋁合金車身結構。
以Audi A8的鋁合金車體結構為例,整合了雷射焊接、MIG惰性氣體電弧焊接、膠黏、沖壓鉗夾、螺旋擠壓、2種航太卯釘、航太焊接卯釘、航太螺釘等鈑件搭接固定技術。此外,因Audi A8鋁合金結構中,加上超高剛性鋼材與碳纖維板,進行更全面的結構強化設計,所以也有使用到MAG活性氣體電弧銲接技術。鋁合金車體為何還要再導入鋼材與碳纖維?這之後再來分析。
目前的車廠如果要從傳統鋼製車體轉換成鋁製車體,生產線必須經過相當高程度的改造,並不符合成本與時間效率,然而因鋼製車體的輕量化程度,已經達到瓶頸、臨界狀態,未來鋁合金車體發展深具潛力,而且目前已有新技術,可以大幅簡化生產過程與成本,鋁合金車體將有機會下放並應用在中階車款。
然而現在改造生產線生產燃油車款顯然不切實際,因此許多車廠都計畫在電動車世代導入鋁合金車體技術,比如說Volvo就是,這當然不是跳坑,而是手中握有秘密武器!之後陸續分析。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鴻海收購Nissan工廠破局 不想被當作接受鴻海的救助
-
《Porsche Taycan》有起火之虞 台灣召回成效僅63.64% 美國車主告上法院
-
BMW車款榮獲2025年多項國際大獎 BMW純粹駕馭樂趣在全球大放異彩
-
《Defender》首次參與達卡拉力賽 Defender Dakar D7X-R競賽原型車完成測試
-
《Subaru STi》手排與水平對臥引擎都不在了 可能轉型電動車 高層:STi精神永在!
-
Maserati 銷量大跌,2025 恐怕還不會好轉
-
Toyota Yaris Cross SE油電登場!配備升好升滿 台灣車迷直呼好想要
-
美國《Nissan》可變壓縮比引擎 3進3出修不好 車主告上法院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Audi B10 A5 Avant》試駕報導|帥帥惹人愛 尺碼加大更氣派
-
純電Audi RS6將推出|搭載福斯PPE平台 621匹馬力表現
-
供應商出包 大改款《Audi Q5》缺座椅與照明設備 德國延後交車
-
《台灣奧迪》新莊據點升級 充電站多遮雨棚 新增高爾夫體驗區
-
台灣奧迪積極爭取中|大改款《Audi Q5》燈具更有戲 換上新平台 全面48V輕油電 SQ5 續用V6引擎
-
全台唯一 豪華純電跑旅|Audi Q6 Sportback e-tron 最大續航637公里 276萬元起
-
首次曝光|新世代《Audi Q5 Sportback》今秋發表 預計比照A5換新平台&全面油電化
-
純電《Audi RS6 Avant》都開上賽道了 卻驚傳停止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