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車給你10氣囊還不夠!未來就連車外也有《安全氣囊》!
圖片來源:Toyota
目前大多數人對於安全氣囊的認知,基本上就是安裝在車艙內部,當車輛發生撞擊時,能夠有效的保護車內乘員,避免車內乘員撞擊車身結構造成傷害;部過,大家有想過把氣囊裝在車外嗎?未來,你的愛車可能不只車內有氣囊,就連車外也有可能配備氣囊。
圖片來源:Volvo
其實車外氣囊的目的並非在於保護車體,而是讓車身變得更柔軟能夠吸收衝擊,降低車室碰撞力道,而談到車外氣囊就不能不提Volvo V40,上市之初曾推出位於車頭的車外行人安全氣囊,一旦撞到行人,氣囊就會彈出墊在A柱及前擋風玻璃上方,降低行人跟車體的衝擊,同時也會將引擎蓋後方稍微掀起,減緩衝擊力道。
圖片來源:Volvo
其實目前已有汽車零件供應商ZF TRW開始研發車用外部氣囊,他們將氣囊安裝在後車門處,而氣囊充氣後體積將達到200公升,幾乎是一般車內側氣簾的兩倍大,同時也需要兩組充氣裝置,而這款車外氣囊也被設定在即將發生碰撞時才會啟動,因此內部同樣需要配備碰撞預警感應系統。
圖片來源:ZF TRW
而經過ZF TRW的多次撞擊測試,ZF TRW研發負責任Steve Peterson表示,車外氣囊能夠降低30%左右的側撞衝擊力道,而他們也認為車外安全氣囊對於體積小重量輕的中小型車款而言相當重要,特別是碰上SUV或是Pickup皮卡等大型車碰撞時,車外氣囊能夠有效吸收衝擊,避免小車當場被撞翻。
圖片來源:Toyota
不過,要把氣囊安裝在車外仍有許多難題需要克服,除了基本上必須要能抵抗雨水、冰雪、酸鹼、灰塵以及日曬高溫摧殘之外,由於氣囊本身設定必須要在撞擊之前運作,所以內部碰撞預警系統的精準度及穩定性就相當重要,總不能有車突然靠近就彈出氣囊,因此相信未來仍有很長一段的研發之路要走。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電動 BMW M3 紐博格林測試曝光,預計 2027 年登場
-
電動車免徵牌照稅擬再延4年 多數車主可省下約4.4萬元
-
2024年10月油耗|中華車《J Space》8速自排更省油 《AMG GT 43》小排量渦輪引擎更省油 Toyota Altis hybrid換鋰電池更省油
-
小改款《Mercedes-Benz C-Class Estate》車內布局首次曝光
-
SUZUKI《2025新手駕駛訓練營》今年擴大舉辦中
-
《Outlander》本月下殺77.9萬元起 《Zinger》享高額配件金《Lancer》還買的到 《中華菱利》改款前最後促銷
-
《Luxgen U6 / URX》黑+特仕版|多1萬 專屬黑或白車色 25年1月入主享全年領牌費
-
夏普推出全新《AQUOS sense9》智慧型手機 東京潮流色搭配高畫質相機與螢幕 內建高達兩天*1的電池續航力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Toyota RAV4與Land Cruiser都將推出電動車 多途徑減碳策略
-
《汎德BMW》入主X1 1 Series等車系月繳免6千 或百萬零利率
-
汽車週邊|馳加汽車服務中心用心守護每段旅程 年度「心坎禮」回饋活動 不只專業 更是貼心
-
停產後新篇章|歐洲《Ford Focus》將轉型跨界休旅車 與Kuga共享多項零件
-
【國王車訊】車模美女收集 ARTA GALS 真木しおり
-
賓士AMG GT XX概念車 八天繞地球一圈 創電動車多項紀錄
-
《Ford Territory Hybrid》送測 4缸渦輪油電 215匹 平均油耗19.6km/L 六和終於要生產油電車
-
預售275萬元起|《Audi A6 e-tron》標配3螢幕 缺車道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