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終於撿到槍 ─《SsangYong Tivoli》1.5T汽油豪華型試駕報導

身處於競爭激烈的小休旅級距,2015年由SsangYong總代理永嘉雙龍導入台灣市場的Tivoli,曾於2018年歷經首次小改款,接著於2019年初調降售價並強化安全配備,不過售價落在70萬到90萬元區間的動力配置仍維持1.6升自然進氣引擎,相較於進口對手紛紛投向Downsizing渦輪引擎懷抱,在精打細算的消費者眼中確實很難引起關注。
所幸,今年6月Tivoli再度歷經小改款,並取消沿用已久的1.6升自然進氣引擎,換上符合Downsizing潮流的1.5升汽油渦輪引擎,外觀及內裝設計的變動幅度也不小,連主動安全科技都跟著強化。最重要的是,預計在年底台北車展發表的小改款Tivoli,總代理永嘉雙龍已透露將規劃三款1.5汽油渦輪車型、兩款1.6柴油渦輪車型,而售價有機會落在70萬到90萬元之間。
延伸閱讀: 小改款《Tivoli》導入1.5汽油渦輪引擎 《SsangYong》預告台北車展發表
| 外觀造型 |
從外觀來看,此次改款主要是針對頭尾造型重新設計,包括前保桿回歸簡約、以水平線條堆疊出梯形進氣壩,過去所使用的投射式鹵素頭燈升級成反射式設計的多光束LED頭燈,位於頭燈內部上方的LED日行燈同樣經過修飾,且為了配合不一樣的頭燈輪廓,水箱護罩、引擎蓋都跟著改變。
至於車尾部位,雖然乍看下可能覺得改變不大,但仔細看可以發現後保桿、尾門及尾燈設計都跟改款前略有不同,其中尾燈內部的L形LED光條從一道變成三道,配合面積更大、多了一道梯形凹痕的尾門隆起區塊,尾燈內側輪廓及後擋玻璃下緣也都一併修改,同時試駕車型還標配全新鑽石切割造型的18吋輪圈,不過雙色外觀下的黑色車頂需要額外加價選配。
| 內裝配備 |
如同外觀設計,小改款Tivoli也運用梯形元素重新塑造中控儀表台,並且簡化按鍵排列,將中央出風口、多媒體系統、雙區恆溫空調系統及雙前座通風加熱控制鍵整合於一個區塊,四周圍再加入高光澤黑色飾板、銀色塗裝、鍍鉻飾條來提升精緻度,組裝品質也有一定水準,只可惜硬塑料比例還是偏高,影響到整體質感的呈現。
此外,有別於過去所配備的台裝8吋影音主機,中控台上的8吋多功能資訊整合系統其實是原裝規格,因此整合度更高,不僅能與空調系統連動,同時還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但跟儀表板顯示幕一樣只能顯示簡體中文,無法改為繁體中文。至於科技感十足的10.25吋TFT-LCD數位儀表板,則是1.6柴油旗艦型的專屬配備,其他車型仍配備可切換6色背光的飛航儀表板,另外像是駕駛座8向電動調整、駕駛座4向電動腰靠調整、雙前座通風加熱功能、Smart Keyless車門感應鑰匙、Push Start引擎觸控啟閉開關、倒車影像輔助系統及剛剛提到的多功能資訊整合系統,也都僅配備於試駕的1.5汽油豪華型或是1.6柴油旗艦型。
儘管如此,在主動安全配備方面,除了入門的1.5汽油經典型,其他車型均導入內含13項安全科技的Deep Control智能安全輔助系統,包括過去所沒有的BSD盲點偵測、RCTA後方車側警示、RCTAi倒車煞車輔助、EAF開門防撞警示、SDA安全車距警示、FVSA前車啟動警報、LCA車道變換輔助、DAA疲勞駕駛警示,以及改款前就有的LDW車道偏移警示、LKA車道維持輔助、FCW前方碰撞警示、AEB自動緊急煞車、HBA智慧型遠光燈,唯獨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依然從缺,但加上全車系標配的7具氣囊、ESP電子車身動態穩定、TPMS胎壓偵測、ARP主動式側翻防止、ASR驅動防滑、HAS斜坡起步輔助、HDC陡坡緩降控制已經算是相當完備。
| 空間機能 |
基於車身格局較方正,而且軸距達到2,600mm,Tivoli的乘坐空間雖然不到寬敞,但在同級之中可稱得上充裕,加上軟硬適中的座椅泡棉、傾角可達32.5度的後座椅背,以及氣密效果讓人印象深刻的車室隔音,乘坐舒適性也有優於預期的表現,但如果可以補上後座出風口加強冷房效率的話,相信後座乘客會更加滿意。
打開行李廂,則是可以發現試駕車加選前後各一片的收納式行李廂隔板,除了較為美觀,同時也多了一處收納空間,當後座打平時還能帶來平整化功用。比較有趣的是,小改款Tivoli雖然後懸吊維持扭力樑結構,但卻大費周章修改行李廂兩側輪拱,結果行李廂容量只增加4公升達到427公升,而後座全部打平可擴充至1,147公升。
| 動態表現 |
動力部分是這次小改款Tivoli最有感的進化項目,特別是首度搭載的1.5升e-XGDi四缸汽油渦輪引擎,在渦輪裝置的加持下,其最大馬力可來到163匹,最大扭力則能在1,500轉到4,000轉之間繳出26.5公斤米,搭配由Aisin提供、經過重新調校的6速手自排變速箱,實際加速力道確實相當帶勁,起步時稍微大腳油門,前輪還會出現打滑現象。
不過礙於試駕當天氣候不佳下起大雨,因此未能進行0-100km/h加速測試,但推測在前驅條件下應該不會比搭載1.4升四缸渦輪引擎的Suzuki Vitara,或是搭載1.6升四缸渦輪引擎的Hyundai Kona遜色太多。

▲礙於試駕當天氣候不佳下起大雨,因此未能進行0-100km/h加速測試。
值得一提的還有油耗表現,雖然這具渦輪引擎的輸出遠高於過去使用的1.6升自然進氣引擎,然而能源局所公布的平均油耗卻小幅進步0.8km/L達到13km/L,這當中的關鍵應該跟車重 (1,335~1,422公斤),以及變速箱齒比設定有關。

▲雖然這具渦輪引擎的輸出遠高於過去使用的1.6升自然進氣引擎,然而能源局所公布的平均油耗卻小幅進步0.8km/L達到13km/L。
比較美中不足的是,該引擎低速時仍無法完全消弭渦輪遲滯現象,只能靠著Sport模式或手動降檔來延後轉速換取較為順暢的加速感;另一方面則是試駕車所配置的Hankook Dynapro HP2輪胎 (前後規格為215/50 R18),雖然也有強調濕地抓地力,但仍不足以抑制頻頻打滑的前輪,過彎車速稍快便會出現推頭情形,以致於無法用力開、發揮輸出上該有的實力,反倒是紮實的車身剛性回饋及犀利的煞車力道讓人找回駕駛信心,證明Tivoli的身手並不差。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小改款Volkswagen Golf 試駕報導:更聰明、更流暢、更有駕駛感的經典進化
-

汎德《BMW F70 M135 xDrive》試駕報導|科技感滿點的小鋼砲 五官大滿足
-

《Audi Q6 e-tron》試駕報導|800V架構加持 舒適好開 滿滿科技感
-

《福斯商旅 ID.Buzz LWB Pro S》試駕報導|動力&置物空間都超充足 滿足七人的純電廂型車
-

《Toyota GR Yaris AT》試駕報導|解放左腳 人車極限溝通再進化
-

大改款《Skoda Kodiaq RS》試駕報導|延續紐北最速7座SUV頭銜 提升的不只動力 更多的是駕駛樂趣
-

2025年式《Range Rover Evoque》P250 Dynamic SE 試駕報導|開山闢路 不隨前車腳步
-

大改款《Volkswagen Tiguan》試駕報導|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 家用很可以 性能大提升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SsangYong G4 Rexton》品牌旗艦首爾車展正式登基
-

母集團不願救火、韓國《SsangYong》再度面臨破產危機 總代理永嘉雙龍發布聲明
-

慶祝 KG 集團入主,雙龍汽車啟動「好試成雙 年終大方送」活動!!
-

加入《Hilux》《Ranger》規配剖析!SsangYong雙龍皮卡《Rexton Sports》134.8萬 在台上市
-

《SsangYong e-SIV Concept》日內瓦首演純電Compact SUV概念雛形
-

《SsangYong G4 Rexton》南韓本土接單突破3,500張
-

《SsangYong》年終健檢全台1月正式展開 可享共27項免費檢測項目
-

新車首購不想穿制服? 90萬預算購車個性化優選
小改款Tivoli針對頭尾造型重新設計
小改款Tivoli針對頭尾造型重新設計
反射式設計的多光束LED頭燈
鍍鉻飾條延伸至前擋玻璃下緣
尾門及LED尾燈設計略有不同
全新鑽石切割造型的18吋輪圈
內裝運用梯形元素重新塑造中控儀表台
雙區恆溫空調介面及座椅加熱通風開關
新造型排擋桿的手動換檔回歸到傳統設計
下方設有駕駛模式切換鍵及USB插孔
車道偏移及盲點開關位於駕駛左側
原裝規格的8吋多功能資訊整合系統
可與空調系統連動
Android Auto選單畫面
只能顯示簡體中文
飛航儀表板可切換背光
飛航儀表板可切換背光
飛航儀表板可切換背光
飛航儀表板可切換背光
駕駛輔助系統選單
駕駛輔助系統選單
可顯示四輪胎壓數值
駕駛座具備8向電動調整及4向電動腰靠
後座空間稱得上充裕
欠缺後座出風口
行李廂容量小漲至427公升
試駕車加選收納式行李廂隔板
後座打平可擴充至1,147公升
行李廂右側有電源插孔及置物固定繩
1.5升e-XGDi四缸汽油渦輪引擎
3種駕駛模式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