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d Air Dream Edition》純電旗艦房車今年10月底交車 導入台灣更進一步!但下一步呢?
即便美國疫情嚴峻,加上大環境不景氣,造成非預期性的財務問題,但Lucid拒絕當個一直在喊「狼來了」的壞小孩!前Tesla Model S總工程師另起爐灶的《Lucid》新創電動車品牌,第一個產品就稱為《Air》豪華房車,無庸置疑,此車上市後的頭號目標當然就是獵殺Model S,這並非空穴來風,因為Air的造型設計、用料質感、續航力、駕馭行駛,與Model S相較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應該是目前唯一的《特斯拉殺手》,其它只有概念但尚未量產的豪華電動車都不算!此外Air的另一個假想敵乃是Mercedes-Bens S-Class旗艦房車,至於全新的賓士EQS旗艦級電動車,當然也在Lucid Air的暴風半徑之內,顯然Lucid Air的破壞力相當驚人!
▲勇於挑戰Tesla的新創公司很多很多,但真正能稱為「特斯拉殺手」目前只有一位~Lucid Air
【相關報導】 全球首發《Lucid Air》純電四門房車續航力832km大幅超越Tesla!零肆加速10秒內!
去年底開始接受網路預定、原本預期在2021年第一季或第二季交車的Lucid Air Dream Edition,基本動力933hp、最大馬力1111hp,旗艦房車馬力這麼大是為了當亡命快遞員或007接班人嗎?至於續航力方面則是達到令人滿意的832km(EPA認證),無疑是Lucid之鎮店招牌,現在可以說很幸運地,車主們可以在今年10月底拿到愛車,但是對於不幸染疫隔離中的準車主就只能說聲抱歉了!
為了慶祝這歷史性的Lucid Air量產市售車關鍵性的下線時刻,原廠特別選在9月28日邀請工廠所在地亞利桑那州的州長、準車主、分析師、投資者、媒體進入工廠參觀,不只聲明Lucid Air已通過完整的EPA和FVMSS安全認證,而且10月底就能正式交車。
Lucid的工廠分為製造與組裝生產線AMP-1,以及毗鄰的動力總成生產線LPM-1,包含電池。Lucid Air Dream Edition限量生產520輛,售價為16.9萬美元,在美國擁有20萬美金就可以準備買一輛McLaren超級跑車,由此不難想像Lucid Air Dream Edition如果有機會在台灣見到的話,身價到底會上探多少!?
Lucid位於亞利桑那州的Casa Grande工廠,接下來要生產的車型是價值13.9萬美元的Lucid Air Grand Touring,該型號最大馬力為800hp,EPS認證測試續航力為825km。此工廠再來將陸續生產價格較低的Air Touring和Air Pure車型,號稱「大眾化」的Air Pure其實也要7.74萬美金,最便宜的Tesla Model 3北美售價為3.7萬美金,是的,買2台還有找!不過Lucid後面這二台車型目前都還沒有獲得EPA認證,所以交車時間應該會落在2022年第二季之後。
▲Lucid Air整體設計走極簡風格,但科技性則是非常強烈,為了不影響車尾設計美學,連行李廂開啟方式都很不一樣
再接下來呢?2023 年AMP-1工廠將開始生產名為《Project Gravity》的純電動SUV!競爭對手並非Model Y而是更高階的Model X,Lucid目前只走奢華路線而非平價市場。然而此全新電動SUV目前並沒有任何太多蛛絲馬跡可尋,一切都還在開發之中,目前Lucid最擔心的問題,應該是如何消化掉1.3萬張的有效網路訂單。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Lucid必須藉由Air車型的順利銷售與量產交付,才能累積或借貸到足夠的資金,繼續研發下一輛純電動SUV。但可以確定的是~Lucid目前的工廠產能應付北美市場都嫌吃力,海外市場絕對有得等,至少2022年沒有機會,期待2023年吧!等待Lucid有任何的擴廠動作再說,目前的規模仍不足以放眼全球。
▲Lucid仍在概念階段的Project Gravity純電SUV目前只看得到車尾設計,其它方面仍是個謎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Mansory就是狂! 終極版《Lamborghini Urus》直接改成雙門設計
-
《Rolls-Royce》去年銷量再創新高 品牌首款電動車《Spectre》接單超乎預期
-
台灣會跟進嗎?|《Toyota Yaris》3月泰國再次小改款 預計新增ACC等實用配備
-
不再後驅|G世代《BMW M3 CS》改用4驅 減輕20公斤 渦輪最大增壓值2.1 bar 零百加速3.4秒
-
《Toyota RAV4》也能變硬漢! 日本改裝廠推出車身套件 可搭配全地形輪胎跟懸吊舉升套件
-
大改款《Hyundai Kona》韓國率先發表 沿用1.6渦輪引擎跟1.6油電動力、全面提供N Line版本
-
進一步強化空力表現 《Toyota》原廠推出《GR86》專用空力改裝部品跟空力套件
-
《Aston Martin》發表全球限量V12超跑《DBS 770 Ultimate》 同步宣告發表前已完售
-
《Audi》告《蔚來》侵權 初審贏了 《蔚來》面臨25萬歐元罰款
-
從鼻孔變成暴牙|《BMW》全新車頭飾板專利 裡頭大有玄機
-
美國《Tesla》無預警降價《Model Y》降幅最高達20% 歐洲市場也開始掀起降價潮
-
從鼻孔變成暴牙|《BMW》全新車頭飾板專利 裡頭大有玄機
-
新世代《Nissan X-Trail e-Power》只賣e-4orce電子四驅車款 國產油車積極規劃中
-
日規大改款《Subaru Impreza》加裝STI套件首度現身 確定比照《Crosstrek》搭載2.0油電動力
-
《Lexus RZ450e》預計今年在台上市 先來看看官方怎麼改
-
續航仍是謎|《Sony》攜《Honda》推出全新電動車品牌《AFEELA》 採用高通晶片 與Epic Games合作 預計2025年北美上市
-
原廠運動化套件上身 《Honda》發表Type R風格的《Civic e:HEV》改裝作品 《ZR-V e:HEV》同步換裝
-
SYM國民車系全面一級油耗 『尚省油擱有力』
-
《Suzuki Jimny》真的推出五門長軸版 沿用1.5 NA引擎、後座跟行李廂空間加大
-
搶攻露營市場|法式MPV《Citroen Berlingo》追加短軸車型 提供5、7人座 119.8萬元起
-
大改款《Hyundai Kona》韓國率先發表 沿用1.6渦輪引擎跟1.6油電動力、全面提供N Line版本
-
揹負轉子引擎重生使命|《Mazda MX-30 R-EV》1/13 比利時車展亮相
-
削價引反彈 |中國《Tesla Model 3》售價創新低 老車主抗議維權 官方不理會
-
成本便宜歐洲車約台幣32萬|《中國電動車》價好品質優 贏得歐洲人青睞 市佔率節節攀高
下一步當然是進軍中國市場,相信很多人買單,然後趕快進台灣,一定會大賣到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