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延續經典電動車搞中置後驅划得來?傳《Toyota Sports EV》為MR2後繼車款
Toyota Sports EV為16輛電動車中唯一掛上GR徽識車款,外傳是MR2後繼車款,將採用中置後驅布局。另有一說,這款車將會與Lotus共同研發,當作是Elise的後繼者。就照片來看,個人認為後者機會比較大。
Toyota在昨(14)日的線上記者會中一口氣推出了16輛電動車,宣示進軍電動車領域,會中並沒有解說各車輛的動力編成等詳細數據,這也讓外媒有了捕風捉影的機會。當中有一輛掛的運動化GR部門廠徽的橘色概念跑車Sports EV,謠傳是Toyota經典的中置後驅跑車MR2的後繼車款,這款電動車將延續MR2中置馬達後輪驅動的配置。那麼你是否想過,講求車底平整性以利平舖鋰電池,加上電動馬達體積比引擎還小的電動車將馬達中置究竟有沒有搞頭?
Lotus Exige Sport 410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傳統燃油車中置引擎後輪驅動(MR)講求的是讓車身前後比重盡可能維持在50比50的完美比例,加上引擎置於後軸之前,因緊鄰驅動系統,所以無需傳動軸,有效降低車重,提升引擎的動力傳遞。但在電動車上來看,目前市售電動車的馬達基本上都放置在前後軸旁邊,再加上還有鋰電池要擺,這套原理似乎就顯得過時。
Hyundai藉由電池配置讓Kona EV車身前後配重達到幾乎驅近完美的49.5比50.5。在電動車領域上,電池怎麼擺比馬達放哪來的更重要。
南陽今年發表的電動車Kona EV,就算是前置引擎前輪驅動,還是能藉由鋰電池擺放位置來將前後車重比例調整到趨近完美的49.5比50.5。若單只是為了車體前後比重,將馬達中置就顯得多此一舉。此外,馬達體積比引擎來的小,想搞中置的話車內空間理論上會比傳統引擎還寬裕,但也就是因為體積比較小,現行電動車馬達位置都與軸十分接近。
VAG集團的J1平台,馬達(藍色)放置位置離軸相當近。
既然電動馬達位置都可以放在更接近軸的位置,那還搞離軸更遠,且讓鋰電池組無法平舖於車底板的中置幹嘛呢?再者就是研發成本的問題,目前就只有Sports EV掛上GR徽識,而e-TNGA平台想在後軸附近上放電動馬達也不成問題,要特別為了一輛非大眾需求的跑車研發專用的中置平台...划不來啊!致敬經典的方式有很多種,最貴的就是為了保有中置後驅而去設計專用平台。
電池平舖車底板,馬達靠近軸已經是電動車共識,相信這道理Toyota也懂,圖為e-TNGA平台的馬達與電池放置位置。
另一種說法,這Sports EV是Toyota與Lotus合作的電動車,為Lotus Elise在電動車領域上的繼承車款,預計2026年發表。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蘇富比即將拍賣價值17億的老賽車!!
-
連加拿大也開始討厭特斯拉
-
《Honda》想推出純電Type R 但發現沒這麼簡單
-
慶祝30周年!日本Subaru推出Outback黑化特仕版|與台灣WRX潮黑科技版呼應
-
Mazda 6 日本正式下架|後繼車長這樣!這地區市場成台灣導入關鍵
-
Hyundai最新旗艦電動SUV IONIQ 9正式亮相|最高續航表現 座艙有料
-
台灣奧迪積極爭取中|大改款《Audi Q5》燈具更有戲 換上新平台 全面48V輕油電 SQ5 續用V6引擎
-
《Kia Tasman》50年磨一劍的韓系皮卡 不是貼牌Hyundai Santa Cruz 挑戰Toyota Hilux與Ford Ranger 已經在台註冊商標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Toyota bZ7 登場!品牌首款大型純電轎跑現身上海車展 導入華為鴻蒙系統
-
Toyota 最便宜電動車正在開發中|價錢有望壓在bZ4X之下
-
和泰 GR Garage 開幕 車手化身銷售人員 提供專業諮詢與GR部品販售
-
豐田章男會長化身MORIZO 驚喜現身台灣Toyota GR Garage開幕式
-
Toyota Yaris Cross召回!前座椅螺栓鎖不緊,恐影響撞擊保護力
-
Toyota GR 2.0L 渦輪引擎正在測試階段,下一代新核心性能車是?
-
Toyota 新電動車 bZ4X Touring 來了!空間更大、越野更強悍
-
第六代 Toyota RAV4 PHEV 表現有多優異?續航飆破 1350 公里、純電可跑 150 公里
有意思
電動車也搞中置後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