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手上路|汽油版先借過!市區油耗達39.57km/L的《Honda Fit e:HEV》,居然還能征戰麗寶賽道?
Honda日前公布全新第4代Fit汽油版74.9萬元、Hybrid動力預售價86.9萬元掀起不少謾罵聲,並沒有成功擺脫「小車就應該比較便宜」的形象。不過就在上週三(12月22日),台灣本田正式宣布《Fit e:HEV》售價為79.9萬元,不僅比預售價狂降7萬元、更只比汽油版多5萬元,真的很狂!更狂的是,這次台灣本田一次集結了國內50輛《Fit e:HEV》,要在麗寶賽道展開這場獨一無二的「電車之戰」。
【汽油版試駕】 新世代《Honda Fit》汽油版試駕︱國產小車的勇敢蛻變
Honda Fit e:HEV油電車正式售價調降七萬元,來到79.9萬元。
因為上面提到了價格,那還是先說說油電版跟汽油版的不同,從最直接可以看到的外觀開始談起,其實兩者差異並不大,僅在廠徽的地方多了藍色的塗裝,營造出一種電能、環保的感受,同時提升了水箱護罩微笑鍍鉻飾條的質感,以及在車尾部分多了「e:HEV」的銘牌,更表現出與汽油版的不同。其餘部分則幾乎一樣,車身尺碼為長4,045mm、寬1,695mm、高1,535mm及軸距2,530mm,一樣有著許多人一看到就直呼很醜,但其實看久了以後我覺得蠻可愛的柴犬外型。
與汽油車型相比,僅在車頭廠徽多了一圈藍色外框(上),車尾多了e:HEV銘牌(下)來彰顯其身分。
Full LED車頭燈
柴犬的下巴(誤
16吋雙色切削鋁圈
零百加速約在9至10秒間
走進座艙內可以發現這次試駕的油電車型升級了冰河白內裝(選配價為1.2萬元,目前可免費升級),比之前的黑色內裝更質感、高級、吸睛。其餘部分則跟汽油版相同,一樣不支援中文語言的7吋TFT彩色液晶顯示的數位儀表,以及內建多媒體系統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的8吋中控觸控螢幕。
本次試駕車款為e:HEV專屬的冰河白的內裝(選配),座椅、車門飾板都是白色。
G-Frame人體工學座椅,表面中間為織布材質兩側為皮質。
白色好看也少見,但最大問題是較不耐髒。
車系首次導入電子手剎車與Brake Hold;排檔桿依舊維持傳統機械式,並多了電能回充的B檔位。
車內空間機能依舊是Fit的強項
8吋中控螢幕支援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手機連結。
車系首次導入7吋全液晶儀表板
透過方向盤左邊的滾輪Home鍵切換儀表板畫面。
至於配備部分,Fit e:HEV比1.5汽油版車型多了BSI盲點偵測警示系統、駕駛座膝部氣囊、Smart Entry智慧型車門啟閉系統、Walk-Away Lock離開自動上鎖功能,同時防火牆、輪拱、底盤、頂篷隔音都有進一步強化。
《Fit e:HEV》是一台「電能為主、燃油為輔」的車款,在時速80km/h以下主要以電動馬達行駛,純電行駛最高可達100km/h,而在80km/h以上則視情況採用引擎直接驅動,同時鋰電池充放效率可維持25-80%最佳容量。在市區試駕的時候,也不難發現《Fit e:HEV》最常出現的就是「EV純電模式」以及「Hybrid混合模式」,這也是為什麼市區油耗可以達到39.57km/L(能源據數據),高速油耗也能來到22.69km/L,因此平均下來Fit e:HEV擁有每公升油耗可跑26.9公里的優異成績。還有不得不說,由於這款車型新增智慧型車門啟閉系統真的大大加分,比起汽油版不僅方便許多,又因為隔音提升加上油電動力,在行駛過程中變得安靜、更舒適,要在市區穿梭完全不是問題,只是倒車顯影還需要額外加購實在有點可惜。
【相關報導】
平均油耗26.9km/L不輸Toyota!淺談《Honda Fit e:HEV》與豐田之油電科技差異(一)
如何砍掉變速箱和引擎飛輪?《Honda Fit e:HEV》與《Toyota Hybrid》油電科技較勁(二)
市區油耗39.57km/L太銷魂!《Honda Fit e:HEV》《Toyota Hybrid》油電科技成敗關鍵與二大疑點(三)
搭載由1.5升Atkitson循環DOHC i-VTEC引擎搭配電動馬達和鋰電池組所組成的油電動力系統
提供Hybrid混合、EV純電、Engine高速巡航共三種駕駛模式。
必須說,之前在賽道上只有坐過副駕的經驗,所以這次要駕駛《Fit e:HEV》在麗寶賽道上奔馳不只有點興奮也有點緊張,一方面是對於自己駕駛能力的沒信心,要開在平常從未接觸過的賽道上總是會擔心出狀況;另一方面坦白說是對於《Fit e:HEV》的不信任,這麼小的一台油電車款,能在賽道上為我帶來多少安全感和熱血感?
最一開始是直線加速關卡,根據Honda官方資料顯示,《Fit e:HEV》的0-100km/h約為9.4秒,而我當天實測的成績為9.88秒,與數據差約0.48秒,我認為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但是要強調一下,當天我因為擔心煞車力道不足,怕整輛車會無法控制,因此都在抵達終點以前便早早踩了煞車,不過後來發現有點多心了,煞車的控制比我想像中的好很多,即使在賽道上直接把油門踩到底直線加速,最後也完全不會有任何感覺煞不住的情況,拉回了一點我對《Fit e:HEV》的信任。
接下來的繞錐項目也讓我更提高對《Fit e:HEV》的信任,即使不斷的左右搖擺,車身帶來的側傾感也不會造成不安,而且速度感也沒有降低車身跟著方向盤轉動的敏捷性,所以不論是自己駕駛或是坐在副駕感受繞錐,都還是感覺相當安全。
在最後的賽道全程體驗中,即便我對於《Fit e:HEV》的信任已經拉高,但是他終究一台油電車,就算在大直線的地方將油門直踩到底,也頂多只有時速128km/h的表現,加上因為有前導教練壓車、且不能超車的情況下,並沒有帶來太多的熱血感、不過新鮮感卻不少。而在體驗的過程中,面對賽道上的彎道以及坡度,《Fit e:HEV》還是可以流暢的滑過,也不會有讓人不舒服的回饋和感受,只是可以感覺得到座椅的包覆性明顯不太夠……但是一台油電小車能在賽道上奔馳好幾圈,真的是值得嘉許,只是回歸到最初的原點,畢竟還是一台市區油耗達39.57km/L的油電小車,我認為在市區中自在穿梭還是比較適合的。
綜觀以上在市區及賽道的體驗,如果有人問我油電版和汽油版到底要買哪一個才好?雖然當初汽油版的試駕我並沒有參與,不過說真的,就我一個女生載著三個成年男性這兩天開下來,我覺得《Fit e:HEV》比想像中的好開很多,畢竟是一台僅4米長的小車,所以完全不會開的有壓力,但是卻沒有因為車小而感覺不夠力,還是可以在市區中穿梭、還是可以在賽道上奔馳,且整體的寧靜度和穩定性更是超出預期;不僅如此,後座雖然坐了兩個成年男性,卻不會感覺到空間的擁擠。對於不論是開車上學、常載朋友出遊的大學生,或是開車上班、在都會區通勤的上班族,我覺得都已經相當夠用,畢竟市區油耗高達39.57km/L真的很驚人,雖然沒有標配倒車顯影也是真的很可惜,不過原廠還提供5年15萬公里、鋰電池10年20萬公里的保固,而且不論是在售價上、配備上也都像《Fit e:HEV》在賽道上給我的感覺一樣,雖然並不是最完美,但已經夠讓人驚艷和安心。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Luxgen URX WildFun》五人座試駕報導|都會休旅也能搖身一變成為戶外咖
-
舊換新免百萬配備還升級 《FORD KUGA》哪款車型這麼超值?
-
完全解密!小改款《Ford Focus》首度推出國產旅行車 比照德規辦理戰賽道沒問題
-
全台首發★《Hyundai Custin GLT-B VIP》試駕報導|用料不含糊 同時滿足車內三排乘客
-
芯手上路|汽油版先借過!市區油耗達39.57km/L的《Honda Fit e:HEV》,居然還能征戰麗寶賽道?
-
《Toyota Corolla Cross GR Sport》油電版試駕︱脫掉制服換上運動服讓人想入非非?
-
2022年式《Ford Focus ST-Line Lommel X》試駕︱售價不變好料一堆!輕量化鋁圈上身超有感
-
《MG HS PHEV》試駕報導|綜效馬力291匹的國產休旅車 油電雙棲 告別里程焦慮
-
《Ford Kuga Vignale》搶先試駕︱義式工藝加持 國產SUV也能很高級
-
《MG HS PHEV》試駕報導|平均油耗75.2Km/L 純電續航72公里 能同時擁有嗎?
-
《Suzuki Jimny》真的推出五門長軸版 沿用1.5 NA引擎、後座跟行李廂空間加大
-
新世代《Nissan X-Trail e-Power》只賣e-4orce電子四驅車款 國產油車積極規劃中
-
原廠運動化套件上身 《Honda》發表Type R風格的《Civic e:HEV》改裝作品 《ZR-V e:HEV》同步換裝
-
美國《Tesla》無預警降價《Model Y》降幅最高達20% 歐洲市場也開始掀起降價潮
-
大改款《Hyundai Kona》韓國率先發表 沿用1.6渦輪引擎跟1.6油電動力、全面提供N Line版本
-
從鼻孔變成暴牙|《BMW》全新車頭飾板專利 裡頭大有玄機
-
揹負轉子引擎重生使命|《Mazda MX-30 R-EV》1/13 比利時車展亮相
-
SYM國民車系全面一級油耗 『尚省油擱有力』
-
削價引反彈 |中國《Tesla Model 3》售價創新低 老車主抗議維權 官方不理會
-
日規大改款《Subaru Impreza》加裝STI套件首度現身 確定比照《Crosstrek》搭載2.0油電動力
-
《Lexus RZ450e》預計今年在台上市 先來看看官方怎麼改
-
成本便宜歐洲車約台幣32萬|《中國電動車》價好品質優 贏得歐洲人青睞 市佔率節節攀高
內裝的顏色 蠻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