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複合性材質 《碳纖維》首屈一指~~
圖片來源:B&B Automobiltechnik
以前C.Jay正風靡車輛改裝之時,與周遭車友都相當喜愛用《碳纖維》製品,可惜當時這種材質的產品十分昂貴,因此只能購買一些裝飾用品來過過癮了。為什麼碳纖維會如此夯,且售價居高不下呢?其功能不僅達到堅韌、耐用及耐高溫的效果,在視覺上更可以襯托截然不同的獨特風格。
▼碳纖維的紋路真是令人著迷^^
碳纖維主要是用一般用聚丙烯腈、粘膠纖維等原料所製成,須在200~300°C的空氣中進行預氧化,然後採惰性氣體保護下再用1000°C左右的高溫完成碳化,最後加熱到1500~3000°C成碳纖維。就是因為製作過程較為繁雜,所以碳纖維製的成品在售價上常令人卻步!(C.Jay有切身之痛…)
圖片來源:Noble Automotive
不過,就是因為碳纖維材質輕盈又堅硬,所以其用途相當廣泛。而像是耐高溫、防輻射、耐水、耐腐蝕的特點,更是製造飛航材料、武器及耐腐蝕設備等的最佳選擇,且碳纖維更是廣泛被使用於大型飛機或空中巴士,均利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來減輕耗油量。
▼許多超跑的外觀鈑件也採用碳纖維材質了!
圖片來源:B&B Automobiltechnik
此外,還有許多大小型賽車與汽機車的車身,皆會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來製作其中的零組件。就連腳踏車亦有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作為車架,但因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成本高,多為高階車種才能使用。一般所使用碳纖維材質的密度為1750 kg/m3。導熱效果頗高且傳電能力低,而且碳纖維的比熱容量亦比銅低。當加熱的時候,碳纖維會變厚而短。雖然碳纖維的天然顏色是黑色,但仍可把它染上不同的顏色。
▼將內裝也更換碳纖維,看起來更加迷人了吧…
圖片來源:Noble Automotive
多半的每一根碳纖維則是由數千條更微小的纖維所組成,直徑大約5~8mm左右。在原子層面的碳纖維和石墨很接近,主要將一層層以六角型排列的碳原子所構成。兩者差別在於一層與一層的連結。石墨是晶體結構,它的層間連結鬆散,而碳纖維不是晶體結構,層間連結是不規則的。這樣便防止滑移增強物質強度。
話說,C.Jay我當年的戰駒,也特愛碳纖維材質!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百改降為先!《Honda HR-V e:HEV RS》低趴車身 更利於操控與進出機械停車位
-
《Porsche Macan EV》問題一堆 美國經銷商技師:絕對是垃圾
-
英國Mazda不再販售純油Mazda 2|搭上Toyota油電登場
-
保時捷 911 手排變速箱走向終結?2025 年或只剩 Carrera T 和 GT3
-
新Nissan Elgrand有望搭載Honda技術挑戰Toyota Alphard
-
BMW 4 Series大鼻孔格柵的由來與爭議
-
老車狂吼|MAZDA RX-7最後車型:Spirit R
-
Honda正式宣布全新第六代Prelude將於9月日本首發,預告限量版與運動化套件同步登場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加配備不加價|小改款《Skoda Octavia Combi》同級唯一2.0T4驅 新購客車再減10萬
-
2025年8月《一般進口車》銷售排行:Mazda CX-5持續大量交車 Toyota RAV4賣到併軌!
-
大改款《Mitsubishi Eclipse Cross》變成法國電動車 現行款停產倒數
-
後驅性能轎車《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488.9萬元起 僅28輛|法拉利引擎技術支援 零百3.9秒
-
2025年9月購車優惠|《Mazda CX-5》升級7年保固&百萬零利率 馬三80萬零利率&5年保固
-
2025年9月購車優惠|URX狂降18.9萬元 Luxgen n7優惠超過16萬元
-
大改款《Nissan Sentra》搶先看!取消懸浮式車頂 底盤與引擎沿用 預計年底發表
-
2025 IAA車展|新世代《BMW i3》明年發表 外型與大改款3 Series就像同個模子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