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上路︱《Suzuki Swift》換電更溫柔,比起冒險更想陪妳過生活
繼今年10月小改款輕油電小車Ignis上市後,Suzuki趕在年終前再次發出了第二波油電小車陣容,主角正是睽違了3年的動感小車Swift!
由於日前國王已隨著 Swift及Swift Sport的上市記者會進行了簡單的規格介紹與說明,因此呢本次將針對小改款Swift與Ignis的差異比較,以及女生視角的駕駛感受。
更多其它相關報導:
● 難道是聖誕禮物!小改款《Suzuki Swift / Swift Sport》輕油電上身還出手排 售價降到70萬/80萬
● 小公主上路︱只願「電」記妳,《Suzuki Ignis》做妳唯一的輕油電小車
為什麼要跟Ignis比呢?
Ignis與Swift是Suzuki在今年先後推出的油電小車,雖然在產品定位、車型級距上皆不相同,但兩款搭載著相同的Mild Hybrid輕油電動力科技,也都屬於都會型的小車,對於正猶豫想入手輕油電、平價、小車級距的消費者們來說的確算是兩位實力相當的參賽選手,因此決定針對Swift與Ignis進行比較。
車款 | Ignis Hybrid | Swift Hybrid |
正式售價 | 68萬元 | 70萬元 |
車型級距 | A-segment | B-segment |
動力系統 | ||
引擎型式 | 1.2升Dualjet四缸自然進氣引擎 | |
引擎輸出 | 83ps/6,000rpm;11kgm/2,800rpm | |
油電系統 | ISG整合式啟動發電機加鋰離子電池 | |
馬達輸出 | 2.6ps/3.6kgm | |
變速箱 | CVT無段自排附7速手動換檔模式 | |
驅動方式 | 前輪驅動 | |
輪胎尺碼 | 175/60 R16 | 185/55 R16 |
車身規格 | ||
車長 | 3,700mm | 3,845mm |
車寬 | 1,660mm | 1,735mm |
車高 | 1,605mm | 1,480mm |
軸距 | 2,435mm | 2,450mm |
車重 | 905kg | 945kg |
行李箱容量 | 267L | 265L |
油耗表現 | ||
油箱容量 | 32L | 37L |
市區 | 20.82km/L | 19.77km/L |
高速 | 22.96km/L | 24.14km/L |
平均 | 22.1km/L | 22.3km/L |
首先來環顧一下小改款Swift的外型設計~
不得不說,初次見到小改款Swift時並沒有特別驚艷的感受,但越看越耐看的外型忍不住開始有點著迷,尤其喜歡它迷你可愛的車型上配上了帥氣的懸浮式車頂與C柱隱藏式門把,看起來格外有型有活力,不過試駕車選用的紅/黑2 tone雙色車色需要加價1萬元才能擁有。
此外,小改款Swift還換上全新設計的16吋雙色切削設計輪圈,並搭配同樣為全新設計的六角蜂巢狀水箱護罩,以及點綴在水箱護罩中央的鍍鉻飾條,雖然變化幅度不算大,但在試駕時仍有阿姨忍不住敲敲玻璃問道:「這台車多少錢啊,長得有點小跑車的感覺,很時髦耶」,證明小改款Swift的高顏值也算是有目共睹。
走到車尾,打開了掛有專屬「Hybrid」銘牌的尾門,小改款Swift依舊保有基本265公升、後座打平後579公升的行李廂容量,雖然基本265公升還小輸Ignis的267公升,但後座打平後的579公升就明顯大於Ignis的501公升,尾門開啟高度對個子不算高的女生來說操作上也還算輕鬆。
換到前座,整體設計跟小改前的鋪陳差異不大,樸素中略帶點運動風的小妝點,同樣配備了附有換檔撥片的平把造型多功能三輻式方向盤、旋鈕設計的空調控制面板、偏駕駛導向的中控台設計。
比較不同的是,過去需要加價2萬元選配的多功能觸控螢幕在小改款Swift直接列為標配,不僅可支援時下流行的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車內還附上4具揚聲器與2具高頻揚聲器,以該級距小車來說算是給得相當有誠意。
因應新換上的油電動力系統,小改款Swift的儀表板中央也比照Swift Sport換上了全彩設定的4.2吋整合式多功能行車資訊顯示幕,可以透過方向盤上的「INFO」鍵切換頁面,顯示如油耗、馬達、電池等行車資訊。
但比較令我在意的是,雙前座遮陽板內的化妝鏡可能受到車頂線條設計影響,兩面鏡子照射的區域皆偏向車輛中央,也就是說身體不跟著移動的話,坐在駕駛座或副駕駛座無法完整的照到鏡子。以上圖為例,圖中我是正坐在駕駛座中央,將相機鏡頭擺放至我眼睛的位置,以模擬我看出去的方向,而如圖所示,化妝鏡的角度僅能看到我右邊一小部分的臉。
屬於B Segment級距的小改款Swift,車長為3,845mm、車寬為1,735mm,比起A segment級距的Ignis (3,700mm、1,660mm)確實要來得再大一些,後座表現上也受惠於隆起幅度不高的果嶺,乘坐空間仍相當寬敞,但對於身高152公分的我來說與Ignis相比並沒有太明顯的差異。
雖然小改款Swift的車高 (1,480mm)比起Ignis少了125mm,在座高上無法如Ignis提供較高的駕駛視野,但開起來並不會因此沒有安全感、座椅過低難以起身的問題,同時前座椅的包覆設計算是很適中,不會有過於擁擠或空蕩得讓人搖頭晃腦,行進間坐起來反而有種有點包又不會太包的舒適感受。
主動安全方面,小改款Swift導入了Suzuki Safety Support智能安全科技,除了BSM車側盲點偵測系統、DSBS雙感知器煞車輔助系統、LDWS車道偏離警示系統、駕駛疲勞警示、ESS緊急煞車訊號警示、CCD倒車鏡頭顯影,以及全車6具SRS輔助氣囊等之外,還多了Ignis所沒有的ACC主動式車距巡航系統 (非全速域,需時速40km/h以上才能作動)、RCTA後方車側警示、HBA遠光燈輔助系統,雖然比Ignis還要豐富完整,但有些可惜的是小改款Swift所配備的DSBS雙感知器煞車輔助系統並不支援行人偵測,算是不及Ignis的唯一缺憾。
最後當然要來聊聊大家最在乎的動力系統與駕駛感受~
小改款Swift卸下了過去搭載的1.0升三缸渦輪增壓引擎,與Ignis一樣換上1.2升Dualjet四缸自然進氣引擎,再搭配ISG整合式啟動發電機與鋰離子電池組成Mild Hybrid 輕油電動力科技,雖然引擎輸出從過去的111匹、16.3公斤米下修至83匹、11公斤米,實際開起來也確實變得溫和許多,但不會有渦輪打開突然「爆衝」的推力感,線性的加速反應或許會比較適合都會裡走走停停的路況,對新手駕駛或喜歡輕鬆開車的人而言也比較好上手。
另一方面,由於原廠重新設定了馬達的介入時機,因此當轉速逐漸拉升或需要再加速時,可額外產生2.6匹、3.6公斤米輸出的ISG整合式啟動發電機,將能適時提供更飽滿的輔助動能,後半段加速明顯比Ignis順暢,加上稍微硬朗的避震器阻尼設定、較低的車高與車身重心,行駛上的晃動與側傾感削弱了不少,不僅操駕感受更為穩定,行路舒適性也提升了不少。
就像剛剛所說的,小改款Swift跟Ignis雖然搭載相同的動力系統,但Swift針對輸出配置重新設定,使馬達更早介入驅動,不但讓整體動力反應更充沛,起步時引擎與馬達間轉換的頓挫感也幾乎感受不到,能源局公布的平均油耗更從19.2km/L提升至22.3km/L,比Ignis的22.1km/L還要出色。
不過小改款Swift在隔音效果方面還是有點小缺憾,雖然在可接受範圍內,但在車內仍能聽到較明顯的路面噪音、風切聲,幸好引擎聲要在拉轉後才會比較明顯,運轉品質也比過去使用的1.0升三缸渦輪引擎來得優異。
整體而言,換上了輕油電動力的小改款Swift,雖然性格上少了一點熱血、多了幾分溫馴,但底盤配置仍保有一貫的駕駛樂趣;而且為了因應消費者需求也補上了更完整的主動安全系統,連出色的油耗表現都成了一大賣點。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LUXGEN n⁷ LR長程版 再遠都陪你去
-
《Mazda CX-60 25S Elite Plus》試駕報導|國產價格就能擁有同級唯一後驅駕馭樂趣
-
《Mazda CX-90》試駕報導|日系七人座旗艦休旅車 大空間 大馬力 還很有操駕樂趣
-
《Mercedes-AMG E 53 HYBRID 4MATIC+》試駕報導|油電雙棲!最貼近商務與家用的AMG
-
大改款《Skoda Kodiaq》試駕報導|貼心設計 科技配備大幅進化 力保不失台灣最賣七人座休旅車寶座
-
2025年式《Range Rover Evoque》P250 Dynamic SE 試駕報導|開山闢路 不隨前車腳步
-
新世代《Suzuki Swift》試駕報導|省油 大空間 更加務實的都會進口小車
-
《Mazda CX-5 25T Retro Sports Edition》試駕報導|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造車工藝 現在入手正是時候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Suzuki與Toyota攜手合作電動車量產日在即|實車外觀長這樣 台灣市場有望
-
SUZUKI SWIFT 獨家冠名贊助徐佳瑩「變得有些奢侈的事」巡迴演唱會
-
Suzuki聯名貓貓蟲咖波推出特仕版Ignis!!可愛度爆表 汰舊換新價59.9萬元起
-
今年在台上市|《Suzuki e Vitara》續航500公里以上 4米2小車有座椅通風 印度上市
-
《Suzuki》發表小改款《Swace》 比照《Toyota Corolla Touring Sports》強化1.8油電動力輸出
-
Suzuki 推出越野風格客製化版本Swift 展現掀背車新潛力
-
大改款《Suzuki Swift》預計下月《東京車展》發表|看似一成不變 能改到心坎裡嗎?
-
以⼈為本! TAIWAN SUZUKI⽇系款待精神助⽊匠的家「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