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款《賓士 GLS 450 4MATIC》售價凍漲 首次導入越野駕駛模式 直六引擎輸出微調

小改款 GLS 450 4MATIC 發表上市,建議售價 502萬元起。官方圖片
台灣賓士近日發表了小改款GLS車系,取消原本入門柴油車,提供七人座GLS 450 4MATIC汽油車(可選6人座套件),奢華車款Maybach GLS 600 4MATIC則提供4人或5人座車型。建議售價方面,GLS 450 4MATIC維持與小改款前同樣的502萬元起;Maybach GLS 600 4MATIC則調漲132萬元,來到1,146萬元起。但因取消入門柴油車,讓車系少了500萬內的車款。

品牌首次運用4柵式水箱護罩。官方圖片
小改款 GLS 450 4MATIC 採用 Mercedes-Benz 新世代設計語彙,水箱護罩比例放大,以四橫柵鍍鉻飾條與 AMG Line 跑車化套件相呼應,呈現更勝以往的尊榮氣勢。多光束智慧型 LED頭燈同樣列為標準配備,採用全新 LED 燈眉及日行燈設計,與尾燈三道 LED 水平光條相呼應,呈現前衛優雅的視覺效果。

小改款 GLS 採用全新頭尾燈組設計,前後相呼應,呈現前衛優雅的視覺效果。官方圖片
進入座艙,便能感受源自 Mercedes-Benz 的豪華造車工藝。大器格局採用標準七人座配置,因應不同乘坐需求,也可選配六人座。除了採用全新世代的電容感應式多功能方向盤,前座空調出風口亦透過鍍鉻材質的點綴,提升整體視覺及觸覺的質感。此外,更首次提供源自於Mercedes-Maybach 的「MANUFAKTUR 魅黑流線鋼琴烤漆飾板」可供選配。

小改款 GLS 450 4MATIC 搭載雙 12.3 吋高解析螢幕,並導入 MBUX 2.0 最新車機系統。官方圖片
小改款 GLS 450 4MATIC 搭載雙 12.3 吋高解析螢幕,無論是數位儀表,或是 MBUX 多媒體系統皆擁有全新介面,軟體系統亦隨品牌數位化策略,升級至 MBUX 2.0 最新版本,注入更人性化的語音助理和智慧科技,OTA 線上更新功能也使各項軟體隨時維持在最新狀態。使用者亦可透過無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智慧型裝置互聯功能,將所需資訊投放至螢幕上,提升數位體驗便利性。


小改款 GLS 大器格局採用標準七人座配置(上圖),另可選配6人座套件(下圖)。官方圖片
動力編成方面,續用小改前的3.0升直6渦輪引擎,最大馬力上調14匹,來到381匹,最大扭力則維持51.0公斤米。其所搭載的48V輕油電系統能適時地輔以20匹馬力輸出。匹配9速手自排和4Matic四驅配置。GLS 450同樣搭載3.0升汽油渦輪直六引擎,不過小改款馬力峰值小漲至381hp,較小改前多14hp,最大扭力則維持51.0kgm不變,採9速手自排和4Matic四驅配置。標配 AIRMATIC 懸吊套件,具備可調式阻尼系統以及氣壓懸吊附車身水平調整功能,可根據駕駛模式自動調整;首次搭載的 Off-Road 駕駛模式也結合全新地表偵視功能,以最佳視野征服各種路況。
編輯精選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台灣2025年國產房車只剩Toyota和Nissan
-

多一個買NX200的理由 《Lexus NX250》停產倒數中
-

《中華三菱》明年新車!?《Mitsubishi DST》七人座休旅車 發表倒數
-

《Luxgen n7》特仕車 升級專屬套件 102.9萬元起
-

小改款Kia Carnival 164.9萬元起 科技配備大幅提升 單一7人座 柴油動力
-

2025年3月《一般進口車》銷售排行:一樣促銷 兩樣情 Mazda CX-30大量交車 Toyota bZ4X逆境中 Toyota Rav4已經是神了!
-

油價快訊|20250929(一)0點起|汽油不調整 柴油降1角
-

Ford高雄九和一心展示中心全新落成 展現「Ford Signature」設計理念 強化高雄地區服務量能 帶給港都消費者美式精緻品牌體驗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台灣賓士即將導入 2026 年式 EQA 與 EQB,動力與配備全面升級
-

《台灣賓士》降價加配備|AMG A35降25萬元 GLA車系下殺200萬內
-

香港純電《Mercedes-Benz CLA》預售 比當地E-Class還貴!
-

大改款《AMG CLA》只剩電動車 綜效馬力上看500匹!
-

傳《Mercedes-Benz》打算跟《BMW》買引擎|危機帶來合作機會
-

《Mercedes-Benz Vision V》預示旗艦廂型車VLS的奢華風貌
-

AMG 抄 Ioniq 5 N?為了留住 V8 粉,Mercedes 電動車開始模擬「假換檔+假聲浪」
-

廂車新紀元《Mercedes-Benz VLE》完成多項測試 預計2026年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