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EQ EQE 350 4Matic SUV》試駕報導| 正宗純電三芒星魅力 科幻感駕馭樂趣
本次試駕車款為五人座純電休旅車EQE 350 4Matic SUV,建議售價358萬元起。本次試駕車款的內外觀套件為台灣市場沒販售的Avantgarde,市售車標配的為AMG Line套件。
Mercedes-Benz旗下電動車子品牌Mercedes-EQ的車款,無論是內外觀,乃至於動力系統都是相當有個性、最富未來感的系列。這次試駕的EQE 350 4Matic SUV五人座純電休旅車,從車款名稱會讓人聯想到油車GLE,但實際體驗後發現這兩款車系除了價格帶重疊外,其餘完全是兩碼子事。
EQE 350 4Matic SUV車身尺碼為4,879x2,141x1,685mm,軸距為3,030mm。
先前Mercedes-EQ旗下休旅車EQC、 EQB、 EQA都是用油車架構打造,外觀上都擺脫不了油車的影子;直到EVA(Electric Vehicle Architecture)電動車專用平台打造的EQE SUV與EQS SUV後,才讓設計團隊有更大更自由的發揮空間,所以在外型上整個放飛自我,你要說這是一台休旅車嗎?又帶點跨界的感覺。最大的影響在於電池容量,台灣市售的EQB、EQA都是66.5度,EQE 350 4Matic SUV直接來到了89度。
EQB、EQA因為與油車共享架構,所以售價相對親民,前者比GLB 250七人座僅多了2萬元,甚至比四驅七人座性能取向的AMG GLB 35 4MATIC還便宜;後者比GLA 200僅多了2萬元,也比性能取向四驅的AMG GLA 35 4MATIC還便宜。而EQE 350 4Matic SUV的售價來到了358萬元起,比小改款GLE 300d 4Matic(337萬元)貴了些。
圓潤的車頭造型,是EQ電動車才有的專屬設計語彙,為的是降低風阻。
考量到攸關續航里程的風阻系統,EQE 350 4Matic SUV外型搞得有點像宇宙飛船,車側剛直的板金線條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圓潤的流線車身線條,並換上隱藏式車門把手;電動車沒了引擎,車頭不再需要水箱護罩,對它來說,輔助駕駛系統才是重要的,因此官方稱之Black Panel的黑色滿天星車頭,裡面塞滿了雷達、攝影鏡頭、超聲波等ADAS相關的硬體設備。外觀造型見仁見智,但其風阻係數僅0.25Cd是絕對客觀,且難以超越的。
整車外型圓滾滾,最顯肌肉線條的莫過引擎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EQE 350 4Matic SUV離地高度僅180mm,比起GLE的215mm更方便上下車,但儘管如此,還是標配了車側踏板方面老幼婦孺上下車。對了,這次試駕車款內外觀套間都是Avantgarde,而台灣市售的EQE 350 4Matic SUV統一標配AMG Line的內外觀套件,所以很多都是型錄上不會出現的配件。
標配車側踏板,方便乘客上下車。
螺旋狀橫貫式尾燈,造型十分獨特!
車長超過兩米,從照片中真的是看不出來啊!
打開駕駛座車門會發現,這輛試駕車的方向盤並非市售車採用的AMG Line款式,其餘像是12.3吋全數位儀表與12.8吋直立式OLED中控螢幕,則都與市售車相同。電動車除了少了油車的引擎,而不再需要水箱護罩外;車內也因少了變速箱,中船下方多了個極其寬敞的置物空間,放個隨身包包不是問題。
中船下方有個寬大的置物空間,裡面還有兩個Type C充電口。
置物空間外層真皮包覆,質感一流!
12.3吋全數位儀表具備多樣顯示介面,個人習慣最簡單的雙環樣式
中間也能顯示導航圖資
中控螢幕上的電量監控介面,連空調也考慮進去了,十分接近真實使用情境。
雙前座具備自動座椅定位功能,只要輸入身高,座椅便會自動調整到相對應的坐姿。調整好的坐姿腿部空間與我習慣的相符,預設的坐姿偏高,只需調低坐姿,按下記憶功能後即可,相當實用的功能。超過3米的軸距果然不是蓋的,後排座椅的腿部空間相當寬裕,標配的全景天窗為車內帶來更好的採光,車底板相當平整,表現在水準之上。
全車系標配的Burmester 3D環場音響系統,由15具高傳真揚聲器所構成,總輸出功率來到710瓦。這套音響系統首次導入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該功能目前只能配合Apple Music專屬樂曲展現其讓人身歷其境的環繞感。除了音效令人讚不絕口外,更具備自然3D音源被動類比式聲音過濾系統、VNC 噪音消除功能,與自然音效環繞功能,讓車艙靜謐性多了些自然的感受。
氣氛燈不止於燈,更有氣氛!
車內飾板與配色提供多樣選擇,任意搭配都能營造出獨特的風格。
車艙燈光科技還是Mercedes-Benz玩的透徹,環中控台的氣氛燈有多種樣式可選,且間接照明所展現的燈光,不是一般直接發光的氣氛燈可比擬。車內客製化程度相當高,幾乎你看到的飾板都可以選配;如果覺得飾板太多的話,另提供要價台幣454,000的HYPERSCREEN超寬幅螢幕,副駕駛座前方的飾板換成了12.3吋OLED高畫質觸控螢幕,中控螢幕尺寸也升級到了17.7吋。若覺得後座也想來個螢幕,那可以選配要價3萬7的THERMOTRONIC 豪華型四區恆溫空調,後出風口下方就會有個冷氣調節面板啦!想要後座影音娛樂系統的話,那就要上看到七人座的EQS SUV了。
選配四區恆溫空調後,後出風口上多了一個後座專屬的空調控制面板。
軸距超過3米、車寬超過2米,後牌空間十分寬裕。
行李廂容積介於520到1,675公升,後排採4/2/4分離座椅。
全車系標配全景天窗
EQE 350 4Matic SUV內建的4種駕駛模式個性都非常鮮明,ECO模式以續航里程為優先考量,動力輸出較為溫和;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Sport模式,與電門幾乎同步輸出的動力,貼背感極為強烈,當然也更耗電;Comfort是個人認為最佳的駕駛模式,在該模式下的加速力道已經足以應付代步使用。另外還有一個隱藏的單踏板駕駛模式,啟用前要先在中控螢幕上關閉緩起步,並藉由方向盤後面的撥片將回充力道調整到最大,在該模式下千萬不能一腳鬆開電門,不然突如其來的強大煞車力道會讓人不知所措,煞車與加速力道都在電門上控制,踩是加速,放是減速。單踏板運作邏輯跟過往我們熟稔的雙踏板不同,建議找個空曠無人處熟悉後在上路,以確保其他用路人的安全。
多種駕駛模式搭配3種模擬音效,帶來無限可能的駕馭樂趣。
EQE 350 4Matic SUV雙馬達四驅設定,綜效輸出292匹/78公斤米。拜大扭力所賜,即便車重達2,580公斤,起步仍相當輕快,官方宣稱零百加速6.6秒。
多樣化的駕駛感受是EQE 350 4Matic SUV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多種駕駛模式搭配三種模擬聲浪,玩的不亦樂乎,另有一個讓我感受不出來的是DCU前軸動力斷開裝置,這套系統能根據行駛情況和所需功率,自動解耦前軸上的電動馬達,以提高續航里程。在低負載情況下,DCU會切換到4×2行駛模式,前軸上的電動馬達和變速器停止運轉。切換過程感受不出來,但對提升續航里程來說是一大利器。
編輯精選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小改款《Toyota Corolla Cross》油電旗艦試駕報導|本質好 舊系統稍加強化就跟得上時代
-
《Toyota Corolla Altis GR Sport 2.0》試駕報導|更運動化的國民車 油耗與運動化間最完美的平衡
-
《Audi Q6 e-tron》試駕報導|800V架構加持 舒適好開 滿滿科技感
-
小改款《Volkswagen T-Cross Style Design》試駕報導|不違和的總和 入門車不忘好質感 手煞車也能有LV.2
-
中華車《J Space 5人豪華型》搶先試駕|8AT LV.2 馬力破百!更能滿足家用需求的商用廂車
-
《BMW G45 X3 M50》試駕報導|科技支援下 更有操駕樂趣 全新奶茶車色 讓性能車展現陰柔的一面
-
小改款《Skoda Kamiq》試駕報導|小小改變 大大提升用車體驗
-
《J Space》搶攻省油市場 八速自排變速箱功不可沒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台灣排單中!大改款《Mercedes-Benz CLA》改用1.5升48V輕油電 可純電行駛 德國生產
-
兄弟請上車!《賓士》全新9人座豪華廂型車 229萬元起 《Mercedes-Benz Vito Tourer》
-
機器人與AI助《Mercedes-AMG》電動化|《軸向磁通馬達》德國生產 年產上看15萬具
-
充電口不見了!《Mercedes-AMG CLE 63》可能搭載V8引擎
-
性能車二手比較划算?!美規AMG SL55 折舊相當驚人
-
《Mercedes-Benz GLE》最快明年再次小改款 換上三芒星尾燈 可能取消跑旅車GLE Coupe
-
Mercedes-AMG GT台灣發表在即|首波這動力
-
《賓士暢行》讓張學友演唱會更有尊榮感 另提供雪地飆C63&賓士國際高爾夫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