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小獅變臉 小改款《Peugeot 2008》預約日內瓦車展發表
圖片來源:Peugeot
2013年問世至今,法國《Peugeot》汽車決定在2016年日內瓦車展上推出小改款《2008》小型跨界SUV車系。
▼小改款Peugeot 2008車系在頭尾燈組、與水箱護罩的設計均經過變更,而獅子廠徽則全數移至水箱護罩中央。
圖片來源:Peugeot
設計造型變更部份,小改Peugeot 2008車系擁有全新的頭尾燈組、及縱向線條的水箱護罩設計,另外包括門檻踏板、車頂置物架、尾門尾翼等處的設計,也都經過修飾,而小改2008全車系最明顯的設計差異,就是全數將Peugeot獅子廠徽移至水箱護罩中央。
▼小改2008車系的汽油動力全數為1.2升PureTech(上)、柴油動力則全數為1.6升BlueHDi引擎族(下)。
圖片來源:Peugeot
圖片來源:Peugeot
小改款2008車系在引擎動力的選擇方面,也擴充為有五款汽油、六款柴油的選項,所有汽油車型皆搭載三缸1.2升PureTech汽油引擎,其中擁有最佳環保效能的車型,為82hp五速自排、與110hp S&S(Stop & Start)怠速熄火五速手排車型,兩款皆測得22.7km/l的官方平均油耗數據,排碳值則分別為102g/km與103g/km。
柴油動力部份,小改2008皆搭載四缸1.6升BlueHDi渦輪柴油引擎,節能減碳效益最佳者為110hp S&S五速手排車型,平均油耗數據為28.6km/l,排碳值則為90g/km。
▼2008車系小改後也追加GT Line車型,2008 GT Line則以全車多處黑色零組件、及部份紅色的字樣與徽飾突顯車型定位。
圖片來源:Peugeot
除了標準的Access、Active、Allure等配備等級車型外,小改2008車系也追加運動化的GT Line車型,該車型包括有專屬的17吋暗色鋁圈,另外在水箱護罩與霧燈組外框、車頂置物架、及後視鏡外蓋等處皆採黑色處理,前葉子板上也有專屬的GT Line字樣徽飾,而水箱護罩上的Peugeot字樣則以紅色仕上,另外車室內也有多處紅色的構成元素妝點。
▼小改款2008一般車型(上)、與GT Line車型(下)的內裝佈局差異,GT Line為強調其運動化設定,以多處的紅色元素來突顯其動感氛圍。
圖片來源:Peugeot
圖片來源:Peugeot
小改2008車系沿用Peugeot「i-Cockpit」內裝設計概念,中控鞍座的「Grip Control」旋鈕,則提供有標準、雪地、全地形、沙地、與ESP off等不同的行車模式選擇;按照後排座椅的運用變化,小改2008可提供410至1,400公升不等的尾廂置物容積。
小改款2008全新7吋觸控螢幕的資訊娛樂系統,現可相容MirrorLink、及Apple CarPlay等操作介面,而能夠預防市區低速追撞的Active City Brake系統,也同樣配置於小改2008車系上。
圖片來源:Peugeot
台灣市場部份,經詢問總代理「寶嘉聯合」,目前有關小改2008車系的導入時程、與導入車型等等,均尚待與Peugeot原廠確認。
影片來源:Peugeot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2025東京改裝車展|《Nissan》汽車技術學院 賦予老車新樣貌
-
2025東京改裝車展|STI回來啦!《Subaru WRX STI S210》僅CVT變速箱 目標馬力300匹
-
Nissan Fairlady Z化身旅行車將在東京車展亮相
-
Suzuki Swift套件版上身|可能是Swift Sport雛形
-
2025東京改裝車展|《Toyota GR Yaris M Concept》中置引擎&全新2.0T四缸
-
Toyota GR86化身成拉力賽車|動力有驚喜
-
《Toyota GR Supra》停產!官方推出限量手排特仕車 & GR Supra 3.0最後年式更新
-
靈獸系列再一枚|SYM推出靈龜TTLBT新大羊機種 高科技配備配滿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台灣一樣4輛配額嗎?小改款《Peugeot 208》沿用裸眼3D儀表 預計新增輕油電動力
-
團結力量大!台灣《Alfa Romeo》將與《Peugeot》共享展間與保養廠
-
黑馬現身《Peugeot 208 2008》竟是歐洲盃冠軍《Volkswagen ID.4》電動車鍍金(二)
-
不只#EmilyinParis,這6款汽車品牌也「來自法國」,一起感受法式的浪漫血統!
-
Peugeot推出小改款2008|4車型124.9萬元起
-
《PEUGEOT》2025法式團圓樂新春健診服務活動,重視行車品質〝蛇〞我其誰
-
《Peugeot E-408》純電轎跑 下月初海外發表 動力編成似乎沒驚喜
-
汽車銷售捷報|PEUGEOT全球銷量開春報喜 2025首季全球銷售表現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