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道路殺手?一遇下雨就無情開滑?道路標線防滑係數差很大
在台灣,汽機車數量據統計約有2158萬5千多輛,而其中就有60%都是屬於機車,身為機車王國的台灣,道路標線標準卻是以汽車防滑係數為主,根據交通部《交通工程規範》一般道路的標線防滑係數需高於45 BPN,當然這裡指的是剛畫好的標線標準,而台灣的標線材料多半是使用熱拌樹脂,並摻入玻璃珠,進而達到反光效果,不過如果經過長時間的磨耗與風吹日曬,道路標線的防滑係數還是會日趨下降,甚至曾經有議員在台北市重要路口實測標線的防滑係數,測出來的結果居然只剩下40 BPN,連法定標準都無法達到,也難怪只要遇到下雨天就會造成許多機車騎士打滑自摔的情形發生。

▲仿照日本熔融噴射式所劃設道路標線。(圖片來源:建設局)
根據警政署統計,2016年機車自摔案件就高達1萬6千多件,其中因為標線抗滑力不足是自摔的最主要原因。相較於日本的道路標線看起來幾乎就像是直接畫上去的,因為日本在標線的劃設上,90%的路面都是用熔融噴射式的劃設方法,讓路面幾乎沒有高低落差。除此之外日本在道路標線的規定上面也規定必須要達到65 BPN的防滑係數。2019年,內政部營建署配合交通部推動提升道路標線抗滑標準,先在六都市區道路建議能逐步達到 65 BPN,非市區道路則建議介於50~65 BPN之間,試辦兩至三年確認具效益及可行性後,進而全國統一提高防滑標準,期望可降低機車族因標線打滑造成的交通事故。

▲建設局施工現場。(圖片來源:建設局)

▲建設局施工現場。(圖片來源:建設局)

▲台灣的標線大多是以傳統熱拌漆的劃線方式,比較明顯的差異就是標線時常會比路面還高,無法與路面形成一體(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就現況來說,台灣的標線防滑係數確實過低,甚至中國也都要求 55~70 BPN以上,其實機車族也已反映多年,不過政府部門都將這個議題視為非緊急項目,再加上如果改以日本標線的標準,成本將會增加3倍以上,因此在諸多考量之下讓台灣的道路標線至今依舊到處可見只有 45 BPN標準的傳統熱拌漆標線設置,也就形成了現在台灣的道路標線狀況,機車族朋友們也只能在天候不佳時騎車多加注意、小心慢騎,不要讓這個車禍的無形殺手降臨在自己身上。
---------------------------------------------------------------------------------------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裕隆集團》3千萬 60輛代步車 協助花蓮光復防災
-

量產車等了15年!《Audi A2 e-tron》搶攻豪華小型電動車市場 品牌執行長信心滿滿
-

Volkswagen攜手《動物方城市2》為Golf與T-Cross 換上「動物方城市風」限定造型粉墨登場
-

2025東京車展|《Subaru》為STI規劃雙動力 越野Wilderness準備進軍日本
-

3C科技|Canon RF 與 EF 相機鏡頭累計出貨超過 1.7 億支,創下全球鏡頭生產紀錄
-

升級GT-R專屬胎皮|Nissan Skyline 400R特仕車 重新調校懸吊&煞車
-

年底台北車展見!《Suzuki e Vitara》雙車型送測 可能不賣入門車款
-

和泰《Toyota RAV4》下殺百萬內!傳明年3月大改款 恐取消油車







雖然號稱是45~65bpn ,但只要是交通頻繁的馬路
再去量測,幾乎連一半都沒有
水溝蓋更厲害,怎麼不管,下雨天滑的要死,偏偏都會放在轉角處
那幹嘛繳稅... 不是用再交通上嘛?
馬路沒辦法改進🤔🤔🤔
為消耗更多的無良路標漆 目前各縣市的道路加緊塗鴨 到處是無用的路標線
走在斑馬線上都滑了何況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