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da CX-60》銷往澳洲市場 入門搭載3.3升直六渦輪引擎、售價約台幣124萬起跳
繼歐洲及日本之後,澳洲當地也正式推出Mazda CX-60,比較不同的是澳洲除了提供3.3升e-Skyactiv D直列六缸柴油引擎輔以48V M Hybrid Boost輕油電系統,以及由2.5升Skyactiv-G直列四缸汽油引擎組成的e-Skyactiv 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系統,還準備了一具純內燃機設定的3.3升Skyactiv-G直列六缸渦輪汽油引擎,全車系共分成Evolve、GT、Azami三種等級,其中搭載3.3升Skyactiv-G直列六缸渦輪汽油引擎的Evolve入門車型,售價為59,800澳元起跳,換算成新台幣約124萬元。
澳洲當地正式推出Mazda CX-60,售價為59,800澳元起跳。(圖片來源:Mazda)
這具澳洲特有的3.3升Skyactiv-G直列六缸渦輪汽油引擎,其實輸出設定有些保守,最大馬力可於5,000轉繳出280匹,2,000轉到3,500轉之間可產生最大扭力45.9公斤米,而目前廣泛搭載於CX-9、CX-8、CX-5、Mazda6、Mazda3等車款的2.5升Skyactiv-G直列四缸渦輪汽油引擎,最大輸出便已達到230-250匹、42.8-44.3公斤米,多了兩缸跟800c.c.排氣量的優勢似乎沒完全反映在帳面輸出上。
3.3升Skyactiv-G直列六缸渦輪汽油引擎的輸出設定有些保守。(圖片來源:Mazda)
即便如此,從Evolve入門車型開始CX-60即標配12.3吋全數位儀表、10.25吋中控螢幕、原廠衛星導航系統、360度環景影像系統、手機無線充電裝置、雙區恆溫空調、可遙控開啟/關閉的電動尾門,並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往上一級的GT車型則多了方向盤電動調整、方向盤加熱功能、雙前座電動調整含駕駛座記憶功能、前後座加熱功能、全景天窗、駕駛監控系統、Bose音響系統,原本的8具揚聲器也增加到12具,18吋輪圈則升級至20吋。如果直上頂規Azami車型還可獲得主動式LED頭燈、黑色Nappa真皮內裝、LED環艙照明、無邊框車內後視鏡、雙前座通風功能等配備,但售價也跟著來到74,154澳元,換算成新台幣約237萬元。
(圖片來源:Mazda)
此外,在發表CX-60的時候,Mazda曾預告還會推出一具3.0升e-Skyactiv X直列六缸汽油壓燃引擎,一樣導入SPCCI火星塞控制壓縮點火技術來提升燃燒效率,大排氣量設定也無需渦輪增壓裝置輔助就能提供足夠的進氣量,並有助於簡化引擎結構,搭配雙頂置凸輪軸、可變汽門正時、電子控制EGR廢氣循環等技術,Mazda強調3.0升e-Skyactiv X直列六缸汽油壓燃引擎不僅能帶來相對平穩的運轉品質、更加悅耳的引擎聲浪,還能保有跟2.0升e-Skyactiv X直列四缸汽油壓燃引擎差不多的油耗表現,至於輸出方面目前還在賣關子,但相信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圖片來源:Mazda)
編輯精選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台灣本田》最快半年後導入|日規小改款《Honda Civic》上市 車頭超像Type R FL5 新增RS手排車款
-
BMW將M2跑車電動化|全為了這台車的誕生
-
新年式《BMW M2》動力提升 零百快0.1秒 標配3區恆溫空調|台灣預計明年導入
-
《Honda》斥資10兆日元研發電動車 是Toyota的兩倍 預計2030年前 陸續推出超過20款電動車
-
《Subaru STi》手排與水平對臥引擎都不在了 可能轉型電動車 高層:STi精神永在!
-
Toyota Subaru Mazda 共同研發新世代引擎 不在侷限化石燃料
-
Nissan Magnite 小改款墨西哥登場:以超值售價直攻 Toyota Yaris Cross 入門級休旅市場
-
美到不像話!日本Mazda推出MX-5 35周年紀念版|台灣進也能大賣!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Mazda》全新扁平化廠徽曝光 延續品牌持續改進 驅動強勁和持續增長的形象
-
澳洲Mazda宣布CX-5新世代揭幕在即!關鍵油電系統成最大看點
-
200萬內三排座首選|2025年式《Mazda CX-90》升級9氣囊 Elite Plus導入多項實用配備
-
大改款《Mazda CX-5》發表倒數 有望新增電動車 挑戰Tesla Model Y
-
本月入主MAZDA3 & CX-30 享限時高額 0 利率與 5 年原廠保固|王牌之姿撼動級距 MAZDA ACE EDITION 再掀市場熱潮
-
《Mazda》全新休旅車預告 大改款CX-5要來了?
-
《Mazda CX-60 25S Elite Plus》試駕報導|國產價格就能擁有同級唯一後驅駕馭樂趣
-
Mazda 6 日本正式下架|後繼車長這樣!這地區市場成台灣導入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