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複合性材質 《碳纖維》首屈一指~~
圖片來源:B&B Automobiltechnik
以前C.Jay正風靡車輛改裝之時,與周遭車友都相當喜愛用《碳纖維》製品,可惜當時這種材質的產品十分昂貴,因此只能購買一些裝飾用品來過過癮了。為什麼碳纖維會如此夯,且售價居高不下呢?其功能不僅達到堅韌、耐用及耐高溫的效果,在視覺上更可以襯托截然不同的獨特風格。
▼碳纖維的紋路真是令人著迷^^
碳纖維主要是用一般用聚丙烯腈、粘膠纖維等原料所製成,須在200~300°C的空氣中進行預氧化,然後採惰性氣體保護下再用1000°C左右的高溫完成碳化,最後加熱到1500~3000°C成碳纖維。就是因為製作過程較為繁雜,所以碳纖維製的成品在售價上常令人卻步!(C.Jay有切身之痛…)
圖片來源:Noble Automotive
不過,就是因為碳纖維材質輕盈又堅硬,所以其用途相當廣泛。而像是耐高溫、防輻射、耐水、耐腐蝕的特點,更是製造飛航材料、武器及耐腐蝕設備等的最佳選擇,且碳纖維更是廣泛被使用於大型飛機或空中巴士,均利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來減輕耗油量。
▼許多超跑的外觀鈑件也採用碳纖維材質了!
圖片來源:B&B Automobiltechnik
此外,還有許多大小型賽車與汽機車的車身,皆會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來製作其中的零組件。就連腳踏車亦有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作為車架,但因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成本高,多為高階車種才能使用。一般所使用碳纖維材質的密度為1750 kg/m3。導熱效果頗高且傳電能力低,而且碳纖維的比熱容量亦比銅低。當加熱的時候,碳纖維會變厚而短。雖然碳纖維的天然顏色是黑色,但仍可把它染上不同的顏色。
▼將內裝也更換碳纖維,看起來更加迷人了吧…
圖片來源:Noble Automotive
多半的每一根碳纖維則是由數千條更微小的纖維所組成,直徑大約5~8mm左右。在原子層面的碳纖維和石墨很接近,主要將一層層以六角型排列的碳原子所構成。兩者差別在於一層與一層的連結。石墨是晶體結構,它的層間連結鬆散,而碳纖維不是晶體結構,層間連結是不規則的。這樣便防止滑移增強物質強度。
話說,C.Jay我當年的戰駒,也特愛碳纖維材質!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原來出手排我就買不是講假的!Toyota GR Corolla的自排車賣的比手排還差!
-
2025東京改裝車展|性能版《Mazda MX-5》 200匹 200輛 紐北賽道經驗打造
-
首次曝光!大改款《Nissan Leaf》轉型跨界車 X-Trail與Qashqai將導入第三代e-Power 純電Juke醞釀中
-
泰國Toyota上市Altis GR Sport車型|這項配備台灣羨慕死
-
Toyota GR 2.0L 渦輪引擎正在測試階段,下一代新核心性能車是?
-
《Mercedes-Benz》水箱護罩供應商Gerhardi 申請破產保護|200年老字號撐不住了!
-
Nissan Leaf 美國開賣,基本款竟然沒有高級尾燈?
-
日本JD Power新車品質最新調查|Suzuki首次奪冠 Toyota車輛問題高於平均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時尚潮流|BILLABONG 推出台灣限定-骷髏浪客T恤 完美結合「珍奶」台味與「Shaka」浪人精神~
-
【國王車訊】車模美女收集 SUBARU BRZ GT GALS BREEZE 青山水咲
-
2025年8月《國產車款》銷售排行:買氣急凍 Hyundai Mufasa賣不贏Colt Plus!《Toyota Corolla Cross》降3成
-
台灣《Kia》銷量逆勢成長逾5成 Carnival與Picanto熱賣
-
Lexus LFR:LFA 後繼者有望於2025年內提前公開亮相
-
純電TT!《Audi Concept C》2027年量產 執行長稱:外型不會變 銷量不會好
-
向 R35 告別,Nissan GT-R R36 會是純電還是燃油?
-
Toyota攜手Mazda 啟用Sweep儲能系統 為廣島工廠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