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排量四缸旅跑的執念 ─ 2017年式《Honda CBR650F》試駕報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在筆者對車輛開始感興趣的啟蒙階段,是先從二輪車看起的,而身為全球二輪領導品牌的《Honda》車款,更是筆者年輕時的目標,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排氣量超過150cc的機車可是不被允許的。時至今日,或許在對車的想法上有所不同,但Honda大型二輪之於筆者來說,仍在心中佔有一令人憧憬的地位。
2002年,台灣重新開放大型二輪進口,這終於讓國內對進口重型機車有愛的消費者不用再躲藏、且可合法圓夢了,對於當時仍20代出頭、血氣方剛的筆者來說,在軍旅退伍後也二話不說、立刻地報考大型二輪駕照,而國內剛開放大型重型機車的年代,專門出租重機的店家也如雨後春筍般,另外提供的租賃車款更是五花八門,身為喜愛Honda二輪車的筆者,當時也都指名Honda品牌的二輪來試乘,從當時小排量四缸250cc的Hornet及V-Twin引擎的VTR、400cc的CB400 Super Four、到中排量600cc的CBR600F / CBR600RR等車款都有騎乘經驗,而在筆者心中留下極深刻印象的,便是Sport Touring旅跑設定的CBR600F,正確地說,應該是2000年代初期改款的CBR600F4i。
▼承襲自1987年即展開的CBR F車系設定,全新改款的17年式Honda CBR650F,仍保有全罩式車殼、一體式坐墊、還有直列四缸動力心臟的基本構成要素。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CBR600F4i在乾燥重量僅170公斤、馬力卻有110hp的狀態下,對當時首度接觸的筆者來說,其操控回饋的輕盈感、猛烈的加速、以及不像600RR那般你下車會腰痠背痛的舒適前傾騎姿等,都令筆者懷念萬分,如今在環境變遷下,這次我們所試駕的17年式Honda《CBR650F》,從帳面數據來看,嚴格來說確實已少了當時CBR F所擁有的輕盈感、與猛烈的出力表現,然而單從外觀設計來看,CBR650F仍延續了CBR F車系自1987年問世以來的基本元素,包括全罩式車殼、一體式坐墊、當然還有該車系構成的主要核心─直列四缸的動力心臟。
▼17年式小改CBR650F外觀上最大的差異,便是投入了全新的LED頭尾燈組設計。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現行世代Honda CBR650F車型於2014年首發,並於16年EICMA米蘭機車展上推出如今我們所試駕的小改款新車,小改CBR650F以頭尾全新的LED燈組及造型為改款重點,另外在正立式前叉則採用全新的SDBV(Showa Dual Bending Valve)懸吊,前輪煞車系統並換裝全新的Nissin雙活塞卡鉗、搭配直徑320mm的雙浪花碟,輔以後輪同樣的Nissin製單活塞卡鉗、與直徑240mm的單浪花碟,並標配ABS防鎖死電子系統輔助,另外後輪懸吊並具備七段預載可調設定。
▼國內市場版本的CBR650F搭載這具代號RC83E的649cc水冷直四汽油引擎,輸出為75hp / 6.1kg-m,改款後並在引擎缸體加入專屬的金色組件裝飾。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水冷式直列四缸汽油引擎部份,Honda官方資訊指出,小改款CBR650F所搭載的這具RC83E引擎著重在進、排氣效率的提升,包括進氣道、與排氣管內部構造的變更等,搭配在2到5檔齒比加密的往復式變速箱設定,讓CBR650F展現在低、中速域更強的扭力表現,同時在高速域的輸出延展也更加線性。
騎乘介面部份,CBR650F採用雙眼式單色液晶儀表,左側顯示引擎的轉速與時速,右邊則顯示時間、油量、里程數、與車輛相關的基礎資訊,另外安裝在龍頭三角台上的分離式手把、與左右手把上包含遠近燈/喇叭/方向燈/電門/啟動鍵的按鍵設置,除了左手指的操作及按鍵相對位置需習慣之外,操作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而CBR650F本身也並沒有像CBR RR仿賽車型提供有行車模式的設定,至於Honda品牌專有的H‧I‧S‧S防盜系統,也是CBR650F的標準配備。
▼4 in 1 in 1的側排排氣管設計,是CB650F / CBR650F外觀獨有的特徵之一,頭中段的設計曲線更是優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以身高174公分高的筆者,跨上座椅高度810mm的CBR650F後,車輛在直立狀態下的雙腳著地支撐性方面,在身體放鬆的狀態下,筆者的雙腳無需完全平貼於地面上也能擁有穩當的支撐,上半身稍向前傾、雙手伸出握住龍頭手把,讓手肘呈現微彎的姿態,在感受上CBR650F的騎姿並不會太趴,實際上路一陣子後,就會覺得這樣的騎士三角設定並不會讓人覺得太累,反而是愈騎愈覺得輕鬆,而跨上CBR650F的那種由車體所傳遞而來的沉重感,在上路後則轉換為一種穩定的感受。
▼前叉的SDBV懸吊阻尼、與Nissin雙活塞煞車卡鉗,也是本次CBR650F改款的重點配備,後輪懸吊則具備七段預載可調,另外煞車也同步置換為Nissin單活塞卡鉗。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台灣本田所提供的這部Honda CBR650F試乘車,在入檔離合器釋放的動力接點偏高,幾乎要接近全放、才會有動力銜接上來的感覺,然而這對於行進間習慣快速換檔的騎士們來說,左手其實只要半拉離合器拉柄的狀態下就能夠順利進退檔,不過對靜止起步的動作來說,這離合器的接合點,筆者還是覺得略偏高了些。
▼CBR650F的雙眼式單色液晶儀表,以及左右均沒有多餘按鍵的分離式手把設計簡單樸實,操作上也十分容易上手。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Honda原廠所強調CBR650F在低中速域扭力表現的提升上,從離合器與變速箱一檔接合、釋放的瞬間就能感受到,在同步輕轉油門的狀態下,車輛向前移動的速度感覺很快,在龍頭舵角非直行的狀態、例如要迴轉的情況下,這樣的起步速度會有點加大迴轉半徑的回饋感,而在國內版本CBR650F紅線區設在9,000rpm的設定下,一般道路騎乘大約將轉速拉到4,000-5,000rpm時就挺有力的了,維持在這轉速區間進檔,駛上快速道路在六檔的狀態下,車速即可保持在90km/h上下,基本上CBR650F所擁有的推力,你不會覺得它不夠用,尤其在國內一般道路使用的情況下。
過彎感受部份,小改CBR650F所配置的SDBV前叉在下沉的感覺其實相當輕微,支撐性仍相當硬挺,一開始騎乘在過彎時,會覺得這部車沒有辦法隨著自己想要的行進線路前進,但只要善用lean-in的動作、以上半身的重心轉移,就能順利地帶動車輛滑順地劃過每處彎道。
▼小改CBR650F著重在引擎中低速域的扭力表現提升上,這在市區走走停停的路況下感受尤其明顯,轉速若保持在4,500rpm上下即可擁有足夠的推力,且檔位無需超過三檔。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從Honda CBR650F的車格來看,它無疑延續了CBR F車系30年來始終如一的設定,然而就這部車所之於品牌的定位、以及筆者實際騎乘的回饋感受而論,CBR650F與街車版CB650F的雙生車設定,加上在動力輸出、與各項配置上的妥協,以及其全球化車款的設定,CBR650F確實是Honda為降低開發成本所推出的產品,然而這部車也就等同於筆者在看車近20年來的心態轉換,以前年輕時就想要一部高輸出、輕量化的Supersport仿賽,如今在年齡漸長、想法也有改變的情況下,想想其實也不用那麼大的出力、騎姿也不用那麼戰鬥,騎乘起來自然舒適、該快它也能快,更重要是隨時都能保持泰然自若的穩定感,現在的CBR650F,不就能符合我這中年大叔的需求嗎?
▼以中高速行駛在快速道路上即可釋放CBR650F的四缸引擎特性,修改過的變速箱齒比,也賦予其更加線性的高速延展表現。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Honda CBR650F基本規格表 |
|
售價(新台幣/萬元) |
42.8 |
車長(mm) |
2,110 |
車寬(mm) |
755 |
車高(mm) |
1,145 |
軸距(mm) |
1,450 |
車重(kg) |
213 |
最小迴轉半徑(m) |
3.0 (日本原廠數據) |
油箱容積(l) |
17.3 |
引擎型式 |
RC83E水冷直列四缸 DOHC 16V汽油引擎 |
排氣量(cc) |
649 |
缸徑x衝程(mm) |
67.0 x 46.0 |
壓縮比 |
11.4 : 1 |
最大馬力(hp/rpm) |
75 / 9,000 |
最大扭力(kg-m/rpm) |
6.1 / 8,500 |
變速系統 |
往復式六檔 |
煞車系統 |
前雙碟後單碟ABS |
前懸吊系統 |
SDBV正立式前叉 |
後懸吊系統 |
單槍避震附七段預載可調 |
輪胎規格 |
前120/70 ZR 17 後180/55 ZR 17 |
平均油耗(km/l) |
21.4 (WMTC測試值、日本原廠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