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 New Fit》花東試駕體驗(4) 底盤操控篇

圖片來源:Kingautos
我們在前一篇幫大家介紹過新一代Fit的動力表現,而這次就來幫大家分析,新一代Fit在底盤方面的改變究竟在哪。在這趟出發試車前,Honda Taiwan原廠人員向我們表示,原廠針對新一代Fit的底盤做了不少重新調校,像是將前懸吊加大後傾角,後懸吊結構從單層開放結構改為封閉雙管結構,讓Fit的路感能夠更為紮實。

圖片來源:Kingautos
▼新一代Fit的底盤回饋更為紮實舒適,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也有不少提升。

圖片來源:Kingautos
聽完了原廠人員的解說,直接上路體驗當然是最好的方式,花東的道路雖然不像是北部道路那般充滿坑洞與補丁,旦起起伏伏的路況當然還是難以避免的,實際上路駕駛,首先發現的就是Fit的底盤隔音變得更好了,雖然Fit配胎與前代維持相同的Bridgestone ER370,但胎噪明顯降低不少,即便時速達到近百公里,前後座的人依然能夠以輕鬆的音量進行交談,進步許多。

圖片來源:Kingautos
而在底盤回饋部分,當我們行經起伏路面時,卻是感受到Fit的底盤回饋變得較以往更為紮實,不會有太多的碎震或是彈跳,路面衝擊感都能消弭的不錯,整體舒適性表現明顯較前代進步許多;不過在後座部分,以往所為人詬病的後軸彈跳問題,在新一代Fit身上雖然獲得不少改善,但舒適性表現仍然有不少加強空間,或許這也是短軸小車所較難避免的問題。

圖片來源:Kingautos
跟隨著原廠人員的腳步,我們的行駛路線來到花蓮193縣道,當開著Fit入彎時,會發現Fit的後軸穩定性比以往提升不少,不再那麼的躁進不安,反而能夠更穩的貼著路面,提供駕駛人更多的過彎信心,不過可惜的是,或許原廠意圖讓Fit的行路感受變得更全面,指性向不再像以往那麼的靈敏,整體反應變得中性許多。
▼雖然Fit的後軸彈跳問題還是無法完全消弭,但乘客乘坐時的舒適度已尚可接受。

圖片來源:Kingautos
▼16吋配胎維持相同的Bridgestone ER370胎組,但透過底盤隔音的強化,胎噪明顯降低許多。

圖片來源:Kingautos
或許有些人會好奇,新一代Fit增加了30mm的軸距,是否會影響操控呢?我想或多或少都有些影響,但也不至於讓Fit變得笨拙,反而讓Fit能夠維持不錯的入彎節奏,在加上懸吊系統在彎道中對於車體的支撐性表現相當不錯,不會有過於明顯的軟腳情況。
▼新Fit的動態表現變得沉穩,車尾的穩定性也更好,彎道更能以順暢的節奏通過。

圖片來源:Kingautos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Fit在安全配備上增添了VSA以及Motion Adaptive方向盤動態修正輔助系統(僅S等級車型),不過這套安全系統的寬容程度相當大,即便Steven在入彎時刻意多打方向盤讓車尾出現滑動狀況,依然不見VSA系統有明顯的介入動作,足見這套系統保留給駕駛人極高的控制權限,僅於幾近失控的危急時刻,才會適當的介入幫助駕駛者。

圖片來源:Kingautos
新一代Fit的底盤回饋更為紮實舒適,雖然不若以往的靈敏激進,但整體表現更為全面,穩定性也更好,算是十分成熟的進步方式,也更能拓展Fit的客群接受度!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小改款Volkswagen Golf 試駕報導:更聰明、更流暢、更有駕駛感的經典進化
 - 
                                            
                                                

《Audi Q6 e-tron》試駕報導|800V架構加持 舒適好開 滿滿科技感
 - 
                                            
                                                

《Volkswagen 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試駕報導|旗艦回歸 不只實用 更添性能與科技本色
 - 
                                            
                                                

《Infiniti QX60》2.0T AWD 試駕報導|舒適度不與排氣量妥協的旗艦休旅車
 - 
                                            
                                                

歐系跑旅雙車型解析|Ford《Kuga 1.5T Active 及 Vignale》你要選擇哪一台?限量網友體驗試駕大募集!有你想不到的好禮喔~
 - 
                                            
                                                

中華車《J Space 5人豪華型》搶先試駕|8AT LV.2 馬力破百!更能滿足家用需求的商用廂車
 - 
                                            
                                                

《Mercedes-AMG E 53 HYBRID 4MATIC+》試駕報導|油電雙棲!最貼近商務與家用的AMG
 - 
                                            
                                                

《Alfa Romeo Stelvio Intensa》試駕報導|輕身構造好殺彎 意式熱情四驅車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2025年5月購車優惠|Honda Motorcycle 2025年式 Rebel500、Rebel500S 桀驁不馴的靈魂 耀眼登場
 - 
                                            
                                                

本田《Acura RSX》回歸 但魂沒有回來
 - 
                                            
                                                

節能再進化!Honda City RS e:HEV實測滿油行駛1,072公里
 - 
                                            
                                                

2025年9月《國產車款》銷售排行:《台灣本田》大幅成長 龍頭《Toyota Corolla Cross》降1成
 - 
                                            
                                                

新鋁圈 RS套件 國外的《Honda HR-V》比較香?!
 - 
                                            
                                                

台灣本田會國產嗎?日規《CR-V e:HEV》將由中國進口
 - 
                                            
                                                

台灣 Honda Civic e:HEV 小改款 4 月 15 日發表,外觀微調、內裝升級
 - 
                                            
                                                

《Honda CR-V》誕生30周年 中國推專屬車型 升級12.3吋中控螢幕等多項配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