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公車夾人風險 歐特明視覺AI偵測技術 近期上路使用

為提升公車乘客安全,視覺AI專家歐特明推出「SafeZone-視覺AI車門感測防夾系統」,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即時偵測車門區域內的乘客,防止夾傷事故發生。根據台北市公共運輸處統計,2024年截至11月,已有320名乘客因車門夾傷,2023年則有338人,平均每天將近約有一人受傷。為降低夾傷事件發生,政府自去年起補助業者裝設主動式車門感測安全系統,預計明年裝設率達50%,並訂定2030年全面安裝的目標。透過歐特明的視覺AI產品技術,有望加速公車業者提前全面安裝降低夾傷事故。
歐特明研發的視覺AI技術,能透過影像辨識分辨乘客,甚至在人潮擁擠、乘客撐傘或只露出部分肢體的情況下,仍能精準偵測。搭配車門控制器後,若在車門關閉範圍內偵測到人員,即刻發出警告同時自動停止關門,並重新開啟車門,有效防止乘客夾傷。歐特明表示該系統已獲公車業者認可並即將於近期採用上路,提升乘客安全性的同時,也能降低因乘客受傷而衍生的營運風險。

即使影像上只出現部分肢體依然可以準確偵測
市面上除了傳統氣壓式防夾裝置,還有紅外線與超音波雷達兩種感測裝置,但紅外線容易受到光線干擾,雷達則容易被物體材質所影響。視覺AI車門感測防夾系統透過影像辨識技術,提供更準確的安全防護,歐特明產品策略暨行銷協理曾怡舜進一步指出,藉由AI深度學習能夠辨識出各種型態的人員,即使是部分肢體被遮蔽也能判斷正確,這也能有效避免例如有貼身背包或下雨天撐傘等日常情境,被車門夾住而導致乘客受傷。
過去公車採用傳統被動式的防夾設備, 車門有氣壓式防夾裝置,會先夾到物體才彈開,由於氣壓管的感知器在中上段,身型嬌小的人或是小孩,很可能被夾傷,由於有感應死角,導致日前發生乘客的腳被車門夾住而慘遭公車拖行的受傷案例,因此視覺AI影像辨識技術,可以主動感應乘客甚至包括部分肢體被遮蔽或撐傘的人,準確避開風險,避免人員受傷,藉此全面實現公車防夾機制,解決乘客上下車的夾傷問題。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勞斯萊斯 Cullinan Series II 2,700萬元起 延續V12引擎 外觀更動感
-

2千逾人瘋搶 288萬元起 Toyota Land Cruiser抵台 11月交車
-

汎德 大改款《MINI Cooper Cabrio》敞篷車 主被動升級 車色更豐富 210萬元起
-

Porsche 911 Carrera 4S 小改款發表:性能進化、配備升級、台灣售價896萬起
-

台灣本田 油電《Honda CR-V》現身台3線!客車認證也順便吧!
-

《中油》汽、柴油各吸收3.8元及2.8元 明(31)日起汽、柴油價格各調降0.2元及0.1元
-

Suzuki 推出 IGNIS「黃阿瑪特仕車」,限量 100 輛萌系上路!
-

2025年台灣七人座休旅車與MPV推薦:家庭與商務需求的完美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