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匹馬力磅礡登場 《BMW X5 M》《X6 M》發表
《BMW》持續擴張旗下M車系版圖,為第四代G05的《X5》車型以及第三代G06的《X6》車型推出《X5 M》以及《X6 M》,同時也發表了性能更強悍的Competition車型,加入競爭激烈的高性能SUV戰場。從動力系統的部分來看,多數車迷應該可以預料的到X5 M和X6 M使用和《M5》、《M8》相同的4.4升雙渦輪V8引擎,一般版本輸出為600匹馬力 / 76.5公斤米扭力,Competition車型則為625匹馬力。在車身尺碼與車重都相同的情況下,兩款車的加速性能皆相同,X5 M、X6 M的0-100 km/h加速為3.9秒,Competition車型則縮短至3.8秒。
▲X5 M、X6 M的4.4升雙渦輪V8引擎
在BMW M的調校之下,這具4.4升雙渦輪V8引擎擁有7,200rpm的最高轉速,利用置放在V型汽缸夾角的渦輪增壓配置,讓這兩款高性能SUV的油門反應以及輸出曲線更加迅速敏捷。為了進一步強化動力輸出的反應,BMW M為X5 M與X6 M設計了專屬的引擎腳座,讓引擎與車體結構更緊密的連結,創造出高剛性的引擎固定位置,這減少了引擎在加減速及過彎時的晃動,提供更加精準的動態反應。
▲X5 M和X6 M及Competition車型同步發表
X5 M和X6 M在散熱系統與機油潤滑系統部分也有優化,除了一般中冷器之外,在左側前輪拱內還有一個額外的散熱水箱,並且藉由一組機械式水泵浦搭配電子式水泵浦來強化散熱效率,電子式水泵浦也可以在引擎熄火之後持續進行水循環來為渦輪降溫。另外,右側前輪拱內還有一組引擎機油散熱排,變速箱也有獨立散熱排,讓這兩款性能休旅無論在賽道上、山路上或者壅塞市區的路況都不必擔心動力系統的散熱問題。
▲X5 M和X6 M Competition擁有更加優異的性能操控
要讓兩款噸位不小的SUV擁有過人的操控能耐,BMW M理所當然地為其配置了M xDrive四輪傳動系統,以及Active M Differential主動式差速器。兩相搭配之下,讓X5 M和X6 M擁有更優異的抓地力和扭力分配,並且可以藉由不同的駕駛模式改變兩個系統的做動特性。
為了賦予X5 M和X6 M更加精準銳利的動態特性,BMW M為其前雙A臂、後多連桿懸吊配置了硬度更高的關節襯套和軸承,減少懸吊關節在激烈操駕之下的形變幅度。避震器也採用電子控制阻尼設計,能夠在毫秒之間調整阻尼強度,在不同模式之下為車輛提供不同的阻尼特性。
▲X5 M Competition
內裝部分,X5 M和X6 M導入了全新設計的數位儀表,除了煥然一新的介面之外,也能夠提供駕駛者更多不同的車輛資訊和多媒體顯示功能。專屬的M版跑車座椅兼具舒適與包覆性,讓車主在享受駕駛樂趣之餘也不犧牲應有的豪華感受與乘坐品質。
X5 M和X6 M車系將會在本週末於DTM賽事最後一站亮相,接下來則會在11月的洛杉磯車展當中現身,預計隨後就會陸續在全球各個市場發售。
▲X6 M Competition
圖片來源:BMW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Porsche》第三季營業收益狂跌41% 中國部分經銷商關門大吉 未來6年實施「撙節政策」
-
Audi德國裁員7,500人 Audi Q3首次新增德國產線
-
Toyota面對未來禁止內燃機開發規定的回應:繼續開發
-
泰國對《中國電動車》既補助 又不限零件自製率|導致當地庫存過高 數10家零件供應商倒閉
-
新世代《Mercedes-Benz CLA》油電動力可純電行駛 全新1.5T四缸搭配8速速雙離合器
-
Toyota證實又一台雙門跑車將回歸
-
《Mazda CX-80》旗艦休旅車日本發表《台灣馬自達》導入尺碼更大的CX-90 180萬內就能入主
-
冰掐了!《豐田章男》測試GRMN Yaris 拉力賽車 不慎翻車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全新世代 BMW M5 / M5 Touring 4 月 30 日正式抵台、最大馬力達 727 匹
-
BMW iX1 將新增 eDrive20 xLine 車型,入手價下修至 199 萬元
-
汎德攜手桃園大桐 全台首間 BMW原廠認證經典車合作夥伴 延續迷人經典 提供即時最高標準尊榮服務
-
大改款6缸《BMW X3 M50》比4缸《AMG GLC 43》跑更快 更省油! 12月19在台上市
-
驚喜現身台北!新款BMW X3有望這時在台發表
-
2025 CES|《BMW》全新車機系統 擋風玻璃就是儀表板
-
BMW X1新年式|音響升級 調漲1萬
-
BMW蟬聯全球豪華品牌銷售冠軍 2024年銷量創新高 連續3年稱霸台灣純電豪華市場 強勁純電與高性能巔峰之作 引領時代新駕馭