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很屌有頂篷更屌!亞帝發《Adiva》預訂今年第三季在台上市
圖片來源:Adiva
過時的交通管理條例不僅時常擾民,也意外扼殺了新興產業的發表,導致技術爭相外移挑戰更廣闊的全球市場!而因法窒礙而奔走海外的臺灣之光更可說是繁不備載,而臺灣的機車市場便是血淋淋的例子!光是在行駛車道與車牌懸掛形式等基本議題的論戰上便不知浪費掉廣大納稅人多少血汗錢。如今,隨著國內機車法規與路權限制逐漸鬆綁,不僅大幅提升國內大型重機的使用環境,也吸引全球各大車廠進駐。
圖片來源:Adiva
原屬於義大利機車名廠《Benelli》體系下的Scooter專案商品小組,《Adiva》於1994年發表原型概念車款,並於1998米蘭車展中像世人展示初代可收折頂棚設計的Scooter車款《Adiva 150》,時任專案負責人「Nicola Ponzio」便展現出過人的設計才華。
直至2000年Ponzio正式取得公司經營主導權,令《Adiva》成為完全獨立的公司法人,《Adiva 150》才算是正式導入市售,活動式頂棚的設計突顯出與《BMW C1》硬頂概念的便利性,隨後於2004年取得可收折頂棚機構的機車設計專利。
圖片來源:Adiva
自2007年結束與Benelli多年的合作關係後,正式以Adiva之名重新塑造自家的品牌DNA;2008年正式於落腳於臺灣,並於同年的米蘭車展中展示了AD3概念車。近年也積極跨足智能化機種與太陽能動力的研發領域,拓展品牌觸及的市場面向。為了提供消費者更為多元的駕馭樂趣,針對頂峰客群也提供了特殊定製的客製化服務。
圖片來源:Adiva
「創新」與「時尚」乃是品牌創辦人Nicola Ponzio堅持的設計理念,也令旗下商品打破了「汽車」與「機車」既存的領域疆界,獨家的頂棚設計在惡劣的天氣條件行駛下,賦予騎士更為舒適的操駕環境,結合前方大面積的擋風鏡設計與雙軌式雨刷結構,提供騎士更為快意的前方視野,一體成形的後行李箱概念,大幅提升了Scooter車型的收納機能與便利性。
圖片來源:Adiva
由AD3率先搭載的前雙輪轉向結構,貼近於汽車雙A臂懸吊結構的概念,搭配多向獨立轉向連桿設計並導入鋁合金材質進行輕量化工程,絲毫不影響轉向的輕快手感;左右獨立的搖臂設計,帶來更為強悍的走行性能,面對地形落差較大亦者是破碎的惡劣路況,依舊可維持優異的舵角指向性與穩定性,為騎士帶來全新的駕馭感受。
圖片來源:Adiva
而隨著國內三輪機車使用限制鬆綁,選擇以臺灣為生產基地的Adiva也正式於2016台北國際機車產業展中以國產品牌現身,現場除了展示了AD全車系商品外,更提供消費者完整的試乘體驗服務。至於詳細的上市計劃與銷售通路規劃預定將在今年第三季更為明朗,也請隨時鎖定《國王車訊》後續的系列報導。
圖片來源:Adiva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2024年07月《機車》銷售量品牌排行榜|7月是銷售旺季 各家銷量回溫
-
2024年10月購車優惠|Honda Motorcycle 10月全方位安全守護專案開跑 指定車種再享高額0利率優惠 圓夢不必妥協
-
三陽推出全新2025年式MMBCU|儀表改最多帥度提升
-
Gogoro x MUJI無印良品聯名第二彈好評登場|「$499 隨你騎」超省資費方案限時回歸,再享首年保養免費
-
BMW新型水平對臥摩托概念車亮相
-
Honda雙箭齊發|FORZA 750/X-ADV新年式配備升級推出
-
Gogoro 2024 快閃台北橋 百 GO 夜行 萬元點數加碼豪禮大方送
-
購車指南|2025年台灣市場10款平價通勤《電動》機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