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夠不想她 ─《Škoda Octavia RS 2.0 TSI》試駕報導

圖片來源:King Auto
寬敞且舒適的空間一直是《Škoda》所帶給人的印象,即使是捷克原廠的人員也表示,在Škoda的眼中,「家庭」是最主要的核心思維。於是,舒適的設定配合著寬敞的乘坐空間與實用機能構成了Škoda的品牌形象,性能似乎在這捷克品牌中被視為陪襯。但,是不是代表Škoda就不擅於打造性能車款?透過《Octavia RS 2.0 TSI》或許能帶給我們答案。

圖片來源:King Auto
雖然Škoda將品牌設定為鎖定家庭消費者的舒適、實用導向,但Škoda在國際上仍積極參與賽車運動,從鐵幕下的1960年代開始便積極投入Rally拉力賽事。自1998年開始,更以Octavia參與FIA WRC世界拉力錦標賽。時至今日,Škoda也活躍於IRC與ERC等地區性拉力錦標賽,並自2015年起投入Fabia R5進入WRC2等級的比賽,更在2015年贏得WRC2級別的總冠軍。雖然設定為家庭取向,但Škoda的性能與賽車血液依然鮮明濃厚。

圖片來源:Škoda

圖片來源:Škoda
回到街道,Škoda的RS性能家族在Fabia世代更迭後,僅剩下Octavia車系仍然保留RS性能化車型,並以Octavia RS與Octavia Combi RS兩款車型同時提供房車與旅行車兩款選擇,是目前Škoda品牌旗下唯二烙上「vRS」徽飾的車款,也是性能氣息最為濃厚的車款。而在Škoda Taiwan宣告藉由引進 2016年式車型的機會重編Octavia車系在臺灣編成組合的同時,也將發表3代Octavia時並未引進的Octavia RS正式導入臺灣市場,重新攻入性能房車市場。

圖片來源:King Auto
雖然臺灣消費者對於房車一直有著較高的偏好,但與琳瑯滿目的性能掀背相比,性能房車,尤其是平價性能房車的產品數量一直處於弱勢。攤開眾品牌的產品清單,卻也只有Subaru WRX與Škoda Octavia RS足以撐起這面大旗,也是市場上少數的選擇。

圖片來源:King Auto
超乎數字的樂趣感受
在Octavia RS 2.0 TSI上,Škoda選用Volkswagen集團內知名的EA888引擎家族之2.0 TSI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可以於4,500rpm至6,200rpm間輸出220hp的最大馬力,並在1,500rpm至4,400rpm之間形成35.7公斤米的扭力高原。搭配6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箱,能夠讓車重僅1,440公斤的Octavia RS僅需6.9秒便能完成0-100km/h加速同時具有上看245km/h的極速表現。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雖然Octavia RS的引擎動力輸出數據不若同級競爭對手亮眼,僅有220hp的馬力數字可能不如現今處於馬力競賽之下的性能掀背產品,然而反應在實際駕馭上卻超乎數字所給人的印象。造成這樣的結果,有部分必須歸功於DSG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傳輸效率以及採用前輪驅動所減少的動能耗損,讓2.0 TSI引擎的動力輸出幾乎能夠完整的傳達到前輪,換來順暢有勁的加速反應。再配合運動化排氣管中可以運用Performance Mode Selection個人化駕駛模式選擇系統改變狀態的瓣閥,聽覺與體感的雙重享受,踩下油門踏板向前奔馳的當下Octavia RS確實是一輛具有濃厚性能氣息的性能房車。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當然更為硬朗的懸吊設定,配合18吋圈胎組合,所能帶來的清晰路感回饋,也一再提醒著駕駛,這不是一輛只求舒適的家庭房車,多一些油門深度、感受駕馭樂趣,才能試探Octavia RS的本質。拜Volkswagen集團MQB橫置引擎模組化平台之賜,雖然Octavia RS具有車長4,685mm、軸距2,680mm幾乎超越同級房車的身型尺碼,但僅有1,440公斤的車重,卻帶來輕盈且靈活的動態反應,加上Škoda家族一向沉穩且安定的轉向手感,兩相搭配下的組合卻讓人刮目相看,更能讓人嘴角揚起微笑。在Octavia RS上,不僅具有出色的胃納量與突出的行路質感,若想放肆奔馳,Octavia RS也能忠實扮演稱職的角色。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性能元素點綴,好爸爸的性能夥伴
植入運動化動力與懸吊設定的同時,Škoda也在Octavia RS上透過專屬的套件點綴,以凸顯其性能化風情。包括帶有蜂巢網格的專屬前保桿,搭配水箱護罩上的「vRS」徽飾,加上與紅色煞車卡前相互搭配的18吋5輻U型雙肋式輪圈以及車尾整合在分流器內的左右雙出尾管與尾門上的「vRS」徽飾等,與先前Octavia Combi RS相同的外觀套件。不同的是,斜背房車設定的Octavia RS於行李箱上方植入明顯的尾翼,更增添其運動化色彩。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進入座艙內部,採用透氣真皮包覆並具有換檔撥片的RS專屬3輻平底式方向盤,配合全車RS專屬紅黑配色運動化跑車座椅,以及車內點綴紅色縫線的皮革與碳纖維飾板,Octavia RS的性能化氣息不言而喻。在Škoda家族內,Octavia RS與Octavia Combi RS已是最具運動型格的代表性產品。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除此之外,自2016年式車型開始,Škoda Taiwan也為其搭配整合6.5吋彩色觸控螢幕,並具備Smart Link功能,能夠運用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與Mirror Link等方式與智慧型手機連結的Bolero多媒體資訊整合系統。在目前繁體中文化多媒體資訊整合系統與衛星導航尚未開發完成的階段,給予車主另一個便利使用多媒體資訊整合系統的管道。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再配合完整的主、被動安全配備,以及包括Start/Stop怠速熄火系統、動能回收系統,還有可藉由6/4分離傾倒後座與快速傾倒裝置提供的590公升至1,580公升不等之行李廂容積等,Octavia RS幾乎完全滿足了熱血好爸爸的所有需求。囊括外觀、性能、質感、舒適、安全與實用機能等,若是鎖定進口房車的消費者,很難不想到這樣一款幾乎全方位的性能房車。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在Škoda Taiwan的經營之下,Škoda品牌的形象已逐漸確立,同時通路與維修據點也陸續到位,再加上Octavia RS 2.0 TSI所展現的產品實力,如果真的必須兼顧性能與實用,確實很難將Octavia RS 2.0 TSI這樣的車款放置在考量範圍之外。若要給個不考慮Octavia RS 2.0 TSI的理由,對於偏好旅行車的筆者而言,或許只是因為Octavia RS 2.0 TSI不是旅行車吧!

圖片來源:King Auto
| 車型 | Škoda Octavia RS 2.0 TSI | 
| 建議售價 (萬元) | 131.8 | 
| 車長 (mm) | 4685 | 
| 車寬 (mm) | 1814 | 
| 車高 (mm) | 1449 | 
| 軸距 (mm) | 2680 | 
| 車重 (kg) | 1440 | 
| 行李廂容積 (L) | 590-1580 | 
| 動力與底盤 | |
| 引擎形式 | 直4缸內直噴渦輪增壓 | 
| 汽門機構 | 16V DOHC | 
| 燃料形式 | 汽油 | 
| 排氣量 (c.c.) | 1984 | 
| 最大馬力 (ps/rpm) | 220/4500-6200 | 
| 最大扭力 (kgm/rpm) | 35.7/1500-4400 | 
| 驅動方式 | 前輪驅動 | 
| 變速箱 | 6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 
| 懸吊形式 | 前:麥花臣 | 
| 後:多連桿 | |
| 煞車系統 | 四輪碟煞 | 
| 輪胎尺寸 | 225/40 R18 | 
| 0-100km/h加速 (秒) | 6.8 | 
| 極速 (km/h) | 245 | 
| 平均油耗 (km/L) | 14.1 | 
圖片整理:King Auto

圖片來源:King Auto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Mazda CX-60 25S Elite Plus》試駕報導|國產價格就能擁有同級唯一後驅駕馭樂趣
- 
                                            
                                                 《Luxgen n7 LR 5人亮點版》試駕報導|變化不大的外觀下 配備更豪華 跑得更穩更遠
- 
                                            
                                                 《Kia Sportage X-Line 2WD》試駕報導|前衛設計 創新科技 愛家爸爸首選
- 
                                            
                                                 大改款《Volkswagen Tiguan》試駕報導|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 家用很可以 性能大提升
- 
                                            
                                                 二次小改款《Kia Picanto》試駕報導|科技與安全配備大升級
- 
                                            
                                                 《Peugeot 2008 Hybrid GT Pack Cielo》試駕報導|帶電小獅王 省油省稅省荷包
- 
                                            
                                                 大改款《Skoda Kodiaq RS》試駕報導|延續紐北最速7座SUV頭銜 提升的不只動力 更多的是駕駛樂趣
- 
                                            
                                                 汎德《BMW F70 M135 xDrive》試駕報導|科技感滿點的小鋼砲 五官大滿足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全台唯一10氣囊|性能旅行車《Skoda Octavia Combi RS》159.9萬元起 房車同步登場 預計Q3交車
- 
                                            
                                                 今年秋季發表|《Skoda Elroq》純電CUV 車系編成搶先看 全新設計語彙 續航超過560公里
- 
                                            
                                                 Skoda Superb房車追加插電式動力|台灣今年見
- 
                                            
                                                 11月海外發表|新世代《Skoda Superb》配備有史以來最大突破 唯一沒變的是DSG變速箱!
- 
                                            
                                                 新款Škoda Kushaq將繼續搭載雙引擎推出
- 
                                            
                                                 《Skoda Fabia / Kamiq》等《VAG MQB A0》小車 恐不敵歐7法規 將轉型成電動車
- 
                                            
                                                 台灣排單中 |《Skoda Superb》上市倒數 動力編成曝光
- 
                                            
                                                 純電版《Skoda Karoq》首次曝光 有望與Audi Q4 e-tron共享平台 還打算推出性能vRS車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