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進未來!《Ferrari》 Top Design School Challenge冠軍烈馬出爐

圖片來源:Ferrari
由《Ferrari》所主辦的《Ferrari Top Design School Challenge》設計大賞,今年以「2040的未來」為主題,自2014年11月便募集了全球工業設計巨擘前來同場較勁;而在最終決選中,僅有美國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德國Hochschule Pforzheim、法國ISD-Rubika與韓國弘益大學四家院校出線角逐。

圖片來源:Ferrari
在Nicola Boari、Franco Cimatti、Aldo Colonnetti、Rodolfo Gaffino Rossi、Jay Kay、Flavio Manzoni、Nick Mason、Andrea Militello與Paolo Pininfarina等車輛工程設計師與Ferrari車手Sebastian Vettel所組成的審查團的熱烈討論下,最終入選決賽圈的12件作品中,由法國ISD-Rubika團隊所設計的「Manifesto」獲得青睞,奪下「Grand Premio」設計大獎。

圖片來源:Ferrari
流暢滑順的車身佈滿了對於空氣力學的巧思、包括了前方低趴的進氣壩、車尾兩側簍空氣柵設計,即使僅是靜止的3D圖樣仍不難想像其迎風奔馳的英姿;大膽的前掀式座艙啟閉方式可說是令評審團留下深刻印象,更富科技感的懸浮式控台搭配施予強烈黑白色調突顯的單體座椅設計,呈現出相當高的完整性。

圖片來源:Ferrari
▼在Premio Speciale網路獎項部分,則是由韓國弘益大學獲得最高票數。

圖片來源:Ferrari
而在「Premio Speciale」人氣獎項部分,最終則是由韓國弘益大學的團隊作品獲得最高的網路票數後脫穎而出,相信在預視未來馬王的過程中,也間接透露出下個世代性能跑車的設計走向。而在台灣車品牌中,就以「裕隆創新風雲賞」最具代表性,藉由大量創意的碰撞激盪下,為國內工業設計樹立了新時代的方向,未來也有可能產出下一個閃耀國際汽車伸展台的台灣之光。

圖片來源:Ferrari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落日殺神》金獎名導新作《法拉利》強勢問鼎2024奧斯卡|「法拉利」與「瑪莎拉蒂」展開夢幻對決 外媒譽為興奮又危險的《賽道狂人》前傳電影
 - 
                                            
                                                

830匹油電敞篷超跑《Ferrari 296 GTS》抵台發表 預訂售價含原廠標準配備1822萬起跳
 - 
                                            
                                                

分析加拿大分站局勢 《Ferrari》車手Carlos Sainz Jr:Alpine在縮短差距
 - 
                                            
                                                

一台里程14公里的Ferrari LaFerrari現在要價1.3億元
 - 
                                            
                                                

《落日殺神》名導新作《法拉利》 外媒譽為《賽道狂人》前傳電影,12/29(五)決戰終點線
 - 
                                            
                                                

全球唯一薄荷綠Ferrari F40將要拍賣|全是為了致敬這台車
 - 
                                            
                                                

Lewis Hamilton有可能轉投《Ferrari》? F1傳奇Mika Hakkinen:那是驚喜
 - 
                                            
                                                

為什麼 Ferrari 拖這麼久才想推出第一台電動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