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道路殺手?一遇下雨就無情開滑?道路標線防滑係數差很大
在台灣,汽機車數量據統計約有2158萬5千多輛,而其中就有60%都是屬於機車,身為機車王國的台灣,道路標線標準卻是以汽車防滑係數為主,根據交通部《交通工程規範》一般道路的標線防滑係數需高於45 BPN,當然這裡指的是剛畫好的標線標準,而台灣的標線材料多半是使用熱拌樹脂,並摻入玻璃珠,進而達到反光效果,不過如果經過長時間的磨耗與風吹日曬,道路標線的防滑係數還是會日趨下降,甚至曾經有議員在台北市重要路口實測標線的防滑係數,測出來的結果居然只剩下40 BPN,連法定標準都無法達到,也難怪只要遇到下雨天就會造成許多機車騎士打滑自摔的情形發生。

▲仿照日本熔融噴射式所劃設道路標線。(圖片來源:建設局)
根據警政署統計,2016年機車自摔案件就高達1萬6千多件,其中因為標線抗滑力不足是自摔的最主要原因。相較於日本的道路標線看起來幾乎就像是直接畫上去的,因為日本在標線的劃設上,90%的路面都是用熔融噴射式的劃設方法,讓路面幾乎沒有高低落差。除此之外日本在道路標線的規定上面也規定必須要達到65 BPN的防滑係數。2019年,內政部營建署配合交通部推動提升道路標線抗滑標準,先在六都市區道路建議能逐步達到 65 BPN,非市區道路則建議介於50~65 BPN之間,試辦兩至三年確認具效益及可行性後,進而全國統一提高防滑標準,期望可降低機車族因標線打滑造成的交通事故。

▲建設局施工現場。(圖片來源:建設局)

▲建設局施工現場。(圖片來源:建設局)

▲台灣的標線大多是以傳統熱拌漆的劃線方式,比較明顯的差異就是標線時常會比路面還高,無法與路面形成一體(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就現況來說,台灣的標線防滑係數確實過低,甚至中國也都要求 55~70 BPN以上,其實機車族也已反映多年,不過政府部門都將這個議題視為非緊急項目,再加上如果改以日本標線的標準,成本將會增加3倍以上,因此在諸多考量之下讓台灣的道路標線至今依舊到處可見只有 45 BPN標準的傳統熱拌漆標線設置,也就形成了現在台灣的道路標線狀況,機車族朋友們也只能在天候不佳時騎車多加注意、小心慢騎,不要讓這個車禍的無形殺手降臨在自己身上。
---------------------------------------------------------------------------------------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歐洲2026風雲車決選名單公布 Citroen C5 Aircross寶嘉聯合爭取導入 Mercedes-Benz CLA台灣預售中
-

《Lexus》無意再推出F性能車 轉變成車輛軟體的一部分
-

《台灣賓士》S-Class新增運動化選配 EQE SUV跑更快 AMG GT車機升級
-

市場嚴峻!Toyota營收衝高 卻賺更少
-

親美輕歐|前執行長警告 Stellantis集團可能分裂
-

歡慶Kia在台銷量創新高!Sportage與Picanto 1萬元開回家 EV6與EV9免費快充1年
-

福特六和《Ford Territory》18日亮相 1.5T油電大馬力&客車設定 搶攻搶新購客車紅利
-

Toyota排第四 德國人最愛Audi








雖然號稱是45~65bpn ,但只要是交通頻繁的馬路
再去量測,幾乎連一半都沒有
水溝蓋更厲害,怎麼不管,下雨天滑的要死,偏偏都會放在轉角處
那幹嘛繳稅... 不是用再交通上嘛?
馬路沒辦法改進🤔🤔🤔
為消耗更多的無良路標漆 目前各縣市的道路加緊塗鴨 到處是無用的路標線
走在斑馬線上都滑了何況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