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看過來 中國車真的來了!比亞迪 宋PLUS 出沒新竹街頭
此為合成圖。右上照片為網友Threads 網友 @yoyo.hiro_熱心分享,其餘皆為中國官方圖片。
台灣經濟部正嚴防中國汽車品牌的乘用車(編按,只有乘用車,比亞迪公車路上一堆)來台,祭出四招反制,連同去年八月一日起實施的國產車自製率新制,如此嚴密的防範,讓大眾以為中國品牌的乘用車絕對不可能出現在台灣。然而,比亞迪乘用車最近出現在台灣街頭了!
Threads 網友 @yoyo.hiro_在新竹遇到一輛沒見過的偽裝車。
網友yoyo.hiro_在社群網站發文,表示自己在新竹路上(詳細地點為南清公路與武陵路交叉口,往遠東巨城購物中心方向)遇到未上市的車款。偽裝車的偽裝,基本上都是要配合上市規劃,不能提前曝光所做,因此貿易商導入的機會並不大。這次捕捉到的地點又相當特別,不是偽裝車經常出沒的西濱。新竹唯一讓人想到的車廠是先前傳出將在台灣代理比亞迪的太古汽車,好巧不巧,這台偽裝車正是比亞迪宋Plus。太古與比亞迪間在台灣的關係更耐人尋味了。
宋PLUS是比亞迪自2020年量產的中型休旅車,現行販售的為於2023年推出的小改款車型。尺碼為4,705*1,890*1,680mm,軸距2,765 mm,與Skoda Kodiaq、Mazda CX-60相當,曾在2023年拿下中國最賣休旅車寶座。2022年開始銷往海外市場,歐洲稱BYD Seal U,其他國家則稱Sealion 6,截至2024年7月,全球累積銷量超過100萬。
宋PLUS的動力編成相當多樣,曾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推出搭載1.5升直列四汽缸渦輪引擎(代號BYD472ZQA),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的純燃油車款。取代燃油動力的PHEV動力於2021年3月推出,搭載1.5升自然進氣引擎,匹配E-CVT變速箱,提供前輪驅動的DM-i、雙馬達四輪驅動的DM-i AWD車款,NEDC電動續航里最大為100公里。目前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墨西哥、菲律賓、泰國、汶萊市場上販售的都只有PHEV動力。
純電車款於2021年4月推出,搭載71.7度磷酸鐵鋰電池,2023年小改款的續航里程為605公里、輸出為218匹,單一前置馬達車款。純電車款同年9月銷往歐洲市場,歐洲市場上,除了右駕的英國和愛爾蘭等國家外,其餘的左價國家幾乎都有販售。對了,歐洲是目前唯一販售純電宋PLUS的地方,當地也有賣PEHV動力車款。
亞迪宋Plus目前全球共三處生產基地,分別位在中國陝西、 烏茲別克吉扎克,以及泰國 泰國羅勇。出現在台灣新竹的亞迪宋Plus如果是從泰國進口,那應該就是PHEV動力,從中國進口才有可能是電動車。台灣經濟杜絕中國乘用車來台的意圖相當明顯,將取四項措施,包括進口量監控、加重處分,違者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並可能限制進出口行為,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輸出、輸入或輸出入貨品。加上2024年8月1日起實施的國產車自製率新制,比亞迪真的能順利來台販售嗎?!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The new TUCSON L震撼改款預接 以未來進化跑旅定義駕馭新標準
-
經銷端消息|新世代《Hyundai Kona Electric》首波只有小電池車款 N Line車款無緣來台
-
台灣製汽車零件 美國保險公司愛用 台灣汽車零件業者籲美國審慎評估關稅措施
-
《Audi Q3》配備升級 售價微調 部分車款取消環景
-
和泰《Toyota Land Cruiser 250》開放登記 成為車主有錢 更要有緣
-
2024年10月《國產車款》銷售排行:Toyota Corolla Cross與Ford Kuga 銷量激增《Toyota Sienta》還沒停產 且賣得不錯
-
《Mercedes-AMG》今夏聯名CAFE!N咖啡店 白金會員請你喝一杯
-
Electrify Taiwan 台灣奧迪持續拓展充電移動服務 首座賽道風格Audi大鵬灣充電站同步啟用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遊戲電玩|《巔峰極速》25S5「車手季」飆風登場!狂送福利回歸趁現在 御茶園特上聯名活動起跑抽虛寶大獎
-
大眾交通|一卡通 iPASS MONEY 穩健成長 用戶數突破700萬大關 推出「LUCKY 7」三大超商回饋活動 最高抽777點一卡通綠點
-
Subaru 第六代 Forester Hybrid 台灣即將登場|一桶油可環完台灣
-
國際旅遊|出國從此更享受 高效旅程一站到位,昇恆昌 RICHCLUB 會員服務全面升級!
-
Koenigsegg對電動超跑持保留態度,業界電動化熱潮遇挑戰
-
賽道上的終章?《Forza Motorsport》競速遊戲開發商裁員近半
-
Kia 全新入門電動車 EV1 曝光!2027 年登場、比 EV2 更便宜,鎖定都會通勤族
-
小改款《BMW iX xDrive45 M Sport》試駕報導|豪華車艙愛不釋手 續航&輸出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