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A》《EQS SUV》互相傷害為哪樁?證明《Mercedes-Benz》車款 無論動力都具備一致的安全水準

使用EQA和EQS SUV ,皆以高於Euro NCAP的測試車重標準,進行對撞事故模擬。
Mercedes-Benz 使用了兩輛真實的車輛,一輛 EQA 和一輛 EQS SUV,它們的重量明顯更重,分別約為 2.2噸和3噸。此外,兩車的速度也都更快,均為 56 公里/小時,這意味著整體碰撞能量大大高於法規要求。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碰撞後車輛的大範圍變形可能令人震驚,然而,對於 Mercedes-Benz 的工程師們來說,這表明了車輛能夠透過變形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讓兩款電動車的乘客空間均保持完整,車門仍可開啟。在緊急情況下,這將使乘客或駕駛能夠自行離開車輛,或使急救人員和救援人員能夠及時協助車內人員。同時,EQA 和 EQS SUV 的高壓電池系統在碰撞過程中也會自動關閉。

透過設計撞擊後的車體變形吸收碰撞能量,使乘客空間均保持完整,護航乘客安全。
Mercedes-Benz 早於 1969 年便成立車輛事故研究部門,在撞擊測試上已積累超過 60 年的深厚經驗,結合各種涉及 Mercedes-Benz 車輛的事故分析,構築符合真實情境的生活安全理念基礎,藉由持續剖析事故起因,來強化安全科技及改善方案,以實現零事故願景。自 2016 年以來,Mercedes-Benz 在辛德芬根全新打造的車輛安全技術中心持續不斷地進行撞擊測試,該測試中心是世界上同類型中最大、且最現代化的一個測試中心。它擁有三個可高度靈活應用的撞擊車道,結合面積超過 8,000 平方公尺(90 m × 90 m)的大型無支柱空間以執行撞擊測試,其測試容量亦非常驚人,光在辛德芬根這座測試中心Mercedes-Benz 每年就進行多達 900 次碰撞測試和 1,700 次雪橇測試。

測試中 EQA 與 EQS SUV 個別配置了兩個測試假人,以三個女性與一個男性假人受測,每個假人上裝有 150 個監測點,撞擊結果數據分析皆顯示受到嚴重致命傷害的風險極低,表示兩輛車的車室潰縮區及進階安全系統等相關設計,皆已為撞擊中的乘客提供完善的防護力,所有安全裝置包含安全氣囊、能自動束緊的安全帶在內,都如預期中發揮保護作用。


每個假人上裝有 150 個監測點,分析結果顯示受到嚴重致命傷害的風險極低。
針對電動車電池結構安全性需求,Mercedes-Benz 為純電車型開發了一個階段式高壓電保護系統,該系統有八個關鍵元素,以確保電池和所有電壓超過 60 伏特零組件的安全性。例如,分開且獨立的正極和負極接線;和一個在發生嚴重碰撞時能自動關閉的自我監控高壓系統,以避免造成高壓電池受到撞擊時可能會產生火花或使人員遭受電擊等危險。在許多情況下,Mercedes-Benz 內部的高安全標準超出了法規標準要求或消費者保護組織的要求,此次最新的碰撞測試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編輯精選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Luxgen》營收高於裕隆城 《雙馬達n7》第三季推出 n5將銷往海外
-

中華車《J Space》供不應求 工廠加班趕工 本月入主贈多項好禮
-

和泰改進美規《Toyota RAV4》吧!中控主機功能超強大
-

台灣米其林展望2025年 本田金翼專用胎 ROAD W GT & 海外新胎將同步上市
-

和泰《Lexus NX》油電系統升級 售價不變 取消NX250動力
-

寶嘉聯合評估中|小改款《Peugeot 308》獅爪造型再進化 純電跑更遠 油電更首省油
-

與愛攜手TAIWAN SUZUKI捐贈IGNIS咖波聯名特仕車
-

台灣《Volvo EX30》入手價 有望低於Hyundai Kona Electric中階車款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台灣排單中|純電《Mercedes-Benz CLA》最遠跑792公里 首次導入800V電氣架構&雙速變速箱
-

《Mercedes-Benz A-Class》再延3年停產 真的不考慮大改款?!
-

必須獨一無二!《Mercedes-Benz Mini g》獨享大量零件 延續G-Class經典外型
-

CONCEPT AMG GT XX概念車 展現賓士AMG純電戰力 軸向馬達配圓住電池 綜效馬力1,360匹
-

Mercedes-AMG W16全新戰駒與18歲新秀Kimi Antonelli 挑戰2025年F1冠軍寶座
-

台灣排單中!大改款《Mercedes-Benz CLA》改用1.5升48V輕油電 可純電行駛 德國生產
-

大改款《AMG CLA》只剩電動車 綜效馬力上看500匹!
-

Mercedes-Benz G-Class 第60萬輛下線!電動化新篇章與經典傳承並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