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渦輪油電行不行 ─《Subaru Forester e-Boxer》新加坡搶先體驗

自從新一代《Forester》取消渦輪動力選項後,對於已經將《Subaru》品牌跟熱血劃上等號的車迷來說,難免會有點無法接受,對於將《Forester》車系視為銷售主力的總代理台灣意美汽車來說,同樣也是一種挑戰。
因此,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在新加坡車展上台灣意美汽車預告,未來將導入搭載油電動力系統的 《Forester e-Boxer》,同時也安排試駕行程讓前往新加坡參訪的媒體能夠搶先體驗,不過礙於當天還有其他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媒體,試駕行程稍嫌緊湊,僅能在封閉場地內短暫繞個幾圈。

▲除了參訪新加坡車展,台灣意美汽車也安排試駕行程,讓媒體能夠搶先體驗Forester e-Boxer。
即便如此,透過直線加速、繞錐、溼地過彎、穿越減速塊等關卡測試,以及跟Toyota C-HR Hybrid、Honda Vezel Hybrid兩位競品對手的比較,其實仍可感受到Forester e-Boxer的優勢所在,包括四輪傳動所帶來循跡性能、SGP底盤架構下的車身剛性還有乘坐舒適性等。至於意美官方之所以會選擇Toyota C-HR Hybrid、Honda Vezel Hybrid這兩款小休旅來跟Forester e-Boxer比較,原因除了都是搭載油電動力外,其次則是新加坡當地的價位相近,但既然屬於不同級距也非國內販售車型,比較後的結果便不在本文探討之列。

▲現場還找來Honda Vezel Hybrid、Toyota C-HR Hybrid兩位競品對手,但因為屬於不同級距也非國內販售車型,比較後的結果不在本文探討之列。
首先來說明Forester e-Boxer與一般車型的差異之處,坦白說如果沒仔細分辨,其實很容易錯認Forester e-Boxer的真實身份,因為不管是帶有銀色下護板的前後保桿、側裙,或是頭尾燈、水箱護罩及18吋輪圈造型,都與目前販售的Forester 2.0 i-S / 2.0 i-S Eyesight車型相同,唯一可驗明正身的特徵在於兩側後視鏡下方及尾門右下方所出現的e-Boxer銘牌。
內裝區域同樣延續一般車型的設計架構,但換上了油電車型專屬的藍底儀表板,中控台上方的6.3吋LCD多功能行車資訊顯示幕則多了可顯示動力流及電量的畫面,可供駕駛確認目前是在純電、引擎或混合驅動狀態下行駛,同時減速也會出現正在回收動能的充電畫面。此外,為了放置容量可達4.8Ah的鋰電池組,Forester e-Boxer的行李廂底板略為升高,行李廂容量也從520公升稍微縮減到509公升,但周邊仍提供掛鉤、扣環、椅背快速傾倒開關及車用電源插孔等實用機能。
至於動力部分,Forester e-Boxer所搭載的e-Boxer油電複合動力系統,是由一具2.0升水平對臥四缸自然進氣直噴引擎 (FB20)、一具銜接CVT變速箱的電動馬達,以及一組位於後軸上方的鋰電池所組成,並能維持對稱式全時四輪傳動架構,單引擎輸出則是設定在145匹、19.2公斤米,低於一般車型所繳出的156匹、20公斤米,但電動馬達可額外提供13.6匹、6.6公斤米,還能在起步及低速行駛時進入純電驅動狀態,停車時也會自動關閉引擎以節省燃油消耗。不過由於電動馬達的輸出功率不大、輔助有限,因此根據日規版本公布的油耗數據,其平均油耗在JC08測試標準下為18.6km/L,但換成更接近實際駕駛狀況的WLTC測試標準,平均油耗則落在14km/L。

▲e-Boxer油電複合動力系統的主動力來自一具2.0升水平對臥四缸自然進氣直噴引擎,最大輸出設定在145匹、19.2公斤米。
下場體驗的第一關是直線加速,正好可以試探一下Forester e-Boxer的加速實力,在SI-Drive動力控制系統預設的I (Intelligent)模式下,輕踩油門的起步瞬間確實比2.0升自然進氣動力輕快,但跟同場比較的Toyota C-HR Hybrid、Honda Vezel Hybrid相比,輕快的感受便顯得不夠強烈,這方面大概跟車重 (1,660公斤)與四驅系統分散動力等原因脫不了關係。如果改以重踩油門的方式起步,雖然引擎會立即介入與電動馬達共同驅動,但低速力道的提升並不明顯,必須等轉速越過3千轉之後才會有倒吃甘蔗的感受。

▲Forester e-Boxer的加速確實比2.0升自然進氣動力輕快,但受限於車重與四驅系統分散動力,跟Toyota C-HR Hybrid、Honda Vezel Hybrid相比,輕快的感受便顯得不夠強烈。
不過在試駕之前,原廠教練特別強調e-Boxer油電複合動力系統可配合X-Mode越野模式,運用電動馬達的扭力輸出特性,調整油門反應並加快扭力分配速度來強化Off-road能力、增加脫困機會,並且將車開上特製的滾輪平台,示範Forester e-Boxer如何透過X-Mode越野模式克服打滑路面。
接著面對繞錐關卡時,雖然Forester e-Boxer的最低離地高度達到220mm,車身高度也有1,715mm (不含車頂架),但仰賴於低重心配置的水平對臥引擎以及SPG底盤架構,連續轉向仍可輕鬆掌握路線,車身側傾幅度一樣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比較不同的是,由於後軸多了鋰電池重量,因此原廠特別重新調整後避震器阻尼,比起標準設定會稍微硬朗,同時增加的重量也使得前後配重較為均衡,可為操控穩定性帶來加分的作用。
而在溼地過彎及穿越減速塊的關卡中,Forester e-Boxer則是展現了對稱式全時四驅系統的循跡性及優異的車身剛性,表現跟過去試駕的2.0 i-S Eyesight車型相差無幾,依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礙於場地規劃與時間,此次活動中並未體驗到能與全速域自動跟車一起作動的ECO-C節能巡航控制功能,這部分可能得等Forester e-Boxer導入台灣後,再另行安排試駕來瞭解箇中巧妙,大家不妨繼續關注本站報導。

圖片/影片來源:King Autos、Subaru、台灣意美汽車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Volvo EX30》試駕報導|動力&置物空間都很多 還將極光帶進車艙
-

《Volkswagen 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試駕報導|旗艦回歸 不只實用 更添性能與科技本色
-

《Kia Sportage X-Line 2WD》試駕報導|前衛設計 創新科技 愛家爸爸首選
-

2025年式《Range Rover Evoque》P250 Dynamic SE 試駕報導|開山闢路 不隨前車腳步
-

小改款《BMW iX xDrive45 M Sport》試駕報導|豪華車艙愛不釋手 續航&輸出同步提升
-

《Mazda CX-60 25S Elite Plus》試駕報導|國產價格就能擁有同級唯一後驅駕馭樂趣
-

《BMW G45 X3 M50》試駕報導|科技支援下 更有操駕樂趣 全新奶茶車色 讓性能車展現陰柔的一面
-

《MG G50 Plus Premium》試駕報導|空間大 功能齊全 什麼都有的中庸之道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Subaru更新2025年式BRZ 增加Sport運動模式
-

全新Subaru Forester提前登場,預售即將展開,搭載先進油電混合動力系統
-

展間直擊|《Subaru WRX》潮黑科技特仕車 降6萬元 升級鴨尾 環景 霧面包膜等 全台僅30輛
-

Subaru WRX High首次曝光 少了電子懸吊 天窗等 預售價165.8萬元起
-

Toyota純電技術支援 Subaru跨界旅行車Outback回來了!
-

美國消費者報告 車廠綜合排名|Subaru奪冠 首次領先Toyota與Lexus|Jeep墊底 建議購買之前仔細考慮
-

日本Subaru將Crosstrek和Impreza更新年式|超值售價、內外升級、誘人動力
-

大改款《Subaru Outback》變成休旅車!外型方正 空間強化 沒油電車

兩側後視鏡下方的e-Boxer銘牌
尾門右下方的e-Boxer銘牌
內裝延續一般車型的設計架構
油電車型專屬的藍底儀表板
方向盤右側增加ECO-C節能巡航控制功能鍵
行李廂容量小幅縮減為509公升
鋰電池組放置於底板下方
引擎與電動馬達共同驅動狀態
純引擎驅動狀態
純電驅動狀態
停車自動熄火狀態
動能回收充電狀態
Forester e-Boxer過彎動態
Forester e-Boxer過彎動態
溼地過彎測試
穿越減速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