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降價風暴背後:中國電動車產業進入淘汰賽?
最近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突然大降價,部分車款最多打了66折,引發市場一片譁然。不過,這波降價並沒有帶動太多買氣,反而引起官方關注。兩週內,比亞迪的股價大跌,市值蒸發了大約5980億台幣,讓不少人開始擔心,這家公司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早就有專家質疑,比亞迪的財務狀況不如外界想像那麼健康。雖然官方說淨負債只有277億人民幣,但有媒體和會計專家估算,實際數字可能高達3230億人民幣。原因是比亞迪用「拖付款」的方式跟供應商做生意,把該付的帳延後,這樣帳面上就看起來比較好看。一般車廠付款最多2~3個月就結清,比亞迪卻拖了9個月,甚至長達1年。
這樣的做法,讓人聯想到中國房地產大亨恆大集團出事前的情況。有中國車廠老闆甚至直接說,「汽車業也有恆大」,雖然沒明說,但大家都猜他指的就是比亞迪。比亞迪自己倒是很有信心,說自己的海外市場表現很好,負債也沒那麼誇張,其他大車廠像吉利、上汽的總負債也不小。
不過外界普遍認為,比亞迪這次大降價就是為了快速清庫存、回收現金來救急。問題是,這樣的價格戰不只影響到自己,還把整個市場搞得更混亂。其他中小車廠根本撐不住,因為它們不像比亞迪那樣有資源可以撐長久。摩根大通的報告也指出,現在中國有超過50家電動車品牌,真正能穩定賺錢的只有比亞迪、理想、賽力斯三家而已。
這場「你降我也降」的價格戰打下去,很可能會造成一波大洗牌。業界專家認為,從今年底開始,會有不少撐不下去的車廠被迫退出市場或被併購。比亞迪雖然還能撐住,但這種策略如果繼續下去,對整個中國電動車市場可能不是件好事。
編輯精選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U-POWER 超高速充電站時段費率調整公告 自2025年1月1日凌晨00:00起實施
-
Porsche Taycan Turbo GT 於巴西Interlagos賽道創造電動車單圈紀錄
-
Toyota第二款電動車要來了|台灣有望販售!!
-
KYMCO推出油電雙冠《酷玩 CoolOne》、《大地名流2.0》新車型!多項優惠方案一次看
-
KYMCO 與LiveWire展開深度策略結盟 迎電動機車新時代 預告米蘭車展國際記者會將宣布重磅消息
-
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泓德能源》打造全場域智慧能源解決方案 多款充電產品一次亮相
-
第六代 Toyota RAV4 PHEV 表現有多優異?續航飆破 1350 公里、純電可跑 150 公里
-
人氣爆棚!Mazda電動休旅熱賣中,訂單直逼 2 萬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