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釘也不怕 《Ford Explorer》將配置《Michelin Selfseal》自我修復輪胎
台灣的用路環境因為路程較短加上修理廠密度較高,即便輪胎中釘、遭異物穿刺,通常也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處理。不過,輪胎遭到異物穿刺仍然是個令人煩惱的問題,尤其是身處偏僻地區又或者是沒有胎壓偵測系統的舊車款,有可能會因為不自覺胎壓不足在失風強行的狀況下造成輪胎損壞甚至影響行車安全。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許多失壓續跑胎能夠應付大多數的輪胎穿刺狀況,但是有限的零胎壓行駛里程(通常為80公里),加上還是需要補胎來修復,而且失壓續跑胎只要零胎壓狀態下行駛,無論距離多短都不建議再繼續使用,這些都讓失壓續跑胎仍然有著不少限制。
為了讓車主在遭遇輪胎穿刺的情況下能夠更輕鬆、省時的面對,Ford宣布在北美市場販售的Explorer Platinum和Explorer Limited Hybrid四輪傳動車型都將標配具有自我修復功能的Michelin Selfseal輪胎,而其他車型也能夠透過選配的方式配置此種自我修復胎。
Michelin的Selfseal技術在輪胎的內面塗佈了一層天然橡膠製成的密封膠,當輪胎被釘子或者螺絲等異物穿刺的時候,這層密封膠會自動的封住漏氣的孔洞,讓輪胎能夠持續以正常速度行駛,即便某些無法完全密封的情況下,也可以大幅降低輪胎失壓的速率。Michelin表示Selfseal輪胎能夠應付最大6.35mm寬度的穿刺孔洞,解決90%的輪胎異物穿刺問題。只要在密封膠完好封閉孔洞的情況下,Selfseal輪胎還是能夠持續正常使用,除了省時、省錢之外,也避免輪胎壽命未到就因為失風強行報廢造成的環境負擔。
除此之外,Michelin認為因為無需停靠路邊等待道路救援,Selfseal輪胎的功用也能夠降低發生意外的風險,對於Explorer這款家庭休旅來說,安全性絕對是最重要的考量。
貼心提醒:現在坊間也有出現噴塗在一般輪胎內的密封膠,但是因為無法確定成分是否會對輪胎橡膠產生負面影響,加上噴塗方式並不精準,容易造成輪胎重量不均而產生抖動、增加輪胎重量等問題,所以不建議使用這種後來加工的方式噴塗密封膠,還是選擇擁有自我修復科技的輪胎例如本文的Michelin Selfseal或者是Continental ContiSeal等等最為保險。
▲Ford Explorer可搭載Michelin Selfseal輪胎來避免許多輪胎穿刺產生的額外風險
圖片 / 影片來源:Ford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全能英式皮卡之王Ineos Grenadier Quartermaster重磅登台
-
2025東京改裝車展|性能版《Mazda MX-5》 200匹 200輛 紐北賽道經驗打造
-
Honda台灣下半年新車重點:ZR-V休旅與Prelude雙門跑車強勢登場
-
《台灣奧迪》新莊據點升級 充電站多遮雨棚 新增高爾夫體驗區
-
售價沒漲!汎德BMW i5與i5 Touring 續航首次突破600公里
-
傳日本入門《Toyota Land Cruiser FJ》年底預售 疑似官圖流出|和泰Land Cruiser 250 開放登記 Q2上市
-
台灣保時捷歡慶Porsche NOW 新店裕隆城全新概念店盛大開幕
-
台中商用車大展 產官學交流|南陽STARIA 福斯商旅AMAROK站台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兩輛超稀有Ford Mustang Shelby正在美國拍賣
-
歐系跑旅雙車型解析|Ford《Kuga 1.5T Active 及 Vignale》你要選擇哪一台?限量網友體驗試駕大募集!有你想不到的好禮喔~
-
2024年12月購車優惠|歐洲超能智駕跑旅The All-New Ford Kuga 蟬聯國產中型SUV Top.2
-
《Ford》不放棄歐洲市場 董事會批准多款新車投資
-
台灣有望國產|小改款《Ford Territory》單一1.5T動力 車艙升級雙螢幕
-
小改款《Ford Kuga》送測資料疑似曝光 油電車可能落空
-
《Ford Puma》電動車在台申請專利 六和準備國產?防專利蟑螂?!
-
小改款《Ford Kuga》仍可百萬內 但有兩個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