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為何會有里程焦慮?參考一表格秒懂!實際續航里程真的不夠
燃油車世代很少出現的「里程焦慮」一詞,在電動車世代已成熱門話題與亟需克服的難題!然而實際開過電動車的人還是少數,相信多數人都很難體會,在此以一份很簡單的統計報告,讀者很快就能明白電動車駕駛到底在焦慮什麼!
【系列報導二】Lucid Air續航力完勝EQS、Model S
【系列報導三】Model S電池塞好沒塞滿?Lucid Air排列更緊密
【相關報導】Model Y、Model X勁敵!Cadillac Lyriq今年交車
▲Subaru Solterra 純電SUV導入四驅版,預售179.8萬起,價格、配備、動力、造型都很漂亮,但續航力當然是與Toyota bZ4X同等級,不適合太操勞
根據美國能源部(DOE)針對2021年北美地區所販售的汽油車款(包含Hybrid動力)與電動車款的續航里程相比較,至於續航力數據則是源自美國EPA國家環境保護局的測試數據,目前EPA續航里程測試成績,乃是最接近實際駕馭行駛里程的最佳測試規範,然而僅侷限於美國販售的車款與動力。
*電動車續航里程 平均值為377km 最大值為652km
*汽油車續航里程 平均值為648km 最大值為1231km
▲美國能源局針對汽油車與電動車續航里程所做的分析,單位是英里須要換算,但一眼就能看出差距
以平均值來看,電動車的續航力只有汽油車的58%,實際行駛里程短少271km,這是什麼概念?意思就是許多燃油車都能一桶油環島,但是電動車從台北出發,不插電開到高雄已經算是強者,為了保險起見,多數電動車最好是開到嘉義或台南就要充電。
對於假日出遊行程來說,一般電動車的續航力,真的不適合南北奔波、遊半個台灣就差不多,至於上山爬坡也是暗藏危機,環島則是要步步為營,限制頗多,有種綁手綁腳的彆扭感受!
此份調查報告,已經剔除最極端的車款,如Lucid Air Grand Touring的832km,相信平均值被拉低不少!電動車迷表示哭哭,畢竟Lucid Air乃是電車之光,亦是唯一能與燃油車款「比持久、有凍頭」的純電千里馬!
此外,駕馭燃油車款可以開到油燈亮了之後再加油,此時大約還有50~100km之續航力,撐到此刻才開始尋覓加油站都還來得及,而且只須要「上個廁所的時間」就可以繼續上路,方便又快速。
▲充電不夠快、電容量不夠大、價格不夠低、循環壽命不夠長、安全性不夠好,電池五大問題仍待解決
但是,駕馭電動車開到電力剩下10~15%不只是傷鋰電池,而且此刻還能開多遠通常是個不確定的數字,說不定20km之後直接停在路中央!相信多數人都不敢冒這個險。好吧,就算順利到達充電站,至少要花15~30分鐘充電才能上路,如果不幸只找到一般的充電樁而不是高速充電站的話…等一小時很正常!
基於此,美國消費者對於電動車EPA續航里程的期望值乃是800km,但目前也僅有Lucid Air Grand Touring辦得到,而且售價高達美金15.4萬,對多數人來說太遙遠了。至於台灣方面,個人覺得EPA續航里程達到500km的電動車比較OK,畢竟還要保留約20%的電力,確保電池與駕駛者都能長壽,經常挑戰10~15%剩餘電量,絕對會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基於此,目前台灣最值得考慮的電動車無疑就是Tesla Model 3與年底可能會出現的Model Y,退而求其次就是Kia EV6與Hyundai Ioniq 5遠程版。當然賓士EQS很棒、BMW iX很帥,Model S、Model X也都很出色,但是價格不好商量。
以下列舉2022年EPA電動車續航力測試數據排名
- Lucid Air Dream Edition R(19吋鋁圈版本):832km
(此先發限量版已完售,目前只能買到續航力次之的Lucid Air Grand Touring,續航里程826km,輪胎與鋁圈會影響續航力表現)
- Tesla Model S Long-Range:684km
- Rivian R1T 四馬達AWD:502km(可升級電池容量,續航里程可達640km)
- Tesla Model 3 Long Range AWD:573km
- Mercedes-Benz EQS 450+:560km
- Tesla Model X AWD:557km
- Tesla Model Y Long Range AWD:528km
- 電動悍馬GMC Hummer EV Edition 1:526km
- BMW iX xDrive 50(20吋鋁圈版本):518km
- Ford F-150 Lightning Extended Range:512km
- Rivian R1S四馬達AWD Large pack:506km
- Ford Mustang Mach-E California Route 1:502km
- Cadillac Lyriq RWD:499km
- Kia EV6 Wind RWD Long-Range:496km
- Hyundai Ioniq 5 RWD Long-Range:485km
- BMW i4 eDrive40(18吋鋁圈):482km
- Volkswagen ID.4 Pro:448km
- Polestar 2 Single Motor:432km
- Chevrolet Bolt EV:414km
- Hyundai Kona Electric:413km
- Toyota bZ4X XLE單馬達前驅:403km
- Chevrolet Bolt EUV:395km
- Audi Q4 E-Tron Quattro(包含Sportback版本):386km
- Kia Niro EV:382km
- Audi E-Tron GT:381km
- Jaguar I-Pace:374km
- Porsche Taycan RWD:360km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Audi》將提高品牌價值 專注奢華車款|VAG內戰?!挑戰賓利?!再次消費Horch?!
-
小改款《Maserati MC20》改名MCPURA 車重維持1噸半 630匹馬力
-
七人座回歸+性能版開發中!小改款 Tesla Model Y 新車型消息出爐
-
協商談不攏?本田與日產可能不會完成合併
-
日本Hyundai推出超特別的Kona特仕版車型
-
2025年東京改裝車展|《Nissan》純電版GT-R R32 & X-Trail T33 戶外概念車
-
忘了V8吧!《Mercedes-AMG》2款電動車 冬季測試中
-
達卡拉力賽段冠軍|美國女將Sara Price 代表《Defender》競逐 2026 年賽事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雙B的默契!不願透露iX3與electric GLC的電池供應商
-
首次曝光|純電《AMG GLC》三馬達布局 縱效破千匹
-
《台灣賓士》全新25年式科技配備大升級 盤點五件Mercedes-Benz比你還厲害的事
-
台灣排單中!大改款《Mercedes-Benz CLA》改用1.5升48V輕油電 可純電行駛 德國生產
-
《Mercedes-Benz S-Class》全車系標配雙前通風/加熱 長軸車款凍漲
-
《Mercedes-Benz A-Class》再延3年停產 真的不考慮大改款?!
-
純電《G-Class》一般車款來了!少了專屬套件 價格調降84萬元
-
想換V8引擎?! 《Mercedes-Benz GLC》拖著300 SEL 6.3狂奔
所以說,充電(或換電)技術有突破前,氫燃料電車依舊是好選項。
尤其不用製造結構複雜的電池,更是大利多。就看能不能實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