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兼顧安心駕馭─《Bridgestone Ecopia H/L001》休旅車胎評論
台灣普利司通《Bridgestone》針對SUV車款推出的最新胎款《Ecopia H/L001》正式在台灣上市,主打節能和濕地性能來提供SUV車主更安心的駕乘體驗,更提供了從15吋至19吋的廣泛尺寸選擇。聽到「節能」多數人的印象大概就是向抓地力妥協,但是隨著輪胎技術發展,現在的節能胎已經能夠在乾濕抓地力、輪胎壽命和節能表現取得平衡,而首先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Ecopia H/L001這條節能SUV胎使用了哪些技術來改善各方面的輪胎性能。
▲Bridgestone發表了最新款的SUV節能胎Ecopia H/L001
普利司通在Ecopia H/L001上使用了Nano-Pro奈米複合膠料技術,這項技術能夠強化輪胎膠料配方中二氧化矽及聚酯纖維分子之間的聚合物,降低輪胎能量損失,進而提高濕地抓地力和降低滾動阻力的作用。除了配方之外,這條輪胎的胎紋設計讓輪胎接地面積更均勻,減少輪胎的不平均磨損,藉由不同大小胎塊的組合更能抑制胎噪的產生,讓車輛行駛時更加寧靜。
另外,普利司通在近期推出的輪胎多有胎塊倒角設計,這能夠讓胎塊在接觸地面時更服貼,避免胎塊邊緣捲起造成的抓地力下降,也因此改善了輪胎在濕地狀態下的煞車性能。Ecopia H/L001的胎壁也經過強化,讓路感更加紮實之外,也對操控性有所助益。
Ecopia H/L001與一般輪胎對比
為了感受Ecopia H/L001和一般輪胎之間的差異,普利司通安排了其他品牌的輪胎做為對照,對照輪胎即是相同尺寸的《Michelin Primacy SUV》,而車輛皆為《Toyota RAV4》。為了公平起見,編輯本人在試胎之前隨機抽檢兩組試駕車的左前輪進行胎壓和胎紋深度測量。兩組Ecopia H/L001的胎紋深度為7.8-7.9mm,兩組對照輪胎則分別測量到7.1mm和7.6mm;冷胎壓則皆為31±0.5 PSI,可以算是差異極小的公平對比測試。
首先駕駛搭載Ecopia H/L001的車輛上路,隨著車速增加至100 km/h,輪胎噪音仍然相當小,在靜肅性這方面確實可圈可點。駛入蜿蜒山道,過彎時輪胎的支撐性以SUV胎來說相當良好,轉向時的反應較快,能夠給予駕駛足夠的信心。試駕過程當中刻意壓過路上貓眼石、路面接縫和坑洞等狀況較差的路面,發現Ecopia H/L001在輪胎負載較大(過彎時)的情況下,對於不平整的路面會有較明顯的路感回饋。但是在直行時壓過路面接縫或不平處則能夠吸收掉不少震動,有著不錯的舒適性。
換到對照輪胎,同樣行駛至100 km/h之下,胎噪明顯較Ecopia H/L001大聲,但是仍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過彎時,Michelin一貫較為柔軟的胎壁調性讓車輛在過彎時的路感較為模糊,支撐性也較低,因此雖然覺得兩款輪胎的抓地力不相上下,但是對照輪胎在過彎時給予駕駛的信心感受較低。至於對照輪胎的路感特性則和Ecopia H/L001相反,彎道時的路感模糊,直行時的路感較為清楚,但是又能夠保持良好的舒適性。
除了整體性能之外,多數用路人較為在乎的輪胎壽命部分雖然無法透過短短的試胎過程檢視,但是發表會當中普利司通展示了四條裝載於Mazda CX-5前輪上經過不同行駛里程的Ecopia H/L001,供大家檢視不同行駛里程下胎紋的磨耗程度。實際測量這四條輪胎的胎紋深度,新胎的胎紋深度為7.9mm、行駛里程18,000公里胎紋深度為5.2mm、行駛里程28,000公里胎紋深度為3.5mm、行駛里程45,000公里胎紋深度為2.2mm(註:胎紋深度測量會有大約±0.1-0.2mm的誤差)。從圖中可以看到即便行駛45,000公里之後,Ecopia H/L001仍然有著相當完整的胎紋,以胎紋耗損的比率來看,推估到達台灣法定最低胎紋深度1.6mm時應該能夠達到50,000公里上下。但是也要提醒讀者,輪胎壽命除了與輪胎本身設計與配方有關之外,良好的四輪定位也是影響輪胎壽命的關鍵。
圖片來源:King Autos / 台灣普利司通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Audi B10 A5 Avant》試駕報導|帥帥惹人愛 尺碼加大更氣派
-
《Hyundai Mufasa》試駕報導|空間高機能 行駛低噪音
-
《Mercedes-AMG E 53 HYBRID 4MATIC+》試駕報導|油電雙棲!最貼近商務與家用的AMG
-
大改款《BMW 120 M Sport》試駕報導|與入門款價差28萬 除了M Sport 更多的是駕駛樂趣
-
《Mazda CX-30 20S Ace Edition》試駕報導|入門即豪華 90萬內何不買進口車
-
《Mazda CX-30 20S Retro Sports Edition》試駕報導|結合轎跑和休旅的完美組合
-
《Volkswagen 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試駕報導|旗艦回歸 不只實用 更添性能與科技本色
-
小改款《Kia EV6 GT Line》試駕報導|加值不加價 長途跋涉更輕鬆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2025年8月《國產車款》銷售排行:買氣急凍 Hyundai Mufasa賣不贏Colt Plus!《Toyota Corolla Cross》降3成
-
2025 IAA車展|《Volkswagen ID. Cross Concept》螢幕比Audi Q4 e-tron還大!實體按鍵回歸 2026夏發表
-
2025 IAA車展|新世代《BMW i3》明年發表 外型與大改款3 Series就像同個模子印出來
-
2025年9月購車優惠|Lexus ES獨享百萬零利率
-
比德國便宜! Volkswagen ID. Buzz GTX 零百6.4秒 269.8萬元起
-
2025 IAA車展|純電《Mercedes-Benz GLC》台灣排單中 首見星空頂 續航逾700公里
-
現代工會釀罷工 恐影響台灣Hyundai Palisade與Santa Fe供貨
-
二次小改款《Kia Stonic》升級雙12.3吋螢幕 換上家族造型 強化A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