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趨勢加速機器人普及(一)油車、電車、油電車、跑車、休旅車、商用車混線生產可行嗎?
根據與客戶的對話、市場研究、各行業包括250家公司的全球調查,專營機器人生產與設計的ABB公司,提出2022年之後機器人需求量快速提升的三個原因。
一、電動車革命正在為汽車製造業帶來全面變革
許多國家已計畫在未來十年內限制和逐步淘汰燃油新車的生產,電動車的競爭已經趨於白熱化,但十年後許多地區如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仍有龐大的燃油車款需求,傳統車款亦不能說停就停。
因此汽車製造商及其上游供應鏈,必須同時解決電動車、油車多元化發展的複雜方向,除了滿足電動車高度自動化生產,有別於傳統燃油車的不同生產框架,此外仍須尋求優異的生產效率,並兼具強大的靈活性,方能逐步淘汰傳統生產線,並逐步轉型,並且讓全新的生產線發揮最大生產效益,最好是電車、油車、油電車通吃!
不一定要逼迫內燃機非得從這世界上消失不可,如果未來氫燃料技術與設備純熟並開始商業運轉,氫氣引擎車款不再有大量二氧化碳與有毒廢氣污染,那麼內燃機還是很難被淘汰。
▲中華汽車轉投資的綠捷AMR自主移動機器人
但由此不難看出,電動車不僅僅是動力系統的改變,更是汽車生產線全面數位化的重要轉捩點。這一轉變將見證機器人與包括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在汽車生產業的快速普及、技術整合、廣泛應用。
簡單來說,未來同一條生產線,不只可以快速佈局、神速拆解、細部修正、自由調度、火速維護、彈性縮減或延伸,而且還可以同時生產電車、油車、油電車、休旅車、房車、跑車、微型車、商用車…。至於遊艇、飛機、火箭、家電能否與汽車混線生產?說不定假以時日持續精進,這就不是夢想與空談!總之,高度靈活性亦是未來機器人高科技生產線的努力方向。
即便電動車的電池製造與組裝,與傳統汽車生產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透過機器人高度自動化與極大的彈性變化,目標在於可以輕易整合在未來的汽車生產線當中,但這都需要配合強大的機器人,那麼傳統生產線上的作業員何去何從?冒著生命危險組裝高壓電池模組?當然不可能,只能說未來工人的出路越來越狹隘!
延伸閱讀>>>
三大趨勢帶動機器人快速普及(二)生產線工人、服務人員陸續遭殃?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Porsche 718 EV》可能延後發表 電池供應商Northvolt破產
-
亞太規Toyota Yaris即將大改款!台灣會賣回來嗎?
-
Mazda 6後繼車中國上市|價錢夠香 動力選擇豐富 明年再推新休旅!
-
賓士首款純電旅行車|全新 CLA Shooting Brake 將星空搬入車艙 續航761公里
-
《Hyundai》美國工廠破獲逾400名非法外勞 川普:請尊重我們國家的移民法
-
台灣排單中|純電《Mercedes-Benz CLA》最遠跑792公里 首次導入800V電氣架構&雙速變速箱
-
《夏普》為《鴻海》第二日本夥伴 今夏過後推Model A量產車
-
進台會賣爆|Honda推出特仕版CR-V 美到不行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落腳彰化|《台灣保時捷》第15座高速充電站啟用 打造永續充電新標竿
-
賓士AMG GT XX概念車 八天繞地球一圈 創電動車多項紀錄
-
純電《Porsche Cayenne Coupe Turbo GT》綜效馬力破千匹 換上大型尾翼
-
電影車追擊|回到未來DeLorean DMC-12
-
《Mazda CX-5》舊換新下殺94.9萬元起 本月享7年保固 MAZDA2僅59.9萬元起
-
《MF GHOST》885號車 Toyota GR SUPRA解析
-
三次小改款《Lexus IS》改良轉向與懸吊系統 換上12.3吋螢幕 油電車還用鎳氫電池
-
二次小改款《Kia Stonic》升級雙12.3吋螢幕 換上家族造型 強化A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