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用不鏽鋼打造汽車?(一)主因為材料比較貴?其實不然!
如題,不鏽鋼已經廣泛應用在鍋具、刀具、雨遮、潛水錶…等較為嚴苛的使用環境,抗腐蝕、抗鏽能力佳而且經久耐用,理論上應該是打造車體與外觀鈑件之最佳材質,為何各車廠都不使用?有其它更好的材質?或是有更好的製程?為何特斯拉卻又堅持使用不鏽鋼打造全新的Cybertruck?又為何特斯拉Cybertruck過了好幾年依然難產,說好的2021年問世,但目前確定至少要等到2023才有機會上市,量產規劃一再延宕原因為何?
▲改用全不鏽鋼或全鋁合金打造汽車,其中一個大問題就是目前的生產線必須大幅度改造!如果講究效率,基本上也不需要改了,直接蓋新工廠比較快!但多數車廠都很難辦到,唯有等電動車轉型之際「一起搞」,然後再注入工業4.0、5.0更完美,一次到位。
價格是一回事 供應鏈又是另一回事!
首先來討論一下成本問題,以目前汽車工業大量使用的鍍鋅鋼板為例,成本確實相對便宜而且穩定,在此必須強調「穩定」二字非常重要,除了穩定的價格,還需要穩定的供應鏈,從近期「蛋價上漲+有錢買不到+民眾瘋狂搶」的搗蛋事件來看,相信讀者都會點頭如搗蒜!如果舉晶片這種單價不高、但產量也不高的汽車重要組件,相信車廠與消費者也都非常有感!
相較下,鋁的價格比較對高,產量則是相對低,而且製造過程需要消耗大量電力,容易受到環保、發電能量、尖峰用電吃緊等因素影響,再加上各國政府稅金調整的影響,可想而知,結果不只是價格波動大,供應鏈也相對不穩定,車廠如果大量使用鋁合金打造車體,成本控制與原料供應風險當然比鋼板更大。
不過當電動車世代來臨之後,鋁合金車體與鈑件將會大量普及,原因為何?之後會另行討論,在此只能告訴讀者「目前時機尚未成熟」,不只關係到成本與供應鏈,生產線更是關鍵,主因就在於「砍掉重練」這四個字。
▲全鋁合金車體有比較厲害?其實沒有!全不鏽鋼車體會比較厲害?其實也沒有!目前的趨勢為鋼板作主軸,局部搭配鋁合金、碳纖維材質「Hybrdi車體」最厲害!成本相對低、供應鏈無虞、剛性與輕量化再加上撞擊表現也都很亮眼,而且千萬不要小看目前鋼板的表現,其它材質如鈦合金、碳纖維可能可以勝過鋼板,但鋁合金與不鏽鋼並不能!
不鏽鋼成本比鋁合金更高 供應量更不穩定
那麼不鏽鋼的價格與供應鏈又如何?答案是不鏽鋼的價格比鋁更高、供應鏈也沒有比較穩定,波動相對大。如果是廚具製造業,材料使用量並沒有像汽車這麼大,所以還能承受價格波動,供應量也比較不受影像;但汽車製造業就不一樣,而且新車售價也不能像期貨、黃金、原油一樣說漲就漲、任意波動,除了Tesla!因此車廠使用不鏽鋼打造汽車,不只是成本更高,一旦大量使用,原料供應斷鏈的風險更是令人膽戰心驚!
因此不鏽鋼這種材質,目前於造車工藝方面之應用,其實只適合「點綴」目的,局部使用就好,全面使用不鏽鋼打造整輛車真的太超過!如果這是一條可行而且是最佳的途徑,大車廠早就轉型,也不用等特斯拉Cybertruck在那邊當白老鼠。歷史上使用全不鏽鋼所打造的車款,結果都沒有好下場!
基於此,車廠寧可穩扎穩打,也不要當激進派任意改變造車材質,事實證明繞一大圈之後卻是徒勞無功,比如說Audi之前堅持以全鋁合金打造A8旗艦房車,有比較厲害嗎?賣得比較好嗎?勝過賓士S-Class了嗎?
如果全鋁合金車體都沒有比較厲害,那麼全不鏽鋼車體有比較犀利嗎?答案當然是沒有,原因為何?之後繼續分析。
相關系列文章>>>
(二) 不鏽鋼不會生鏽?名不符其實喔!
(三) Tesla Cybertruck親身力行卻困難重重!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日本《Toyota Town Ace 貨車》召回 和泰:台灣不受影響
-
Infiniti QX50台灣大降價|Q50剩三台
-
台灣福斯|Golf熱賣近3千輛 今年小改款 Passat Variant重返台灣 Tiguan將大改款
-
Volkswagen全新Tiguan預計6月登場,導入MQB Evo平台、內外大升級
-
《和泰》Lexus 連續六年贊助台北時裝週《Lexus RX350》站台 《LC Convertible》預告登場
-
Mercedes-AMG GT台灣發表在即|首波這動力
-
Audi Q4 e-tron 早鳥優惠價200萬元內 即日起於北市信義區品牌概念店展出
-
Hyundai STARIA銷售創新高 全新STARIA CEO BOSE車款三月上市
聽起來比較厲害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